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路桥施工中病害原因分析及处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浅谈路桥施工中病害原因分析及处理

付科锋

中石油玉门油田分公司建筑安装工程处甘肃酒泉735000

摘要:在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过程中,路桥工程的建设一直是重点工程项目,因此,路桥施工项目的质量至关重要。影响路桥质量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病害是造成路桥质量达不到标准的因素之一,施工单位在路桥施工中要找准病害的原因,并针对性地做好预防工作,避免病害的发生,确保路桥施工的质量,从而更好地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

关键词:路桥施工;病害;原因分析;处理

路桥施工质量的高度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出行以及生命财产安全,因而解决好路桥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大大小小的病害问题非常重要。如果不及时处理路桥的施工质量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

1路桥施工病害概述

总的来说,路径中途的要害有构思的有害和全面有害两个部分。构思有害指的是工程的表面具有的大概以及构成制造的有害,通常状态下不会干扰路径的运用,但能够完成某种深度时会干扰路径的汽车承载力量。所谓功能性危害,是指桥梁工程中路面不平整等情况,引起的路桥预期设计使用功能受损的情况。受施工地区周围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路桥施工期间内产生的多样病害,其差异性也很大。但从总体上来说,路面裂缝、土质松散、坑槽等这几种较为常见,问题也比较严重。施工单位要着重关注这方面,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2路桥施工中常见病害的原因分析

2.1路桥图纸设计不合理

路桥图纸是路桥施工的依据,在路桥施工前,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通过对施工现场以及周边环境进行勘察后,确定科学、合理的施工图纸,不能只考虑路桥的外形,而不考虑周边环境以及地基等状况。因此,路桥的施工图纸应该根据路段的具体状况,确定相应的指标参数,然后再确定施工方案,最终确定施工图纸,并根据施工图纸进行施工。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很难考虑到所有的影响因素,再加上一些监理单位的不重视,很容易导致路桥出现问题。

2.2路面厚度不合理

路桥的路面厚度应该符合相关的工程规定,这也是国家强制性的标准,但是在实际的路桥施工中,一些施工单位在利益的趋势下,或者是为了赶工期,私自降低路桥路面的厚度,这样当路桥施工完成后,经常出现质量问题,并且其还缩短了路桥工程的使用年限。

2.3桥面铺装层出现裂缝

一般造成桥面铺装层出现裂缝的原因有以下几个:第一施工过程中,环境变化不均造成裂缝的出现。现在我国道路桥梁的铺装层大部分是半刚性结构,尽管这种结构可以提升铺装层的密实度、压实度以及强度,但是也造成铺装层承重面在面临温度变化时太过敏感,在温差较大的地区施工,出现这种裂缝的几率更高。第二施工过程中混凝土配料不合理。现在大多数道路桥梁面的原材料都是混凝土,如果一些施工人员在进行混凝土的配比时,对于混凝土的初凝期裂缝时间掌握不准确,则很可能出现混凝土配比失误,从而导致道路通车后出现裂缝。并且这种裂缝会越来越宽、越来越深,久而久之路桥面就会出现坑槽和凹陷。

3路桥施工中常见病害的预防措施

3.1有效控制和把握路桥结构的设计

在路桥初期设计中,工作人员为了确定位置,会在路桥基底钻孔来作为标记。但如果之后施工中桥墩恰好处在钻孔上方时,就有安全隐患。因此孔隙为地下水的流动提供了方向,久而久之会形成一股水流冲击,造成路基松动。因此在路桥正式施工时,对钻孔要妥善处理。之前有的施工人员偷懒,仅用泥土填埋钻孔,但泥土并不是堵水材料,不能阻止水流。正确且即时处理基地钻孔的方法如图1所示。主要的工具有河砂碎石、稻草、干燥木头和糯米。其中河砂碎石目的在增加摩擦减少地下水向上的压力,稻草把富有弹性,干燥木头及糯米遇水即发胀,可以将钻孔堵死。分上下两层堵塞两次的目的是使堵塞质量提高和有保证。但堵死了钻孔并不等于解决了冒水问题,因地下水不能从钻孔冒出,必然会在很短时间内从另一个岩层节理缝中冒出,故对于地下水必须采用导流办法而不能采用硬堵的办法。从而排除地下水对桩底影响。

3.2在混凝土表面设置防护层

对于处于恶劣环境下的混凝土桥梁,应在混凝土表面增设防护层。通过对多种混凝土表面设置保护层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增设防护层能有效地控制混凝土构件的氯离子渗入量,使氯离子的浓度基本接近混凝土的初始浓度。对于普通混凝土的结构设计,通常完工状态下常会存在一些微小的裂缝。因此,在对混凝土构件进行防护时,宜选择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因其具有较强的遇湿固化能力,不仅可以在混凝土的表面形成一层防水屏障,而且对混凝土具有较强的渗透能力,渗入混凝土中后,其的活性物质会与混凝土中的物质反应生成凝胶,并能堵塞混凝土构件中的空隙和裂缝,有效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防止多种侵蚀性物质的渗入。当水通过裂缝渗入时,内部的涂层颗粒能与混凝土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生成新的凝胶,从而促使较小的裂缝自身修复。

3.3设置桥台搭板和过渡性路面

桥头搭板长度设计应根据路基的容许工后沉降值计算确定,常取3-15m。搭板的近台端一般搁置在桥台前墙顶面或其牛腿上。当桥头引道为刚性路面时,搭板的纵坡可采用与路面设计纵坡平行方式;而当引道为柔性路面时,则搭板的远台端常置于路面面层与基层之间。搭板上多加一层沥青,能够防止搭板严重下沉,但不能完全杜绝下沉。因此还需要定期观察监测,对出现下沉的搭板进行更换。如果台背已经发生过沉降,那就需要设置一段过渡性路面。过渡性路面用于缓解台背收到的重压,主要采用水泥混凝土和石块铺成。这两种材料在铺设时较为方便,但铺设中难免有较大的缝隙,因此为保持行车平稳,应适当加设防水材料,防止路基受损。

3.4减少和消除影响工程质量的人为因素

控制好各结构层标高质量自检保证体系,要抓好岗位培训工作,要充分认识到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真正含义,做到施工按规范操作按规程,检查按标准。施工操作中标高控制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从基层到面层,每层都要严格控制高程和铺装厚度,这是保证路面平度的重要条件。严格工序交接检查制度,上道工序未经检查合格,不准进行下道工序施工,路面平整度要从基础做起,层层检查控制标高和平整度,控制好含水量和压实厚度,确保路基压实度。严格控制施工材料质量,各层用料须事先经过试验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结语

在桥路施工项目建设过程中,要想从源头上根除任何病害的发生,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从初期的设计开始抓起,并在后期的施工和维护阶段进行有效的配合,各司其职。只有这样,施工企业才能抓住病害发生根本原因,有效根除桥路施工中常见的病害,提高桥路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准。

参考文献

[1]杨燕明.路桥施工中的病害处理简析[J].中国建材科技,2015(2).

[2]李生龙,李岩贺.浅究路桥施工中病害原因与解决措施.科技与企业,20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