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真实取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9-19
/ 3

论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真实取向

钱苏萍

【教学必要性】

教学是科学,而科学的意义就在于务实、求真。根据现行《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生不仅要能听懂、会说、简单地使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对话;而且还必须了解一些有关的语法知识、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并会在实际对话和交流中正确使用之。现使用的《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中除了词汇、句型和对话之外,还出现了4种基本时态、名词性物主代词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等一些列语法现象。这充说明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任务不能只停留在对学生进行听、说、读训练的基础上,而应让学生适当地了解一些语法知识,并能在实际会话中正确使用它们。因为语法能力也是交际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语法教学是语言教学的必不可缺的内容,如是才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反之,当我们根本不给学生讲语法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学生在运用英语交流的时候错误频繁,语言表达支离破碎,甚至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学生的表达欲望也就大打折扣,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语言交际活动。可见,在小学阶段适当进行英语语法教学有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学现状】

通过大量的英语听课调研活动及教学质量检测,发现相当一部分学校在英语语法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课堂上只注重听、说、读、唱,忽略了必要的语法教学,导致学生在语言交际活动中错误率高,难以正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2.强调语法概念,侧重语法知识的孤立训练,忽视从语言的运用上去讲解语法知识,忽视从运用能力的培养上去要求学生。

3.语法教学中使用的例句缺乏真实语境,不能用真实的语境进行真实的语言功能表达。

针对以上情况和问题,我们教研部门在市正则小学对小学英语语法教学实行试点研究,侧重以下几个问题的研究:

(1)教师如何在重视语言交际活动的课堂教学中进行语法教学?(2)小学阶段的语法教学应注意哪些方面?(3)如何提高语法教学的效率?

通过正则实验小学的一阶段实践研究,正则小学学生的语法知识的掌握及语言运用能力不仅得到迅速提高,在多次的市教学质量调研中,均获名列前茅的好成绩,而且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地提高,曾多人次在国家级、镇江市级、丹阳市级的口语竞赛中获得过一、二等奖;下面根据现在各校英语教学的现状和正则小学试点的结果,谈谈对小学语法教学的几点看法:

【教学目的】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正确把握语法教学的位置,将语法教学放在以实现真实的交际意图为中心的交际活动中去进行,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中,教给学生语法,不是为了培养他们用语法分析英语语言的能力,不是要他们掌握一系列的语法术语概念,而是为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因为语法教学从属于运用英语能力的培养。所以,静态封闭的语法知识是在运用中为动态的、开放的、创造性的交际活动服务,语法是帮助实现交际目的的手段。

【教学原则】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知识结构,针对现行教材中的语法内容和要求,在教学中要做到“以人为本”,让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生动起来,在教学中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交际性原则:小学英语语法的交际性在于语言呈现形象化、交际化。语法能力是交际能力的组成部分,不应在孤立的单词或句子中进行教学,应该在交际活动中将零碎的语法点和真实有效的语境相结合,从视、听、说入手,在听说实践中使学生发现、掌握语言规律。通过设计、创造交际性语言环境,运用课件、实物、图片、表演、动作、表情等方式,以教学内容为中心,组织真实、半真实的交际活动把语法点和交际性语境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贴近生活实践的语言材料中感知、理解和学习语言,在语言交际实践中熟悉语言结构,发展语言技能,培养初步的语言交际能力。

2.实践性原则:语言学习,离不开实践和反复练习。只有把所学语法知识运用到实际语言交际中去,语法才能体现它的价值,语法学习才有意义。正所谓:只有在水中才能学会游泳,这恐怕永远是语言学习的成功秘诀。因此,语法教学必须重视语言的实践性。小学英语语法主要出现在单词、句型和短小的文章中,因而语法教学要结合这些具体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感知、体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语法知识。语法教学要做到精讲多练,适当点拨,反复练习,直到熟练掌握,形成语感,从而建立一套新的语言习惯。

3.多样性原则:小学英语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以单词、句型、对话或短小的课文形式出现,而且每一种感性材料和特定情景都为某一语言项目或语法的学习奠定基础。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设计课堂教学活动,通过丰富的情景创设来活化语法,让语法项目生动起来,并且巧妙地融入到语言活动中去,从而帮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孤立和零碎的语言知识转化为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语法教学的多样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为一种语法项目设计多种不同的活动形式,或为多种不同的语法项目设计多种不同的与其相对应的活动方法。

4.阶段性原则:语法是语言内部规律的总结,学习英语要了解其基本语法。小学阶段的语法教法不是从语法到语法,而是要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升到理性认识,最后让学生在理性认识的基础指导下进行语言实践。小学阶段的英语实际就是对英语知识的感性积累阶段,在教学中教师应好好把握这一阶段性原则。

