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智能电网在县城电网规划中的运用

/ 2

浅谈智能电网在县城电网规划中的运用

普颖

普颖

(元江供电有限公司云南元江653300)

摘要:本文就智能电网在县城电网规划中的运用进行探讨,以期为县城电网规划相关人员在规划方案的优化目标和过负风险之间进行权衡,从而得到满足实际需求的规划方案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网规划;运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对县城电网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为了应对环境和资源对电力系统发展提出的严峻挑战,大力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势在必行,其对确保县城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经济性、提高应对突发电力事故能力、支持大量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的输入和接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电网规划所涉及的因素越来越多,使智能电网在县城电网规划的运用时除了要考虑到电力系统脆弱评价、环境保护、大电网的安全可靠性外,还要考虑规划方案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这就使县城电网规划问题变得复杂。为保证县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降低大规模停电的风险,最大程度地保证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1县城电网智能规划的优点

1.1数据采集便利

在数据采集中,智能电网安装了提高输送容量为目标的固定拓扑装置、对电网进行无功补偿的发射器、提高电源接纳容量和可再生能源即插即用的电网故障电流限制器。这些装置和设备的应用,能使智能电网在收集和处理不同格式电能量、状态能量及各种类型的SOE等特殊方面的数据采集工作更便利,同时定期对已采用到的数据进行更新。

1.2实现电网资源的集约化

相比之前的县城电网建设,智能电网在实现对大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的基础上,对数字化电网、数字化变电站、电网跳读可视化进行统一管理[1]。通过网预测量技术、传感器技术和测量技术收集和储存本地区的所有电网信息,实现电网资源信息和规范化交互,这是电网资源调度的基础,有效发挥了县城电网的集约化优势。

1.3推进高压电网的建设

随着我国对县城电网智能规划关注度的日益提高,投进了更多的财力、物力和人力。通过完成稳步推进跨省通道建设、完善各省输电网、加强城乡配电网建设、积极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大力推动技术进步等重点任务,基本实现了电网信息标准化、一体化、实时化及互动化,适应社会用电的需求,实现高效益、低风险的要求,为建设高压电网乃至国家电网“一特三大”战略打下扎实的基础。

2智能电网在县城电网规划中运用时存在的问题

2.1信息平台建设不健全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使智能电网平台得以多样化发展,还使智能电网各单位信息系统得以不断完善。但由于智能电网结构复杂、环网节点较多、电网改造涉及面广等特点,加上不同智能电网平台的管理方式和流程有所不同和信息平台建设的不统一,使各个县城的信息建设步伐呈现出不统一的形势,部分县城的信息平台建设可达到省市的标准,但部分县城的信息平台建设仍处在较为落后的状态中[2]。而在这些信息平台建设相对落后的县城中,往往不没有及时更新智能电力设备系统,如自动检测系统和自动报警系统,这会导致各单位的数据交流受到影响,难以保证县城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2.2老城区电网地理信息安全受外力破坏因素的影响较大

在县城的智能电网建设布局规划中,虽然GPS系统的应用无疑为其提供了便利,特别是对电网负荷和变电站的布局规划,GPS系统能进行科学、有效的判决,大大提高了县城电网信息的安全性。但由于老城区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使其受到外力破坏因素的影响较大而影响该区的电网地理信息安全。这些外力破坏因素包括雷电、地震、暴雨及狂风等,当外力破坏直接或是间接作用于输电线路或变电站时,前者可直接导致线路的电线、绝缘体及电路开关等设备受到损坏,后者是先将线路附近的树干和灯杆等物件刮断,在其倒地的过程中会触碰到周围的线路,并顺势将其刮断,从而导致电线路故障。

2.3供电能力不足

县城电网规划的基础是县城未来电力系统发展条件,虽然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日趋成熟,新能源并网容量得以不断突破。但由于负荷预测、电源规划、设备寿命等存在不确定性,加上在电力系统供电能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国家政策调整、社会经济发展、县城人口变动和环境变化等,使电网规划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进而会导致电力供应不足,“硬缺口”依然不容乐观,且用电紧张情况仍有逐年加剧的趋势。

3县城智能电网规划的举措

3.1保持县城改造与的信息平台建设同步

鉴于智能配电规划所涉及的业务系统较多,包括县城各区的调度自动化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PMS系统及营销相关应用系统。因此,要想保持县城改造与智能配电信息平台建设同步,应从两个方面抓起。一方面,政府应协调县城各区的适应情况,统筹发展,确切落实电力基础设施的建设,并完善智能电力系统,提高配电技术,加强管理。同时,立足于县城自身的基本情况,做好协调县城建设与电力设施建设关系的相关工作。另一方面,电力企业应合理规划智能配电网各系统的信息交换,实施信息资源统一规划,保证县城的整个配电网数据源的唯一性,真正实现信息的高度共享。

3.2合理规划配电网,减少线损

一般情况下,配电网的规划类型包括近期、中期及远期规划,在其实际的划分过程中应充分结合电网情况,如近期规划应有细致的安排,以确保规划更迅速完成,中期和远期规划应制定好目标,确保规划的年限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年限相符。同时,不管是老城区还是新开发的城区,在进行电网规划时,必须要适应当前的环境和经济发展对供电的要求,并有能力应付日益增加的供电需求[3]。而在县城的智能电网建设布局规划中,应运用GPS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并对监控设备进行改革,最大程度降低外来破坏因素给电网地理信息安全带来的不良影响。另外,新开发区的电力规划可应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取长补短,最大程度满足县城各区的发展需求。

3.3注重新能源的使用

在新能源并网方面,我国的《南方电网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中提到其发展目标为:2020年的风能发电达到4500万千瓦、13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并网,分别是2013年的11倍和212倍。因此,县城智能电网规划更应注重新能源的使用问题,充分发挥本县城在自主发电方面具有的天然优势,包括风能、太阳能或是水利水电资源所具备的巨大发电潜力[4]。同时,应从并网服务、购售电服务、并网调度管理等方面来为新能源的使用提供支持,并根据新能源的使用情况制定相关实施细则,促进其有序协调发展,以满足县城的用电需求。

4结束语

总之,智能电网是在保证电网安全稳定稳定的基础上,实现能源的广域优化配置和大型可再生能源的集约化开发。而作为复杂电网系统优化问题之一,县城电网规划具有不确定性、多目标性、非线性等特点。因此,县城电网规划中智能电网的运用应适应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的要求,满足县城各区的用电需求,降低大规模停电的风险,提高电网资产的利用率,从而真正提高县城电网规划的科学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张程柯,王倩茜.智能电网在电力应用中的规划分析[J].中国电子商务,2014(09):90.

[2]徐斐.智能电网的规划设计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5(08):1.

[3]董治成.浅谈智能电网线路规划与设计[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3):206.

[4]王晓雨.基于智能电网背景的现代城市电网规划[J].大科技,2013(31):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