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风格与建筑文化孙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建筑设计风格与建筑文化孙明

孙明

黑龙江筑木会工程设计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000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的深入,给建筑设计不断地带来了新的观念。建筑室内功能、室内装饰材料和设施设备更新换代的周期也日益缩短,本文结合室内设计和建筑装修探讨了室内环境艺术风格和建筑文化的融合关系。

关键词:建筑设计;功能;风格;文化

一、建筑设计风格的含义及特点

建筑设计是以人工环境为对象的设计活动,具体而言可以分为物质形态和意识形态两个方面。建筑设计的目的在于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要求,从而对人的生产环境、生活环境及工作环境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改造,达到使用功能的必需条件和视觉环境的美好享受,建筑设计可以提高空间的生理、心理环境质量。

建筑设计风格,则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流派或者一个人的建筑设计作品所表现的主要思想特点和艺术特点。风格虽然表现于形式,但风格具有艺术、文化、社会发展等深刻的内涵,从这一层含义来说,风格又不停留或等同于形式。一种风格或流派一旦形成,它又能积极或消极地转而影响文化、艺术以及诸多的社会因素,并不仅仅局限于作为一种形式表现和视觉上的感受。

二、建筑设计风格系统的特征解读与分析

2.1筑设计风格系统的基本维度与含义分析。

空间(地域)维———人类文化有很强的地域联系(连续及差别),建筑设计风格也是如此,这种地域之间的联系构成建筑设计风格细分研究基础与基本认识维度。例如从地域角度研究:东亚—中国—华南—岭南的风格序列,从中探寻文化脉络与文化发展走向。

不难看出,空间(地域)维度的连续性使其分布在风格系统的圆周之上,颇似简化的地理时区划分。

时间(历史)维———由于社会生活因素的变化,不同地域的建筑设计风格不断变化发展,依照自己的规律不断前行,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速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建筑设计风格的历史延续性,比如就中原地区而言,由于社会生活的延续性,建筑设计风格也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现代社会的变化轨迹。显然,时间(历史)维由于其单向性使其呈直线与空间(地域)维平面正交。

纯度维———建筑设计风格系以特定某一地域某一时代的风格为典型蓝本(最纯粹的设计风格),比如明清苏式小木作风格,继而由于表现手法不同产生此风格特征明显程度不同的建筑设计作品,可视为风格纯度差异;这种差异的产生既与技术手段进步有关(比如以不锈钢代替木质的中式冰纹屏风),也与设计表现手法的突破有关(比如突破传统设计构图的对称性限制)。

不难理解,通常所谓“现代中式”的“现代”是一个纯度的概念,而非时间(历史)的概念。显然,对于特定地域及历史时期的风格,设计作品的创造性和设计师的水平更多体现在对于既有风格纯度的把握上,比如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比之十分明清苏式风格设计,设计五成的明清苏式风格设计更难把握,也更有创造性和挑战性。

至于通常所谓“现代风格”,因为简单几何形体为母题进行设计,这种风格实际上贯穿于整个建筑设计史中,几乎超越地域和时间界限,可以理解为不随时空变化而变化的风格,或者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简约主义风格,所以此“现代”其实也非“时间(历史)”概念,而是“纯度”概念,在建筑设计风格系中,“现代风格”几乎与时间轴重合。

2.2建筑设计风格系的特征几何面。按照上述分析,建筑设计风格系为规则的柱状空间,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特征几何面深入认识其空间秩序,时间秩序与纯度秩序。

其中,同空间(地域)面表现为过时间轴的半平面,此面上所有设计风格的地域特征相同,而时代特征和纯度特征(明显程度)则各不相同;同时间(历史)面表现为系列的水平圆形平面,此面上所有设计风格所处时代相同,而地域特征和纯度特征(明显程度)则各不相同;同纯度面表现为系列同心圆柱面,此面上所有设计风格纯度特征(明显程度)相同,而地域特征和时代特征则各不相同。

