浅析矿井通风安全现代化管理建设陈聚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浅析矿井通风安全现代化管理建设陈聚战

陈聚战

新疆乌鲁木齐市焦煤集团矿山救护队新疆乌鲁木齐830025

摘要:通风安全是保证矿井正常运行的基础,本文通过分析矿井通风安全管理的必要性,论述了矿井的通风安全现代化管理措施,期望减少矿井通风事故的发生,强化矿井安全生产局面。

关键词:矿井通风安全;现代化管理;建设

引言

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属于一项集复杂性、动态性、长期性为一体的系统工程。因此,相关领导者一定要对此引起高度的重视。在实际的生产中,要秉承安全第一的理念,并将安全生产观深入地传播于广大职工的心间;同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的体制以及合理的奖惩体制等相关制度,切实地抓好制度落实工作;还应当对自身的行为加以有效地规范与约束,不断提升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企业“从上至下”生产行为的规范性,促进安全管理工作更加具有系统性,以确保煤矿企业长远稳健地发展。

1矿井通风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1.1供应氧气

生产人员开展井下作业,对氧气的需求量较大。若发生缺氧情况,极易造成休克或者死亡的情况,威胁着采矿人员的生命安全。通常情况下,当开采的深度越深时,矿井内的含氧量会不断减少,极易发生缺氧情况。基于此,为了确保开采的安全性,需要做好通风工作,实现空气交换,为开采人员提供氧气,保证施工作业环境的安全性。

1.2排出毒气

从矿井生产角度来说,开展开采作业,会产生大量的毒气。若能够及时将有毒气体给排出,则可以减少开采人员中毒情况。煤矿开采作业所产生毒气中含有易燃气体,极易引发爆炸。基于此,通过开展安全建设工作,保障外部空气和内部空气实现有效转换,能够为井下作业,提供充足的空气,使得井下空气成分比例平衡,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1.3实现自动化管理

从矿区安全管理来说,井下通风管理体系是重要组成部分,可反映企业日常安全生产管理方案执行效果。现阶段,科技快速发展,加之采矿作业安全管理经验的不断积累,相关单位已建立并应用了井下通风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实现了矿区生产自动化管理,加之各类现代化设备的使用,替代开采人员完成相关作业,极大程度上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

2矿井通风安全现代化管理建设

2.1专业化管理

经过研究发现需要在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制定合理、可行的管理制度,建立符合实际的通风和安全管理措施,在对矿井通风的安全现代化的管理建设中需要以实际的情况为基础,要结合相关的理论,拟定契合本矿井及客观科学规则的办理体系和安全办理方针。在煤矿生产过程中要和相关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坚持信息共享,和科学合理分配作业人员位置,让财力物力和合理的分配资源,提高管理技能。职责遵循执行到每一位人员组织专业管理人员进行跟踪检查、项目验收工作的分析和总结,检查发现的缺陷,制定科学合理的补救措施,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系统安全可靠。同时,为了保证矿山生产阶段任务顺利进行,实现生产、安全生产的终极目标,多方面的收集、整理、分析,建立数据库,为安全评估提供数据后续科学规划和系统的支持。在这个过程中补充、完善相关技术对策,创新和管理系统。

2.2加强精细化管理

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严格按照安全生产“双七条”规定和相关规定,包括:①必须证照齐全,严禁无证照或者证照失效非法生产;②必须确保通风系统可靠,严禁无风、微风、循环风冒险作业;③落实“六环五步”全面安全管理,即从大局出发,建立安全生产的思想,一切为安全生产着想,以保障安全生产为主要工作;④实施岗位安全管理制度,推行一岗双责,利用安委会管理机制以及大安全考核运行机制等,做好规范化管理;⑤发挥安全监督管理小组的作用,采取“三个三分之一”工作方法,健全安全责任体系,实现全员参与安全生产管理;⑥按照精细化管理要求,监督检查小组人员要深入到安全生产现场,做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⑦加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力度,突出工作重点,做好矿井通风的管理工作,确保企业健康长久的发展。除此之外,要细化各部门的安全管理责任。通过细化各部门的职责,明确部门所承担的矿井安全管理工作内容,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使其能够做好监督管理工作,避免发生渎职行为。

2.3强化通风管理工作

通风安全管理是动态管理。煤矿工作场所经常发生改变,不安全的因素无法充分预料,需要不断的强化矿井的通风管理。加强矿井的通风的监控和检测。在工作过程当中需要第一时间收集和处理相关的各种信息资料,分析生产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不断丰富安全技术措施和管理体系,完善通风安全管理目标。需要落实岗位的责任,提高岗位上的通风安全。还要合理配置资金、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确保计划的顺利实行。检查、分析和总结在计划每一阶段结束后,并及时解决安全问题和计划。加强通风系统的管理,管理人员提前制定好应急的处理措施保证发生突发问题系统也能顺利的运行,地下所有的通风设施必须有特定人员来进行专业的维护和管理,保持良好的状态。

2.4完善通风信息系统,加大信息化系统的投入

从矿井通风安全生产角度来说,实行信息化管理,需要完善通风安全信息系统和其他系统等。通过在矿井内安装传感器,实现矿井内部生产环境信息实时采集。利用通信系统,实时传输数据信息,由中心控制系统,负责数据信息分析。按照设定的标准,进行实际数据和设定数据的对比分析,能够及时发现指标超出标准的情况,响应警报,做好通风工作。从监督检查角度来说,利用信息系统,能够实现生产现场情况可视化,为监督检查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信息依据,能够实现安全生产职责追踪。

2.5建立完善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

通风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健全,为开展良好的通风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保障,做好基础,是矿井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首先建立完整的档案管理制度,对每个环节的技术数据进行保存,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检修工作提供便利,使工作快速有效的完成,提升通风管理的效率。其次,加大监管力度,将职责细分到人,配置专项的管理人员,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定期检查井内瓦斯的排放、巷道的贯通以及盲道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促进矿井通风安全管理,降低事故的发生率,另外奖惩机制必不可少,这是调动职工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有效措施,在提高职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增强职工通风安全管理意识,为企业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2.6增强技术储备,强化通风安全管理措施

随着开采年限的增加,矿井的开采深度不断向下延伸,井田范围内的可采煤炭资源不断减少,矿井面临的安全生产压力不断加大。这就需要煤矿企业培养、引进人才,与相关科研机构合作,消化吸收先进的瓦斯治理技术及通风管理理念;重视可靠性高的通风设备的引进,及时对通风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制定切合实际的安全管理措施。

2.7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通风安全工作

矿井管理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都应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意识,时时讲安全,处处做到安全生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做到人尽其责、确保安全,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责任追究制度,做到奖惩分明。矿井应逐级建立通风安全检查制度,加强对现场的检查工作,力争做到全覆盖,无隐患死角,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督促整改,实时对问题进行跟踪,确保隐患整改到位。

结语

随着矿井现代化水平的断提升,矿井的安全生产局面得到了显著改善,但安全生产事故仍时有发生。通过分析矿井通风安全管理的主要制约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预防措施,可以减少通风安全隐患,强化矿井的安全生产局面。

参考文献:

[1]成和平.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及通风事故防范措施探讨[J].煤炭与化工,2015,(07).

[2]谢忠元.煤矿通风安全管理措施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4,(07).

[3]邱宇善.自动化技术在煤矿通风中的应用[J].煤炭与化工,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