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数学活动中促幼儿思维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0-20
/ 1

幼儿数学活动中促幼儿思维发展

邵冬梅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教师进修学校邵冬梅

数学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的精确计算,而切在于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它把具体的生活问题上升为抽象的数学问题,再通过解决抽象的数学问题,将其应用到具体的生活问题解决中。这就需要引导幼儿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用数学的思维去解决问题。一一对应的思想是数学中重要的思想,特别是对于幼儿来说,建立起一一对应的思想很重要。

1精心选择活动内容,建立一一对应思想

幼儿数学教育内容中指出:“幼儿要学习将相关的物体一一匹配,要借助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是否相等,要运用对应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问题。”因此,要充分利用具体的实物,引导幼儿获取数学活动经验,领悟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当幼儿有了丰富的数学经验、具体的思维方法之后,即便老师不教,他们也会举一反三。

1.1随机诱导。吃饭前,作为保育员,我们可以引导幼儿检查餐桌前的每个人,是不是都有了一个碗、一双筷子、一把勺子,还可以引导幼儿来完成这件事,给每个人配上一套餐具;分水果时,也可以引导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水果数量的多少,是洋洋面前的草莓多,还是晶晶的多呢?让幼儿在比一比中,理解“同样多”。

1.2相机引导。在活动中,为了使幼儿能正确理解并掌握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是否相等,可以以游戏为载体,引导幼儿在抢椅子、找朋友的真实游戏活动中,形成幼儿的数学意识,体验数学的思想方法,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

2精心组织活动过程,建立一一对应思想

数学思维是在活动中与物质材料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因此,在数学活动中,我们要提供多样性、多层次、多功能的活动材料,引起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并保证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的时间,防止操作活动流于形式。

2.1自主选择比较的对象。生活中的事物错综复杂,不可能将事物一对对、一组组清晰地展现在幼儿面前,供幼儿作简单的比较。因此,要让幼儿自己选择比较的对象,做他们想做的,在做中理解知识。如幼儿在感知到物体有多有少,引出“同样多、多、少”概念之后,要引导幼儿:“你想比较什么和什么?”让幼儿随意地进行比较,并说出比较的结果。

2.2自主选择比较的方法。在引导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时,不要限制比较的方法。幼儿可以选择不同的比较方法:可以是一一对应,也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还可以凭直觉等。如有一串珠子,1颗黄珠1颗红珠相间地排列着,一共有4颗黄珠,5颗红珠,让幼儿判断哪种珠子多。有的幼儿说:“我是用数的方法,数出黄珠子有几个,红珠子有几个,再比较。”有的幼儿说:“这种方法太麻烦,我们可以找朋友:一个黄珠子和一个红珠子是一对朋友,最后剩下哪种颜色的珠子,哪种颜色的珠子就多。”有的幼儿说:“我还有一种方法,如果开始第一个珠子是黄色,最后一个也是黄色,那就是黄珠子多;如果开始第一个珠子是黄色,最后一个是红色,那就是两种珠子同样多。”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知识只是思维发展的载体,因此,数学教育要指向幼儿的思维发展,要通过数学教育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