三、对建筑外饰设计风格与建筑文化关系的探讨

3.1现代建筑文化的多元性建筑文化的多层次性

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建筑物质财富和建筑精神财富的总和可谓建筑文化。它是人类建筑活动方式和建筑产品的总和,是社会文化中的一个局部层次。具有自己的对象和内涵,建筑文化的本质在于它是环境文化,生存文化,社会文化和历史文化。建筑文化由内到外可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表层形态是物,即它的物化形态,主要是建筑物材料的选用,所处的地理环境等客观的物所反映的;第二层次,中间形态是物结合,也可称作精神意志的外表。如各种规范、法规和创作理论等;第三层次,是深层形态即心,是某一文化的整体精神,如伦理道德、宗教感性、民族习性和价值观念等,它直接指中层的变化,它无声无形,只有思考,分析才能感知它的存在。外层的建筑文化较松动,容易改变,越往里越稳固,观念的东西最难改变。

现代社会生活的多元性决定了现代建筑要满足人们的使用功能就必须具有多元性,而不能是一元的,单一的。建筑的作用在于给人类提供活动的场所,而现代人们的活动是多样的,建筑类型也具有多样性。居住建筑,商业建筑,工业建筑,公共建筑、纪念性建筑等等都有不同的形式和功能要求。现代建筑文化也就不同,居住建筑、工业建筑追求的是经济适用,公共性建筑则追求更多精神层面上的东西。工业化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现代建筑也在世界遍地开花。东西方的社会形态结构是不相同的,生活习惯,习俗等等都不相同,社会文化也不同,因此在相应社会生活形态中的建筑文化也是不同的。现代建筑文化的多元性源于现代社会生活的多元性,各个民族,地域的衣、食、住、行都的多元的,因此,现代建筑文化也就具有多元性。

社会文化的多元性加深了现代建筑文化的多元性,特别是纪念性、公共性建筑物,必须适宜当时当地的社会文化,否则会遭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和批评。现代社会随着交通工具,通信通讯的发展,人们的交流也越来越繁多,文化的交流,思想的交流,文明的冲突使得我们的社会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建筑世界也是如此,每年的世界建筑师协会的建筑师年会,各种各样的建筑展览,讲座,讨论会等等建筑思想、建筑文化的交流频频,增强了建筑文化的多元性。优秀的建筑思想,建筑文化得到交流,发展。现代建筑在二战后出现了若干思潮,主要有对“理性主义”的充实和提高,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粗野主义”、“典雅主义”,注重高度工业技术、讲究“人情化”与地方主义倾向、讲究“个性”与“象征”等等,充分体现了现代建筑文化的多元性。这些倾向在全球各地都有体现,北欧的阿尔托设计的建筑体现芬兰的地方性与民族性,丹下健三的香川县厅舍则体现了“粗野主义”和地方性。现代建筑文化是全球性的,它的影响达到世界的每个角落,虽然冲突不少,但它基本适应了各种社会形态和社会风俗习惯。

3.2新的思维观念促进了新的建筑理论的发展,在科学化、合理化、系统化的建筑设计管理体系中,一系列新型建筑材料在应用科学技术中诞生。在现代化建筑建设中,人们必然会希望建筑品的物质属性更符合现代生活的要求,更富有文化气息,建筑师们则需要研究时代的新需求,设计出更具有时代精神,更为人们欣赏和享用的现代化建筑和室内设计。

结束语:

由于建筑的存在,使得环境形成不同用途的空间。所谓人为的环境,正是这些空间的出现和大自然之间形成相互依赖的关系。因此,在构思设计方案时,应该把建筑与外在环境间的关系放在首位,除了能更好的让新建筑融入环境,同时还给人们创造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高峰.浅谈建筑设计风格及创新思维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建材园装饰,2011,07:129-130.

[2]许文颖.浅谈建筑设计风格.广东建材,2010,03:119-120.

[3]吴金山.中国当代建筑设计的几种倾向.科技创业家,2014,0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