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五常法"探讨科室总务工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1

运用“五常法"探讨科室总务工作

苟敏

绵阳市中心医院血液科621000

摘要目的:探讨“五常法”在血液科总务管理中的应用,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方法:引入“五常法”管理模式,使之渗透到总务护士素质、工作效率、工作环境等各个层面。结果:运用“五常法”规范了科室物资保管,环境整洁,物品的分类、定点放置规范,达到目视管理的要求,提高了工作效率,30秒内能准确找到所需物品,结论:“五常法”是一套完善高效的品质管理指引。是规范科室物资保管管理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五常法;总务护士;规范化管理

1.资料与方法

科室总务库房是病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医院物资保管的二级库。大部分科室总务库摆放凌乱,种类繁多,经常是用时到处找,或用时才发现物没有或缺少,另有一部分物品积压过期,造成浪费。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科室物资供应,并响应医院增收节支号召,我科尝试把“五常法”运用在总务库管理中,开展规范化管理,经过6个月实践,改善了工作环境,实现了总务库在空间上的优化组合,有效提高总务护士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医、护对总务护十工作的满意度,减少了科室物品积压浪费,达到增收节支的良好效果。

2.“五常法”介绍

“五常法”是现代管理方法之一,首创日本,即对丁作现场进行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它主要用于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品质,确保安全,提升形象。常组织:就是判断必需与非必需物品,并将必需物品的数量降到最低程度,把必需物品分类放置,非必需物晶处理掉。目的是把空间腾出来灵活用,并防止误用。首先是调查使用频率,按需要物品低、中、高用度,及医用、护用、无菌、清洁等进行分类、分层管理,常用的放在最佳、易取位置,且存放通道无杂物,畅通无阻,其次数量要恰当,有存放标准及记录,按总务、设备、制剂大类所有物品存底、分类领取。制订合适的物品领取时间:如每周或者半月领取1次。要摆放整齐,明确标识、目的,整齐有秩序,方便寻找。所有存放物品器具,均贴上醒目的标式,有使用指引。专人保管.有存档标准和控制总表。常清洁:清除工作场所内的垃圾、脏物.保持场所清洁、整齐。清洁并不是单纯的弄干净,而是要用心来做,并保让物品无污染、无杂物。常规范:包括同事管理和颜色管理,各种物品均标明种类、名称、数量,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类型和用途。每一区域根据五常法的要求制订审核标准,对照标准定期不定期检查五常法的落实情况。养成坚持习惯,连续地、反复不断地坚持前面几项活动,通过制度化维持成果。需要东西定位摆放——物各有位、物在其位。定量摆放、目视管理——过目知数,迅速选取。取用还置方便——无寻找时间,方便操作。物品安分类、分规格摆放——一目了然,30秒内能准确找到所需物品。常自律:人人依规定行事,加强个人修养,履行工作职责。养成工作规范、认真的习惯,制订共同遵守的有关规则、规定,持之以恒,使之成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接班前15分钟交接,下班前15分钟为下班做好预备工作。

总之“五常法”只是原则,具体实施中项目细碎,绝不是流于形式,而要培养一种意识。“五常法”贵在坚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养成良好的习惯,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场所。目前护理人员紧缺,各科总务护士一般都是兼职,因此,五常法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人力资源浪费,提高生产力,提升总务护十形象及办事能力,提供整洁、安全、有条理的工作环境,减少库存积压,科室不常用物品及时调整、更换,防止过期浪费,并有效减少后勤供应科室下送的频率,使物资、物品能够计划购置,医院资源分配均匀,让医护人员物品使用方便,心情愉快地完成本职工作。

参考文献

李华,钟华荪.五常法在病区环境管理中的应用.护理管理杂志,2006,4(1):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