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区2008--2014年妇幼卫生保健状况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7-17
/ 1

西峰区2008--2014年妇幼卫生保健状况分析

李琳

李琳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妇幼保健站甘肃庆阳745000

【摘要】目的:了解西峰区实际状况,为卫生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分析日常国统报表中的各项妇女儿童保健指标。结果:西峰区近7年的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孕产妇系统管理、儿童保健管理率保持在良好水平。结论:西峰区6年的妇幼卫生保健工作成绩显著。

【关键词】妇幼保健;状况;分析

【中图分类号】R8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7-289-01

一个地区在某个时期内妇幼卫生保健状况,常通过妇幼卫生保健指标进行评估。本文对我区2007-2014年7年妇幼保健状况进行评价,为制定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发展我区妇幼保健事业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为辖区8个乡镇3个社区2007年10月1日--2014年9月30日期间,由所有医疗保健机构按国统局统一制定妇幼卫生年报表、孕产妇死亡报告卡、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填写资料。以上资料均由乡村两级专人负责收集,乡级妇幼专干每季度汇总审核上报区站,区站每年汇总审核录入计算机,并应用年报软件上报庆阳市妇幼保健院,经汇总审核上报至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以上1年的10月1日至次年的9月30日为一个统计年。

1.2质量控制所有统计人员均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各乡镇定期对辖区上报的数据进行核对,市、县二级按质控的要求和方法,每年开展2次以上质控调查,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可靠性。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孕产妇保健指标

2.1.1孕产妇保健服务指标孕产妇的早孕建卡率、产前检查率、产后访视率、系统管理率、新发接生率、住院分娩率(简称6项)是保证母婴健康,降低妇女在孕产期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指标。2008--2014年全区6项指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尤其5年各乡镇随着高危管理制度的完善,高危孕产妇检出率逐年上升,由2008年的7.9%上升到2014年的13.6%,高危管理率均达100%。见表1。

3讨论

3.1妇女、儿童保健管理率稳中有升2008年以来,加强我区乡镇卫生院孕产妇保健门诊、儿童保健门诊规范化建设,人员、技术管理进一步优化,使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儿童保健管理率保持在良好的水平;另外我区认真围绕“十一五”妇女儿童规划目标,着力建立完整的分级绩效考核体系,加大各项管理制度、政策的执行力有关。

3.2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保持在较低水平本区7年的孕产妇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这与市级完善高危孕产妇分级管理定向分娩,开展重度高危孕产妇监测和个体管理,建立高危孕产妇抢救小组和畅通救治“绿色通道”,并对贫困人群实行分娩救助有关。本资料显示孕期合并内科疾病是目前本地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今后须加强产科边缘学科的建设,内科和其他相关专业人员参于高危孕产妇的筛选和管理,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置,提高妊娠分娩的安全性。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低于省、市级的平均水平,属于低水平区,与我区各级领导重视,建设新农村和落实农村公共卫生工作有关。对比是否存在漏报现象还需在加强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调研。

3.3提倡母乳喂养,巩固爱婴医院成果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变,母乳喂养这一传统育儿方法受到挑战。本资料显示,我区母乳喂养率呈下降趋势,与近年来剖宫产率升高,术后切口痛、母乳量不足、早吸吮时间延误和许多医院对贯彻爱婴医院十点措施逐渐松懈、淡化,以及产前宣教、技巧指导不到位、代乳品市场大力宣传等因素有关。母乳是婴儿天然食品,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发生腹泻、呼吸道及皮肤感染的几率较少,因此,今后应提高爱婴医院复评率,贯彻“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十点措施”,加强产前宣教和母乳喂养知识、技巧培训,同时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降低剖宫产率,让母乳喂养获得成功。

3.4儿童保健质量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发生率既婴幼儿低体重发生率,是反映婴儿营养状况最直观的指标。婴幼儿低体重发生率平均为1.5%,低于我国中部城市。低体重发生与儿童的营养、体质、精神、疾病因素和内分泌、代谢因素有关,低体重发生率不排除低估现象,可能与婴儿测量体重的标准掌握不规范有关,如测量前未按要求排空大小便和除去衣服重量,使测得的值比实际高:也与个别乡镇基层儿保工作力量不足,儿童保健管理缺少整体性等导致服务质量水平不高有关。因此,今后在实施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应进一步体现规范化、系统化,同时要加强基层儿保力量,提高整体服务质量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