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难点突破方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教学难点突破方略

段丽荣

——以《山地的形成》活动题为例

段丽荣山东寿光现代中学262700

下列题目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单元第二节《山地的形成》课后活动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甲、乙两地何处是背斜?何处是向斜?

2.甲乙两处的地貌形态分别是什么?解释成因?

3.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该选择在甲地还是乙地?为什么?

第1题在已经学习了褶皱形成的基础上,学生很容易通过岩层的形态判断出甲处是向斜、乙处是背斜。

第2题从地貌形态上学生也可以判断出甲处是山岭,乙处是谷地。但解释成因则有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个问题,我通过一个Flash动画演示,讲解侵蚀前后的地形特点,使学生深刻地理解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外力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这种地形倒置,实质是外力差异侵蚀的结果。

第3题,题目设定考察点应该是根据背斜、向斜的特点,修建地下隧道应选在背斜处还是向斜处。但是学生们受此图地貌的影响,几乎都选择了在向斜山甲处建隧道。

面对学生们如此一致的错误答案,我重新设计了此题目。

首先,我搜索了隧道的图片制作PPT,让学生们对隧道有一感观认识——顶部成拱形。

第二步,引导设问:假设图中乙岩层是致密的,甲是含有天然气、石油和水的岩层,那么甲岩层中的水在静水压力下将汇集在背斜处还是向斜处?油气呢,汇集在哪里?

经过小组讨论,学生们根据水、油、气的密度不同很快能够总结出密度最小的天然气,处在背斜构造的顶部,石油处在中间,下部则是密度最大的水。较小的石油、天然气集中在背斜处,密度较大的水则汇集在向斜处。这时追问一句:“隧道建在向斜处会有什么现象?”——隧道内汇水。

根据以上的分析,学生们终于得出了一致的正确结论:隧道应建在背斜处,安全且不易储水,便于施工。

此时师生可共同总结: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储天然气构造。开发石油、天然气多寻找背斜构造(包括海底油、气开采)。背斜因其拱形结构,受力均匀,隧道、铁路等对地质要求较高的工程多选址背斜。背斜岩层的走向呈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且不易储存地下水,便于施工。背斜顶部地带岩石破碎,易开采,适宜建采石场。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渗流成地下水,故打井可以在向斜槽部。

接下来,还可以利用此图展开讨论,深化褶皱构造对生产实践的指导意义。假设乙是含煤岩层,在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如果开发不当,背斜处因气体集聚易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向斜处因地下水汇集易发生透水事故。

通过对该活动题的深入探究,师生共同探讨了向斜与背斜的判断依据、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地形倒置现象和褶皱构造对生产实践的指导意义三大教学重点和难点,轻松实现了教学目标。

总结反思本活动的教学过程可知,成功的课堂教学应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我设计了通过图像观察看现象、设问质疑探究竟、多媒体辅助析原因、问题解决活应用的教学流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通过情境设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通过探究,让学生成为探讨问题的主角;通过启发和讨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通过多媒体的辅助教学活跃课堂的同时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比较抽象的地理概念;通过图像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解决问题的能力。

遵循新课标提出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等理念,教师应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定位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