【教学方法】

对于英语语法学习,一直是困扰着我们学生的问题之一,而教师在进行英语语法教学时也同样感到很棘手。英语语法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本身是存在的,如果教师不向学生讲解相关的知识点,学生难于真正理解所学的语言材料,在运用语言时经常出现错误。如果讲解语法,又怕陷入枯燥乏味的传统语法教学模式。因此,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语法教学观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把语法教学与听、说、读、写等学习内容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教学和学习效果。现从“课堂中”和“课堂外”这两方面来分析使用的语法教学方法。

※课堂中※

1.创设真实情景,增强语法学习的生动性。情景法是借助体态语、图片、多媒体、实物和情景表演等具有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造一个真实生动的情景。能有效地避免语法教学的枯燥性和单一性,对学习主要是以感性认识为主的小学生来说,不仅可以很好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牛津小学英语》5A教材Unit6中出现的“现在进行时”这一语法现象,我们就可让学生边做边说Whatareyoudoing?I'mrunning/...Whataretheydoing?Theyarewalking/...Whatishe/shedoing?He/Sheisrunning/...通过以上真实的情景让学生充分感受和体验,使语法教学生动化、形象化,学生兴趣高涨。教学效果颇佳。

2.设计游戏活动,增强语法学习的趣味性。游戏活动可以有效地激发小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兴趣,使枯燥的语法教学生动有趣。小学生活泼好动,富于挑战性。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把语法教学融入在竞猜活动中学习语法,这样可以有效地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其兴趣;在故事中学习语法,故事可以让枯燥、难懂的语法知识变得活灵活现,生动有趣。如《牛津小学英语》5A教材Unit7中出现的“现在进行时”这一语法现象,我们可以通过呈现B板块词汇图的局部,采用半遮猜谜的形式,运用Whatishe/shedoing?He/Sheisreadingamagazine/Whataretheydoing?Theyareplayingchess/等句型来进行教学、操练和巩固“现在进行时”这一语法。学生参与率高,教学效果好。

3.设计任务型活动,增强语法学习的交际性。在语法教学中,教师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任务,让学生在任务活动中运用语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和领悟语言形式的表意功能、内化语言规则,而且能有效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如《牛津小学英语》6A教材Unit5中出现的“一般过去时”这一语法现象时,针对B\C板块的教学任务。我们可以采用”Doasurvey”这一任务调查形式对同桌、家庭成员进行询问。让学生进行操练和巩固Whatdidyou/he/she/theydolastweek/...?Theywatchedcartoons/...在完成此项调查任务的过程中,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一般过去时”的运用范围和语法规则,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课堂外※

1.归纳法。教师先在课堂中向学生逐步渗透具体的语言现象,然后要求学生课后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找出规律,采用公式归纳和语言归纳总结出语法规则,便于学生领悟和记忆。例如:我们教材中所学的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过去时及一般将来时等语法都可采用公式法、线段法来进行归纳。如教时态时,在判断使用范围时可通过线段法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过去时一般现在时一般将来时而在具体使用时可通过公式进行对照使用:如:一般过去时:主语+动词过去式+其它+过去时间。而有些语法现象可通过简明的语言进行归纳总结。如:形容词性的物主代词和名词性物主代词的区别和使用,只需一句话总结就可:“有名则形;无名则名”。以上这些简洁意赅的教学方法能使语法知识更容易被学生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能合理、正确地在实际交流和书面语中进行使用。

2.图表法。图表法就是把学生容易混淆的一些相关的语法归类列出表格,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对比和分析,启发他们找出关键点,并重点加以突破,化难为易,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语法问题,并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较全面的知识体系。

例如代词教学课采用下列两种表格进行教学:

3.自编歌谣法。在节奏鲜明,富于韵律感的歌谣中学习语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引导学生自编歌谣记忆语法规则,这种自编童谣可用英汉对照式,也可用全英文形式,根据所教内容巩固语法,采用说唱(chant)形式诵唱,学生课后乐意传唱,形式活泼,易于上口,好学好记。如教代词时可采用下列这种歌谣:“我是I,你是You,我用am你用are,is用在他、她、它,He、She、It他、她、它,复数人称都用are。朗朗上口的顺口溜能较好地替代枯燥的语法规则说明,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

4.配套练习法。针对学生在课堂上对所学语法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操练和适当学会口头使用的基础上,教师课后还必须配备一些针对性的笔头练习,题型要多样;题量要适中。以此达到及时巩固和掌握之效果。

综上所说,教师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都要注意“精讲多练,以练为主,点到为止,注重运用”。教师要在大量直观、形象、富有交际性的语言活动中,对语法项目的关键之处略作点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已获得的感性认识,归纳、概括其特点。让学生在练中有悟,在练中获得听、说、读、写等的语言运用能力,并建立起英语语言学习和运用的良好习惯,以达到《课标》所提出的小学生的终极目标——能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能正确使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活动。

(作者单位:丹阳市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