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新课程呼唤美的语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0-20
/ 1

高中语文新课程呼唤美的语文

雷晓霞

河南省内黄县第一高级中学雷晓霞

【摘要】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创造一种美的情境,让学生领悟美、欣赏美和表现美。

【关键词】高中语文体现“美”

在高中语文的美不断流失的时候,我们有必要对今天的语文和明天的语文进行审视与展望,从而还语文以本来面目。

语文学习学什么?语文学习就是对发现美、欣赏美、感悟美、表现美、挖掘美的向往。要学好语文,单纯为了应试,是不可能学好的。学习语文,要有一种“何处西风凋碧树,独上曾路,望尽天涯路”、“斯人独憔悴”的感觉,要有孔子“余音绕梁,三日不觉”的心理况味,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庖丁解牛的境界———游刃有余!可以说,语文学的是一种文化,一种道理,一种文化气质,如果一个人能如此的话,那么他就可以像苏秦那样以一种嘴而获六国相印,可以像冯援足智多谋,高价贾义(战国时期孟尝君的谋事),可以做陆逊指挥三军(三国吴国有名儒将)等,当然,有人会反驳:提到的名人似乎和语扯不上关系,但是不要忘了,他们都是饱读诗书的人,都是从诗书义理中走出来的人,他们不但能为学,更可贵在致用,因此他们成功了,从此彪炳史册。

语文教学是活化思维的韵律学识,智慧,解放———张扬了个性,抒写了充满生命活力的美丽。高中语文课堂要充满美的韵味。

娓娓道来可创设优美情境———特级教师于漪在讲一组写景散文时,设计了这样的导语:“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美几乎无处不在。当然,大自然的美不同于巧夺天工的工艺美,不同于绕梁三日的音乐美,也不同于充满青春活力的人体美,然而大自然的美又似乎融合了所有的美,尤其是我们伟大的祖国的锦绣河山,真是美得让人陶醉,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季节,展现出不同的美的姿态……”于老师的语言充满了亲和力,创设了优美的情境,使师生在感受美的同时达到了情感上的共鸣。

精彩概述亦可沉淀典雅———在高一新生入学的第一节课,我是这样导入的:“什么是语文?千古绝唱的诗词歌赋,功垂青史的经史子集是语文;魏王的老骥之志,诸葛的锦囊妙计是语文;李太白的杯中酒、曹雪芹的梦中泪是语文;郁达夫的‘这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是语文,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语文……高中三年的语文学习,一定能让我们体味到汉语言文字的绝妙魅力。”这样的语言让学生欣赏到语文承载的文化,体会高中语文的高度和深度。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创造一种美的情境,让学生领悟美、欣赏美和表现美。让学生陶醉于师生之间融洽的情感交流和对所学内容的审美感受之中,带着美好的情绪共同参与到创造美的劳动中去,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追求。教学中,要通过选择美的手段、语言、仪态去组织学生学习,用自己的心与同学的心相亲,用自己的灵魂碰撞学生的灵魂,激起审美的火花,最大限度地发挥语文教材的优势。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显现美的教学内容。语文教材中蕴含着大量美的因素,在内容方面包括自然美和社会美;在形式上包括语言美、节奏美、结构美等表现自然美的描述性文章,如法国女作家乔治·桑的《冬天之美》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优美而生动的法国乡村冬景图,让人流连忘返;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情景交融之美又何尝不是审美与情感教育的典范之作呢?社会美的核心是人物美,如《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所表现出来的对爱情的忠贞;曹植《白马篇》表现的视死如归的爱国情怀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这些催人奋发的人生哲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令人心旷神怡的自然风光。还有规范的结构、铿锵的韵律、错落有致的优美文字,处处都散发着美的光辉。

第二,选择美的教学手段。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它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四大因素。这就要求师生能共同参与课堂设计,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不止步于认知常态”。让艺术走进每一堂课,显示教学之美,使教师和学生尽可能多地共同享受美。例如,在学习《我的空中楼阁》时,运用现代媒体来辅助教学,让活动的画面、流动的音乐来展示小屋之美,就会使学生从视听等不同的角度真实地感受到自然之美和作者向往自由的人格之美。这样,既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又能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参与式课堂活动中去。这样,不仅使教的活动成为审美对象,而且使学的过程也具有了审美的品位,具备了美的风格。

第三,运用美的课堂语言。美的语言是学生所向往的美妙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学生听着老师充满个性美的语言,感受着教师美好的情感,所有这些交织在一起时,便会使学生从中获得一种鲜明亲切的美感。在此基础上教师应指导学生把“美读”、“美说”作为课堂参与的主要内容。这种“美读”能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尤其是诗歌教学更应注意这一点,让学生通过“美读、美说”,从语调、音色、音韵、节奏等方面不断加深自己对美的感受。“真正的文学大师的语言,是具有生命灵性的,它有声,有色,有味,有情感,有厚度、力度与质感。应该细心地去体味、沉吟、把玩,并从中感受到一种语言的趣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审美力将得到真正的激发与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