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中实施有效护患沟通的几点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临床护理中实施有效护患沟通的几点思考

杜玉臣赵桂芬

杜玉臣赵桂芬(山东省莒县夏庄卫生院山东日照276500)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中的护患沟通技巧。方法通过对我科收治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护理中的护患沟通技巧。结果改善了医患关系,医疗纠纷明显减少,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护患关系和谐。结论作为合格的一名护士,除了要有丰富的临床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以外,护理人员要真正以人为本,与患者沟通,掌握沟通技巧给患者关爱,加强相互间的理解和信任,构建和谐融洽的护患关系,以提高护理服务水平。

【关键词】临床护理护患沟通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3-0230-01

护患沟通是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患双方遵循一系列共同规则、互通信息的过程,是护患之间相互联系的最主要方式。也是护士与患者在特定环境中交感互动所形成的一种特殊人际关系的沟通。我科自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以来,全体护理人员树立“以人为本,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1.护患沟通的方式及技巧

1.1语言沟通——护患沟通的桥梁

患者到了医院,接触最多、最密切的就是护士。从护士接诊的那一刻起,护士的一言一行都将影响患者的心理及情绪。如果护士的语言亲切、和蔼并富有同情心,通过沟通疏导可以让患者心情愉快,使其能够积极地配合治疗。反之,由于语言不当,缺乏沟通,则可能加重患者的病情,不利于疾病的康复。语言交流中,最重要的是语言沟通的技巧和沟通方式,这就要求护士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到对方,使患者感受到亲切和被关心。

1.2尊重患者——护患沟通的基础

沟通中只有尊重患者的权力、人权,维护患者的权益,真诚的交谈,才能实施有效地护理。护士在工作中,给予患者一个恰当的称谓,都能使患者心情愉快,自尊心得到满足。护士在尊重患者的基础上,认真做好每一项护理操作,并使每一项操作都准确无误,通过熟练地操作技术,取得患者的信任,让患者放心,有事有话,乐于与护士沟通交流,增进相互间的了解。

1.3微笑服务——护患沟通的语言

当病人恐惧不安时,护士镇静、从容不迫的笑脸可使受疾病折磨的病人有平静、安全之感,使病人从中得到安慰和鼓励,而树立生活的信心,能积极配合治疗,有助康复[2]。在实际护理工作中,护士不仅要乐观开朗,以稳定的情绪去影响患者,更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如在日常护理过程中,给一位糖尿病患者进行截肢手术术前准备时,护士应讲解截肢的必要性及术后如何做好安全防护,确保其安全,使患者在沟通环节中得到安慰,消除恐惧,减轻心理负担。

1.4抓住沟通时机,了解不同文化层病人的心理状态

护士每天要进行大量的护理操作,在操作过程中,通过聊天的方法,来收集广泛详实的信息。如在给患者输液时,可以主动询问患者:您今天感觉怎么样?饮食如何?肢体有无胀痛等等;鼓励患者表达出自己的感受,针对患者不同的感受,给予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功能锻炼及相关知识宣教。在骨科病房,卧床患者居多,在给此类患者宣教时,发现患者均饮水较少,通过交谈,发现其中原因大多数患者认为水喝多了,排尿不便,甚至给家人或其他人带来诸多不便,特别是老年人此种心理更甚。在抓住这一心理的情况下,护士主动给患者及其家属讲解饮水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并告知患者这也是预防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措施,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在临床护理中,经常能遇到很多患同样疾病的患者,他们经常阅读与自身疾病有关的书籍、材料,期望对其有所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我们护士应具有很高的专业知识,并且就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准确的回答,让患者对自身疾病有更全面的了解;同时对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在与其沟通的过程中,应耐心地给病人讲解一些病人能接受的医疗常识,用通俗易懂的言语与之交谈,使其配合治疗。

1.5与出院患者沟通,做好出院指导

对出院患者仍需沟通,这样做是为整个的住院过程得到一个良好的结果。如根据不同骨折类型和程度,做出相应的出院指导,告知患者出院后的各项注意事项,指导其进行功能锻炼,并定时电话回访,通过随访,与患者建立稳定、牢固、长久的联系,拓展和患者的关系,并把医疗护理服务从医院延伸到社会。

2小结

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够使护士及时充分了解病情,掌握其心理动态及需求,有效地避免护患矛盾,使患者在一个宽松和谐的医疗环境中完成治疗,达到治愈的目的。护士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地把握好各种不同沟通契机,掌握沟通技巧,才能真正让护理成为一门科学和艺术。

参考文献

[1]李春梅.护士与病人沟通技巧初探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08):977.

[2]刘玉馥.护患关系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册.1996,15(5):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