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有效互动,彰显课堂活力

/ 2

师生有效互动,彰显课堂活力

海热古丽·尤素甫

海热古丽·尤素甫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十小学830001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我们要改变以往被动、压抑的课堂教学,在我们的课堂上要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教必须为学服务,既重预设更重生成,既重结果更重过程……努力促进学生参与,积极培养学生对话,实现真实的师生交往,使数学课堂变得生机勃勃,充满智慧的快乐,使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如何进行师生有效互动,彰显课堂活力呢?

一、营造和谐课堂氛围,进行有效互动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在愉快、平静的时候,接受的信息多,学习的效率高。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创建“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师生有效互动提供保障。老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帮助者,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创造适合学生参与的宽松的课堂氛围,为学生充分进行有效互动和交流提供机会,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张扬学生的个性,诱发学生的内驱力,让数学课堂活起来,使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这节课中,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互动的学习过程。老师说:“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并且知道三角形根据角的不同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现在你能猜出下面信封里藏着的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吗?”这时,教师呈现信封:

(1)(2)(3)

生1:信封(1)藏着的是钝角三角形,因为它露出的一个角是钝角,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生2:信封(2)藏着的是直角三角形,因为它露出的一个角是直角,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到了第(3)个信封时,有的学生说:“我猜是锐角三角形,因为我看到了一个锐角,我猜另两个也许是锐角。”有的学生说:“我猜是钝角三角形,我看到的虽然是锐角,另外两个可能一个是锐角,一个是钝角。”有的说:“可能是锐角三角形,也可能是直角三角形,因为我无法看见三角形最大的角是什么角。”……学生争执不休,各有各的道理。学生对这个环节兴趣颇浓,参与的积极性相当高。因为“猜一猜”这样的活动,不仅有助于活跃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猜”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说出是什么三角形,还要说明理由。这一过程无疑是加深了对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特征的认识。可以说,这样的师生互动才是真正有效的。

二、巧用评价,促进有效互动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现在难以看到学生不动、教师动的课堂,但仍能时常见到学生不评、教师评的现状。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中是具有生命的人,其实由孩子们引发的讨论是最棒的,也是最有价值的。我们不能忽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的作用,把评价的主权还给学生。这样的评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评判能力,增加数学的活力,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而且可以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局面。因此,在教学中除了教师评价学生,更应该鼓励学生自评、互评。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学;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因此,新课程理念下评价更是一个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系统体系,有利于学生学习信息的多方位、多角度的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能力,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因材施教,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学好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体验成功,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发展。

三、抓住生成,有效互动

教师要善于根据课堂教学资源的生成,不断调整互动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课堂的有效教学。

一是善于倾听,善于捕捉课堂中生成的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教师要随时实时注意引导,注意把握师生互动的时机。教师要发挥参与者和组织者的作用,使课堂朝着有利于学生的方向发展。我们的数学课堂也因此而精彩。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逐渐学会了倾听、思考、与人对话,互动变得更为有效。值得说明的是,这种生成性的资源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需要教师较强的课堂调控捕捉能力,尤其是教师在当好组织者的角色,在与个别学生交流讨论时,教师要组织吸引面上的其余学生一起来倾听,善于“抛绣球”、踢皮球,使学生都参与到对话互动中来,扩大互动参与的面,提高互动的效益。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其次,师生互动需要深化提高,教师要发挥指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提升思维的层次,引导梳理,促进学生思维的有序化,有序化思维探究。这样的深层挖掘、高效互动,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从而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使教学走在学生的前面,课堂也充满了创造力。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加强师生、生生的互动,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人文性,从而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课堂中有效的师生互动意味着信息的流动、情感的共鸣,从而使得课堂教学呈现动态生成,充满生命活力。总之,在教学活动中实现真正有效的互动交往,才能促进教学相长,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同时,时时闪现生命的灵性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