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现状及发展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中国新能源现状及发展策略

李元1刘刚2

(1.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西供电公司;2.青海省绿色发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青海省格尔木市;2.青海省西宁市1.8160002.810000)

摘要:由于环境的改变,我国新能源的开发提到了日程上来,新能源的起色与国家的支持也是密不可分的。我国有一定的自然优势,中国新能源的发展也很迅速,但在一定程度上仍有一定的局限。本文主要对我国新能源利用现状和推动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对策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新能源;发展现状;障碍分析;战略对策

中国目前的主要能源还是煤炭与石油,尽管我国现在这两种资源已日渐稀少并且正走向枯竭。2008年,我国的煤炭消费却仍在世界上占据第一名,石油消费在世界上排在第二名。所以,中国现在急需发展新能源,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与能源消耗非常不相符,只有发展新能源才会适应中国的发展。可怎么样根据中国的国情来发展新的能源呢,中国各个部门如今已经意识到发展新能源的作用以及其对中国发展的必要影响。从微观中分析,一个企业最需要具备的是能动性,一个企业的积极性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新能源产业对一个国家来说等同于能动性对于企业,需要对新能源发展的方向有一定的了解与掌握。对于新能源这一新兴的产业,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表示对其很感兴趣。愿意投出时间与精力在新能源上,并且对新能源的发展很看好,有着很大的积极性。由此看来,我国的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大潜力。

1.中国新能源利用现状

近些年中国对于新能源的开发也给予了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了《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我国新能源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作即将推出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目前我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核电等均实现了高速增长2008年,全国风电装机容量达到了12l7万千瓦.其巾新增装机容量超过600万千瓦.并且已连续二年实现“翻倍增长”.现已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四的风电大国预计2020年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5亿千瓦。

中国蕴藏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太阳能利}}j前景广阔目前.我国太阳能产业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是全球太阳能热水器生产量和使用量最大的国家和重要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国我国比较成熟太阳能产品有两项: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和太阳能热水系统

生物质能源原料的多样性和对传统化石能源的全面替代性,使其重要性无可替代。生物质能的原材料有动物、植物、有机废弃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可以固体、液体和气体状态存在,可全面替代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然而,“十一五”期间生物质能发展在可再生能源产业中唯一一个未能如期完成目标的能源。

核能在中国和世界的主要利用途径就是用核能发电.自从日本福岛核电站地震发生核能泄露后.各个国家对核电站的建设采取了谨慎和保守的态度。不可否认.核电是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的新能源.但是其弊端也显而易见.其危险性是限制其发展的一个重大因素。

2.推动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对策

2.1正确选择新能源发展方向

根据资源状况和技术发展水平,确立以太阳能为核心、核能和风能为重点的发展方向。太阳能是资源潜力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风能、生物质能及某些海洋能都间接或直接来自于太阳能,地球每年接收的太阳辐射能量相当于当前世界一次能源供应量的1万倍。我国的太阳能热利用已经走在世界的最前列,太阳能光伏电池的产量也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不过在太阳能光伏发电方面却与光伏电池生产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符。我国应进一步扩大在太阳能热利用方面的优势,同时把发展并网光伏和屋顶光伏作为长期发展重点。风能是利用成本最低的新型可再生能源,风电成本可以在几年内降低到常规发电的水平,目前已经初步具备市场化运作的条件。我国风力资源较丰富的区域为西部地区及东部沿海,属于电网难以到达或电力供应紧张的地区,发展风电应是近期和中期的努力方向。核燃料的能量密度远高于常规能源,核电站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大量建造,迅速弥补电力装机缺口,最近国家发改委已经把核电规划容量提高了一倍多。

2.2有序推进新能源产业化和市场化进程

只有实现新能源的大规模产业化和市场化,才有可能使新能源的利用成本降至具有竞争力的水平,为新能源的普及打下基础。在新能源开发成本较高、使用不便的情况下,推进新能源产业化和市场化必须由政府作为推手。促进产业化和市场化的措施涉及电价、配额、示范工程、技术转化、税费减免、财政补贴、投资融资等,要对各种新能源的不同特点进行充分分析,分门别类地制定合适的激励政策。为保证政策的长期有效要建立完善的督促检查机制,对违规行为进行惩处,以维护国家政策措施的严肃性。

国家应及时更新新能源产业的投资指导目录,引导、鼓励企业和个人对新能源的投资。同时,也要对新能源投资行为进行规范,避免一哄而上,造成局部重复投资或投资过热。防止企业借投资新能源套取财政补贴、减免税费或增加火电投资配额等不良行为。

2.3加大新能源技术研发力度

我国从事新能源技术研究的机构分布在上百个高校和科研机构,数量虽多,但由于力量分散,具有世界水平的研究成果并不多。建议整合具有一定实力的新能源研究机构。

可再生能源大多具有能量密度低、资源分布不均衡等缺点,对其进行低成本、高效率利用是新能源开发的首要问题。显然,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的复杂程度要比常规能源高得多,涉及资源评价、材料和设备制造、工程设计、配发和管理等多个领域,必须进行跨学科联合攻关,这对我国目前相对封闭的科研体制提出了挑战。国家需要在搞活科研创新机制、打造科研合作平台、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等方面做更多的努力,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3.总结

新能源的开发对环境的保护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相关政策的帮扶下,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也将会有一个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张维冲,孟浩,李维波.南非清洁能源发展最新进展及启示[J].全球科技经济望,2016(11).

[2]唐安宝,李凤云.融资约束、政府补贴与新能源企业投资效率———基于异质性双边随机前沿模型[J].工业技术经济,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