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例高血压患者临床分析

/ 1

70例高血压患者临床分析

赵丹丹周新月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人民医院266555

【摘要】目的:讨论高血压临床治疗的方法和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高血压患者分析讨论对象,利用高血压药物进行治疗,同时采取运动疗法和控制饮食的方法,观察并记录患者前后血压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比例。结果:患者血压在治疗后均比治疗前有明显的变化,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出现头痛,颜面潮红等不良反应例数为3例,不良反应为4.2%。结论:高血压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积极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及方法可大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血压。

【关键词】临床:治疗方法: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7)04-187-01

高血压是机体循环的动脉舒张压或动脉收缩压增高,同时伴有肾脑心等器官功能受损的临床综合征。本病的发生原因和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公认是多种因素参与的结果,由于发病率较高,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的关键在于降低血压,为研究研究高血压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我院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具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高血压患者,男性56例女性14例,年龄范围在45岁-70岁之间,平均年龄在62岁,患者均符合诊断高血压的标准。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症情况等基本资料进行对比,无明显差异(p大于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1诊断标准

采用国际统一的诊断标准,即在非药物状态下,收缩压大于等于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毫米汞柱

1.2.2治疗方案

高血压治疗关键是降低血压,主要利用药物治疗和饮食调理,配合相应的运动,治疗药物包括利尿剂保钾类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

1.2.3分析指标

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的情况。

1.2.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p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2.5结果

70例高血压患者治疗血压后血压较未治疗前有明显变化,差异学具有统计学意义,出现头痛,颜面潮红,头晕等不良反应的患者为3例,不良反应比例为4.2%。

2讨论

目前高血压为较常见的疾病,症状为头痛,头晕,眼花,乏力,并发症可使心脏肾脏等器官衰竭,易可在短时间内发生高血压危象,在治疗高血压的过程中,要根据血压水平结合危险因素及合并的器官受损情况等将病人分为低,中,高,极高危险期。治疗时要考虑危险因素及靶器官损害的预防及逆转,在治疗过程中时时动态血压监测,对治疗即诊断高血压有较高的价值,及时完善相应的辅助检查如心脏B超,眼底检查,动态心电图,X线检查,实验室检查。

3治疗原则

首先采取非药物治疗,例如减肥,限制脂肪的摄入,适当增加运动,戒烟戒酒及时给予药物治疗,用药原则,一旦确认高血压应终身服药,从小剂量逐渐增加药量,联合用药,增强药物的协同作用,遵循个体化原则。

4护理措施

1保证合理的休息及睡眠,避免劳累提倡适当的体育活动,尤其对心率偏快的轻度高血压病人,进行有氧代谢运动效果较好,如骑自行车、跑步、做体操及打太极拳等,但需注意劳逸结合,避免时间过长的剧烈活动,对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者可适当使用镇静剂。严重的高血压病人应卧床休息,高血压危象者则应绝对卧床,并需在医院内进行观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心理护理病人多表现有易激动、焦虑及抑郁等心理特点,而精神紧张、情绪激动、不良刺激等因素均与本病密切相关。因此,对待病人应耐心、亲切、和蔼、周到。根据病人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同时,让病人了解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帮助病人训练自我控制的能力,参与自身治疗护理方案的制订和实施,指导病人坚持服药,定期复查。

3.饮食护理应选用低盐、低热能、低脂、低胆固醇的清淡易消化饮食。鼓励病人多食水果、蔬菜、戒烟、控制饮酒、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对服用排钾利尿剂的病人应注意补充含钾高的食物如蘑菇、香蕉、橘子等。肥胖者应限制热能摄入,控制体重在理想范围之内。

4.病情观察对血压持续增高的病人,应每日测量血压2~3次,并做好记录,必要时测立、坐、卧位血压,掌握血压变化规律。如血压波动过大,要警惕脑出血的发生。如在血压急剧增高的同时,出现头痛、视物模糊、恶心、呕吐、抽搐等症状,应考虑高血压脑病的发生。如出现端坐呼吸、喘憋、紫绀、咳粉红色泡沫痰等,应考虑急性左心衰竭的发生。出现上述各种表现时均应立即送医院进行紧急救治。

5.用药护理服用降压约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同时,密切观察疗效,如血压下降过快,应调整药物剂量。在血压长期控制稳定后,可按医嘱逐渐减量,不得随意停药。

参考文献:

记新60例高血压及糖尿病临床分析2016年4月东方食疗和保健

2017年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