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张洪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张洪源

张洪源

中共蓬莱市委党校山东蓬莱265600

摘要:十六大报告指出“互联网站要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十七大报告要求“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十八大报告明确“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再到十九大报告重申“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的任务,充分表明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关键词:互联网内容建设

习总书记在4.19讲话中指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谁都不愿生活在一个充斥着虚假、诈骗、攻击、谩骂、恐怖、色情、暴力的空间。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抢占新媒体主阵地。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触角就要伸向哪里”。目前,以“两微一端”(微博、微信、客户端)为代表的新媒体成为用户信息获取的主要平台,微传播成为主流传播方式。因此,网络内容建设需要在网民聚集的平台上建立起“阵地”,影响用户的信息获取内容。利用网络传播,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传播的快捷性和广泛性,进行多对多式传播。

网络传播需要运用网络语言,通过网络化表达方式提升内容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网络话语体系建设,一方面要保证网络用语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先进性,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思想指导进行信息传播。另一方面,进行网络信息的人格化表达构建,通过转变文风,以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内容传播。例如,在政治传播中,将信息通过人格化动漫形象、动画作品等贴近网民的形式进行包装,有利于提升传播内容的吸引力、亲和力和感染力。新传播技术提供了全视野和多角度的内容,增加了信息传播的新鲜性与趣味性,有利于吸引网民尤其是年轻网民关注,网民可以获得独特的用户体验。

形成内容建设合力。互联网以开放、多元和去中心化的特点,创造了深度体验、广泛分享、积极互动的传播格局,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大众传播方式。新闻网站(主流网站),应在重大事件、重大新闻报道上体现权威和品牌价值,从而在内容上凸显主流媒体的权威、专业及压仓石作用,坚守“内容为王”的本色,而不是做自媒体的附庸。商业网站则应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兼顾底线思维和社会责任,加强内容监管和把关,共筑“同心圆”,唱响主旋律。党政机关网站,重点应突出本地区本系统政务信息、政策规定、办事指南、便民服务信息,不宜承担与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无关的新闻信息采集发布和转载,更不应该发布涉嫌广告等经营性信息。企业、社会组织及行业网站,不应当从事经营与本行业无关的内容,宜凸显行业特色和市场定位,把内容生产与市场需求有效结合起来,加强行业自律。自媒体平台要在遵法守法的基础上,注重特色和品牌优化。总之,专业化、细分化的内容管理不仅是互联网建设的未来,也是网络内容建设的选择。在网络内容建设中,政府、社会团体和组织在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和提供网络服务方面应积极发挥作用。一方面,未雨绸缪,在日常的内容发布和管理上进行价值观引导,平时注重舆情走向和变化,及时应对和反馈。另一方面,在公共事件和热点事件发生后及时发布官方声音,提供真实信息,以防止谣言发生和出现舆情问题。新媒体公司和互联网公司部分是新媒体平台和渠道提供者,避免崇尚商业利益而忽略企业的社会责任尤其重要。自媒体和普通网民因草根身份,其发布的信息在视角和内容上更加贴近生活,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因此,利用草根媒体自身优势,进行教育引导和社会动员具有良好效果。

优化网络传播质量。在网络信息爆炸时代,优质网络内容仍然紧缺。在信息推荐类应用依靠“信息搬运”如火如荼发展的当下,优质原创内容价值越加凸显。对新媒体内容版权的讨论便是基于对原创网络内容的保护。网络信息需要具有真实性、客观性等特征,专业化的内容是网络传播的核心。提高网络传播内容质量是网络传播有序进行的前提和保证,也是吸引网民关注传播内容的关键。因此,在网络时代,保障网络信息产品质量,进行网络文化作品内容创新迫在眉睫。

互联网的开放性特征为不同思想与言论的表达提供了一定空间。网络去中心化的非线性传播模式使用户地位凸显,网民个人意见与言论在网络传播中具有重要地位。这就要求信息传播者在信息传播链中尤其要注重网民建议,及时与网民互动,通过直接与网民对话等形式进行意见收集与反馈,在沟通中进行思想引导,使主流价值观和思想观念在网民心中扎根。网络互动不仅存在于政府、媒体等组织机构的新媒体官方账号与普通网民之间,也横向存在于不同组织机构之间、普通网民个人之间。同类型组织机构、上下级组织机构或者相关领域组织机构间进行“抱团式互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传播力量集聚,彼此推广与支撑,形成交流与合作,实现传播范围的扩大和传播效果的增强。线上互动同时也对线下行为具有指导性意义,网上互动可以带来线下行为改变,线上线下实现一体化发展。

强化推广意识。互联网内容建设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的同时,在业务方面要增强推广意识和效果意识,也就是“市场意识”。这个“市场意识”是打引号的,不是说我们的内容建设要去挣钱,而是说我们的内容建设也要开拓读者市场,网络产品要让大家想看、爱看、争着看。内蒙古自治区做过一档电视理论节目叫做开卷有理,第一季是马克思靠谱。这个节目作了一首主题歌叫“马克思是个90后”,影响很大,在很多KTV可以点得到,很多年轻人会去唱。这个节目还出了一本书,也叫《马克思靠谱》,该书的销量已超过10万册,在很多机场书店都能买到,已经成为一种畅销书。网络产品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没有受众市场的社会效益等于没效益。习近平同志讲意识形态的本质是凝聚人心,意识形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凝聚人心。我们注意到十九大报告中有一个新思想新观点是关于意识形态的:“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如果我们做的内容产品大家都不来看,如何发挥凝聚力和引领力呢?网上内容建设也要反对形式主义的问题,要通过增强网络产品的传播效果,切实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参考文献:

刘艳红.微信公众号如何走品质之路[J].视听,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