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实施荧光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肿瘤治疗中的护理工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2

术中实施荧光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肿瘤治疗中的护理工作

孙晓萍肖健齐王维峰王丹丹盛学东赵凯张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5

摘要:目的总结吲哚菁绿绿术中荧光造影护理配合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吲哚菁绿术中荧光血管造影的护理。结果15例患者术中18次吲哚菁绿术中荧光造影经过顺利,护理措施正确,无不良反应。结论吲哚菁绿药物特殊,需专人管理。术前充分问诊过敏史,谨防发生药物过敏;术中及术后备齐急救器材和药品,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尿液颜色等参数,随时组织抢救。本课题为齐齐哈尔市科技局指令性项目,项目编号SFGG201438

关键词:荧光血管造影颅内动脉肿瘤治疗护理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通过利用吲哚菁绿(ICG)血管造影剂进行荧光血管造影,以确认动脉瘤是否完全被排除于血流之外,载瘤动脉有无血流缺失,小血管是否血流良好。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本组患者24例,其中男14例,女10例。年龄25~75岁。诊断前交通动脉瘤8例,大脑前动脉瘤10例,大脑中动脉瘤6例。24例患者均在行颅内夹动脉瘤术前后进行ICG造影,造影效果均良好,血管通畅。

1.2方法荧光造影时,医师首先清理术野,将希望观察的血管显露清楚,调整好显微镜的观察角度、焦距和放大倍率,将显微镜切换到荧光造影模式。也可由巡回护士利用触摸屏进行调整。巡回护士按要求配制好ICG溶液(ICG0.2~0.5mg/kg与2ml的无菌注射用水溶解,成人常规用25mg)。医师及显微镜一切准备就绪,遵嘱一次性将ICG溶液通过肘正中静脉通路快速推注。10s左右即可在显示器上看到清晰的血管荧光图像,有效时间为2min左右,之后荧光逐渐减弱。通常1min以内即可判断。显微镜自动记录并回放显示最清晰的血管荧光图像。如需重复,间隔时间不少于15min。荧光血管造影时,脑组织和脑血管存在被紫外线和热灼伤的潜在风险。巡回护士适时提醒医师控制荧光造影的次数及持续时间。

2护理

2.1药物管理

ICG为暗绿色疏松状固体,遇热和光易变质,需避光、密闭保存。由于它用途的特殊性,药品需由专人管理,放置于专用的冰箱冷藏柜内,并与其它药物严格区分放置。使用前严格检查药品的有效期、颜色和性状,若怀疑有变质,应立即处理和更换。该药品应现用现配,不得超过4h,保存时应选择阴凉处。使用时一定要用灭菌注射用水溶解(ICG25mg加2mL灭菌注射用水),不得使用其它溶液如生理盐水等,在注射器内反复抽吸、推注,使其完全溶解后,水平观察确无残存不溶药剂,方可使用。若本品不充分溶解,可能发生恶心、发热、休克等反应。操作时可经肘静脉一次性徐徐注入,一般在10s内完成。

2.2防止过敏反应发生

术前要充分问诊有无过敏史,对ICG有过敏既往史或/和有碘过敏史的患者禁忌使用(因本品含碘,故可能引起碘过敏),对过敏性体质患者慎用。向患者或家属详细解释术中应用ICG血管造影的必要性和意义,得到理解和配合。因本品可引起休克、过敏样症状,术中必须预先备置抗休克急救药品及器材。

2.3密切观察局部反应

注射前要选择较粗直的静脉,确定针头在血管内方可注射,用药后观察局部是否有红肿、疼痛、局部渗漏致组织坏死等,避免外渗的发生。一旦发生外渗立即拔除,观察局部反应,必要时给予硫酸镁湿敷、抗炎治疗。本组患者在ICG血管造影时均处于全麻状态,过敏体征不易明显呈现,术中观察的重点是呼吸节律、频率、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等参数。观察有无呼吸机对抗及尿液颜色和量,同时观察有无全身皮疹、红斑、眼结膜充血、浮肿等症状。一旦发生异常且考虑为ICG引起,立即中止造影检查,迅速采取急救措施。急救措施:立即利用静脉输液通路使用升压药、强心剂、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组织胺类药物等,确保呼吸道通畅,加大给氧流量、观察呼吸机的各项参数,保持平体位,遵医嘱用药等。本组12例未观察到与ICG药物相关的副反应和并发症。

2.4术后观察和护理

由于过敏症状可迟发性反应,故术后仍应注意有无全身红斑、瘙痒、皮疹,一旦发生立即通知医师。若为轻度过敏反应(恶心、呕吐、瘙痒等),可肌肉注射异丙嗪25mg,或静推地塞米松5~10mg,一般症状即可缓解。若为过敏性休克,急救措施同上。

3讨论

吲哚菁绿血管造影剂进行荧光血管造影操作简便,术者能根据造影影像迅速确认和调整动脉瘤夹子的位置,有效减少血管狭窄导致的脑缺血时间,从而改善颅内动脉瘤夹闭的手术质量和预后。手术室护士应具备熟练的显微镜操作配合能力,掌握ICG荧光造影过程的配合技巧,以便为患者及医师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及心理支持。

参考文献:

[1]陈宇.吲哚菁绿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和护理[J].全科护理,2009,5:210.

[2]许百男,孙正辉,姜金利,等.吲哚菁绿术中荧光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8,24(8):570-572.

[3]马驰原,吴伟,史继新,等.吲哚菁绿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的初步应用[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7,4(12):533-536

[4]景治涛,班允超,佟治勇.吲哚菁绿荧光造影在前循环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9,3:75.

[5]马弛原.吲哚菁绿术中脑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的初步应用[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7,4(12):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