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育131提纯复壮技术及栽培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3-13
/ 1

空育131提纯复壮技术及栽培要点

陈芬

陈芬(黑龙江北大荒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八五六分公司,虎林158418)

摘要:用五年时间,通过种子“三圃”提纯方法,对优质水稻品种空育131进行穗行和株行整理,完善该品种提纯复壮及栽培技术,提高品种单产5%-8.5%。

关键词:水稻;空育131;“三圃”提纯;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9-0255-01

0引言

水稻品种空育131具有优质、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等优点,自1994年命名以来在我省推广面积达50%以上,特别是2002、2003、2007、2009年的低温冷害年份,其它品种的空壳率极高,减产严重,而空育131因耐冷性强,产量稳定并趋于首位。

但在十多年的栽培种植过程中,混杂退化严重,有的已失去原品种特性,因此我场自2005年起,通过“三圃”提纯的方式进行了穗行和株行整理。

既提高了我场空育131的种子纯度,又恢复了原品种的优良特性,提高单产5%-8.5%。现将5年来空育131的提纯复壮技术及栽培要点总结如下:

1空育131提纯复壮技术要点

1.1田间选取优良单穗或单株,晾晒留种。

每年在水稻黄熟后,田间选取具有空育131典型品种特征特性、穗大、粒饱、无病的单穗或单株,晾晒留种,留种数量为计划数量的3倍以上。注:一般计划数量为单穗450-500穗/亩,单株45-50株/亩。

1.2冬季室内选种、脱粒、分袋包装以备浸种。

在田间优选的单穗或单株基础上,认真观察、比较,优种选优,减小田间误差,然后在进行脱粒。

单穗:每穗选取饱满籽粒75-85粒,分袋包装(选用10×15cm小网袋为宜)以备浸种、催芽。

单株:采用单株多穗混脱后精选过称,取25-30g种子装袋备用。精选单穗和单株数量为计划数量的2-2.5倍。

1.3浸种,催芽同常规。

1.4苗床播种设计。

单穗播种:以每盘8-10穗为宜,每穗撒播均匀,穗与穗之间要界限清晰,避免混杂。

单株播种:比单穗播种较为容易,每盘1株(25-30g)即可,这样稀播有利于育壮秧,提高分蘖率。播种单穗和单株数量为计划数量的1.5-2倍。

1.5本田插秧设计。

插秧密度:单株繁育以9×3寸为宜。

穗行区:根据单穗成苗数在60-70左右,行长设计5米为宜,株距10cm,穗行株数为50株,每逢10行设一个原种对照,以便各生育期观察对比。设置小区间道0.5米,使繁殖区规范,便于田间管理。

单株区:每个单株区株数为500-600株左右,株距10cm,设计行长5-10m,行数6-10行,每5株之间设有原种对照区。

1.6不同生育期田间观察记载,去异去劣,提纯复壮。

1.6.1分蘖盛期。

从株型和丛型长相上观察,记载有特殊变化的穗行或株行并分析其原因。

1.6.2抽穗期。

从抽穗速度和抽穗的整齐度上观察记载,更易区别杂株及去除劣势穗行和株行,提高种子纯度。

1.6.3蜡熟初期(抽穗后25-30天)。

观察记载穗头“压圈”情况,观察灌浆速度的差异,去劣去异,提纯复壮。

1.6.4对各生育期的各种抗性记载、分析原因。

如病害发生时期、规律及抗冷性是否有差异等。

1.6.5成熟期。

从穗相及植株长相上观察,并与前期各时段观察记载情况校对、分析比较,去除异株、劣株后,全区混收留做下年繁殖。

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水稻的繁殖倍数为800-1000倍,在精心管理下,单株栽培的亩实收产量与常规栽培产量相仿,亩产可达450-600kg/亩。

由此看来水稻的繁殖能力强,繁殖倍数高,可将常规的“三圃提纯”方法简化为“两圃提纯”,更有利于加快水稻良种生产速度。

2空育131提纯复壮的主要栽培要点

2.1采用单株插秧方式繁殖,便于观察及去杂去劣,插秧规格为9×3寸。

2.2以叶龄诊断技术为基础,进行施肥、灌水及药剂防治。

应注意的是:空育131单株分蘖为11-24个,主茎叶片虽为11叶,但在单株繁殖时,由于个体发育旺盛,主茎由11片叶增加到12片,其增叶的概率为75%-80%。

各生育期叶色比常规栽培叶色浓绿,因此施肥时期和防病时期上应注意调整。

2.2.1单株繁殖施肥技术与常规栽培施肥技术相比。

①常规田施肥。

纯量14kg/亩;N:P:K比例为2:1:0.5-0.8;N肥施用比例基:蘖:穗为5:3:2;钾肥施肥比例基:穗为6:4;P肥一次100%施入。

②单株繁殖施肥调整为。

施肥比例、施用时期与常规施肥相同,施肥总量在常规施肥基础上增加8.1%-16.7%。

其中:蘖肥和穗肥与常规施肥相同,所不同之处为单株繁殖区的基肥肥量在常规基混肥基础上增加12.5%-25.0%。根据叶龄诊断技术适时施肥。

2.2.2防病和灌水技术与常规栽培措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