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1-21
/ 1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姚臣英

关键词:小学安全教育对策研究

借用张清平写《林徽因传》时用的一书名作为我对安全的理解和本论文的题目——《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是中国第一代女性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一位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金岳霖默默地记挂了一生,更让世间形色男子仰慕了一生的聪慧的女子林徽因,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的参与者,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者之一,是传统景泰蓝工艺的拯救者。)围绕这一题目表达三个观点:

观点一,从骨子里我们要做一个有“安全觉悟”的人,“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觉悟”,从字面上理解是“看见我心”。“安全觉悟”是指骨子里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人类除了因病魔的光顾是我们没法控制的以外,有些安全完全是在我们自己的可控制范围之内的,比如因打架、斗殴引发的血案,因醉驾而引发的命案等。

我常常在想:人类是很容易情绪化的动物,当他的心里住着一只绵羊时,他是温柔的;当他的心里住着一只老虎时,他是暴躁的。而处于暴躁时期的人就很容易做出不理智的事来。犯罪往往是一瞬间,而赎罪常常是倾其一生都很难弥补,可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是何等重要。

比如过马路,理论上成人都知道必须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的道理,但做得最好的是我们的孩子。公交车上主动让座的绝对是孩子多于成人,随意乱闯红绿灯的一定是成人多于孩子。

典型的代言是“我的父亲是李刚”,或者类似“我的父亲是李刚”的——“我的朋友是局里的一哥”(2010年10月16日晚,河北省保定市某单位实习生李启铭在河北大学醉酒驾车肇事后,口出狂言“有本事你去告我呀,我爸是李刚”),所以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飞扬跋扈、为所欲为。殊不知,你的朋友并非阎王爷的朋友,所以阎王爷随时可以让无常吊销你的户口簿。你看,因醉驾或因不遵守交通规则而造成的命案数不胜数,车祸猛于虎。我在网上查了一个数据:我国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超过10万,连续10年居世界第一。说到这儿,作为小老百姓,我觉得我们最应该感谢的是王力军,正是他用非常的手段,让更多的成人懂得了一个极其简单的道理:“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如今这种安全意识正在逐步深入人心。要知道:“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家也才幸福。”

观点二,充分发挥“1+1+1+N”的雪球效应,引领你的家人做一个有安全觉悟的人,家人安好,便是晴天。

如果你已经是一个有安全觉悟的人,那么你就应该引领你枕边的那个人也做个有安全觉悟的人,然后再影响你的孩子做个有安全觉悟的人。这样“1+1+1+N”的雪球效应就出来了,家人安好,便是晴天。

我有一个朋友就做得特别好:她五岁半的女儿要上学了,两个家长都忙,根本没时间接送孩子上下学。新学期之前,她花时间教会孩子了解从她们家到学校的公交车线路、教会她过马路的常识、告诉她遇到紧急情况时打哪几个电话,然后带孩子体验从家到学校,再由学校到家可以选择的公交车(往往是有几种选择)。反复之后,开学了,她笑着说:“孩子上学,我很轻松。”说这话的时候,她是一脸的满足、一脸的幸福。她告诉我:“我只请了两天假全程跟踪孩子上下学时是不是按之前的方法在践行,其结果令我非常满意。”之后都是由她的女儿自己上下学,她们夫妻俩自己上下班,三个人各自坚守自己的岗位。

观点三,关注心理健康从我们自身做起,只有心理健康了,才真正安全了。大家安好,才是真正的好。如果把幸福分成两类的话,一类是看得见的幸福,另一类就是看不见的幸福。看得见的幸福是物质的、可量化的,看不得见的幸福是精神的、不易量化的。人们习惯于重物质的感观、轻精神的感受,很自然地去攀比物质上的幸福,就形成我们有钱了、富裕了,可幸福感并没有如影随形地紧跟上来。原因来于攀比,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攀比的项目也在逐渐增多。因攀比而出现不平衡,因不平衡而引发不和谐,从而导致心理有问题的人还真不少。加之人都有双重或多重性格,工作中的自己和生活中的自己,风格炯然不同的人不少。所以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心理健康显得很重要。

有限时间无限事,人的一生会历经很多事,只要我们的心健健康康的,我们就不会被困住。平常,向你枕边的那个人(家人)敞开心扉发发牢骚说说话很好,或者换个位置,听听你枕边的那个人发发牢骚说说话也很好。话说了也就化了,心也就舒坦了、轻盈了、快活了、健康了,这是一个层面。

另一个层面,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如今,留守儿童居多,隔代教育的学生也在增加,这给教育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如果你身处第一线,那么要习惯走近学生的心灵,了解他们、关心他们、温暖他们,多跟他们交流,让他们的心灵变得强大,然后才能茁壮成长,我们的未来也才有希望———前半辈子我们为他们负责,后半辈子他们才有可能为我们负责。

参考文献

《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