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联合热敏灸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30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小儿推拿联合热敏灸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30例

李蓉

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康巴什部(儿科)内蒙017000

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小儿推拿联合热敏灸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将6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按就诊次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小儿推拿联合热敏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小儿推拿治疗。两组均治疗6d,1次/d,休息1d,为一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疗效及临床症状积分的差异。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愈显率90%,复发率6.6%;对照组愈显率60.7%,复发率3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推拿联合热敏灸能明显改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小儿推拿;热敏灸;咳嗽变异性哮喘

引言

“有声无痰谓之咳,有痰无声谓之嗽”,咳嗽是小儿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凡因外感六淫或脏腑功能失调,影响肺之宣肃,肺气失宣则痰聚、失肃则上逆成咳,干咳或咳痰均可称为“咳嗽”。近年来,小儿咳嗽的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研究调查发现,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在众多儿科疾病中排名首位,其中门诊就诊的患儿病例数占全部病例的80%以上,其中咳嗽又占2/3。《五十二病方》首次提到小儿推拿;清代释心禅《一得集·推摩法论》指出:“其法以手五指分主五脏,指尖属脏,本节属腑;热清寒温,实泻虚补,分顺推、逆推、左旋、右旋、右推、左推,以定温清补泻之;法俱有下数,或三百,或五百。不可乱推。又有揉以运气,掐以定惊;面上亦各有所主之部位,肚、腹、手、足,俱可推摩。”对诸如五指经穴与脏腑相通、温清补泻手法操作、特定腧穴分布等小儿推拿特色进行介绍。推拿治疗小儿咳嗽早有运用,《小儿推拿秘诀》中即有“肺经有病咳嗽多,可把肺经久按摩”的论述。而近年来临床采用推拿治疗小儿咳嗽应用广泛且疗效显著。现将推拿治疗小儿咳嗽的临床研究文献综述如下,以期为小儿咳嗽的推拿治疗提供一定的思路和方法。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60例来源于2017年9月—2018年9月某大学附属医院热敏灸科门诊CVA患儿,按就诊次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小儿推拿结合热敏灸组(观察组)和小儿推拿组(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6个月~12岁,平均(4.26±3.16)岁;病程为3~8周,平均(4.73±1.78)周;对照组(脱落2例,均因不满意疗效,自动退出)中男13例,女15例;年龄6个月~11岁,平均(4.30±3.40)岁;病程4~10周,平均(5.57±1.60)周。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中药内服

(1)风寒咳嗽:方药以杏苏散为基本方加减,药物组成:苏叶6g,杏仁5g,前胡5g,荆芥5g,半夏4g,陈皮5g,桔梗5g,枳壳5g。加减:咳嗽痰多者,加细辛1g、莱菔子2g;发热口渴、面红者加黄芩3g。(2)风热咳嗽:方药以麻杏石甘汤为基本方加减,药物组成:炙麻黄3g、甘草5g、杏仁6g、石膏10g。加减:痰多者,加瓜蒌皮6g、浙贝母4.5g;发热重者加石膏5g;咽红肿痛加射干6g。以上中药剂量均为3~6岁患儿剂量,临床上随年龄的变化适当增减,每天1剂,水煎温服,1天4次,年龄较小者少量多次喂服,3天为1个疗程。

1.2.2小儿推拿疗法

基本方:开天门30次,推坎宫30次,运太阳30次,揉耳后高骨30次,掐风池5次;补脾经200次,清肺经100次;证属外感风寒者加推三关200次,掐揉二扇门200次;证属外感风热者加清退六腑200次,清天河水200次;痰多者按揉丰隆穴30次。每天进行推拿1次,3d为1个疗程。

2治疗结果

2.1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疗效比较

2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愈显率为90%,对照组为60.7%,观察组复发率为6.6%,对照组为32.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临床症状量化积分比较发现,治疗后两组症状量化积分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小儿推拿对小儿咳嗽其发病机理与治疗原则方法有独到的认识,多样化的理论研究造就其多样化的临床应用,小儿推拿在外感及内伤咳嗽的治疗作用得到临床研究的认可。但目前的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①小儿推拿应用于肺系疾病的机制研究较少,缺乏现代分子生物学水平对其治疗机制的探讨;②部分现有的临床研究设计欠严谨,干预时间欠合理或观察指标单一;③多样化的小儿推拿派系也造成了在临床研究时难以形成较为统一的操作流程及评价标准。综上,小儿推拿对小儿咳嗽的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入。咳嗽是小儿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凡因外感六淫或脏腑功能失调,影响肺之宣肃,肺气失宣则痰聚、失肃则上逆成咳,干咳或咳痰均可称为“咳嗽”。咳嗽作为临床症状,可见于诸多疾病中,当咳嗽以主症出现时,方可称为咳嗽,若是其他外感,内伤疾病中出现咳嗽症状,则不属于本病证。小儿咳嗽一年四季多发,推拿疗法以其安全、绿色、有效的优势广泛应用于小儿咳嗽的临床治疗中。本临床研究采用推拿之法,以手代药,联合热敏灸疗法通过对热敏腧穴的施灸,具有祛风散寒、温肺补脾、止咳化痰、增强脏腑机能的功效,能达到治疗疾病、提升免疫力的目的。治疗中,推肺、脾二经能培土生金,健脾养肺;揉膻中宽胸理气止咳,捏脊具有理气血、通经络、和脏腑、调阴阳的功效,对治疗先天和后天不足的一些慢性病证均有一定效果。但单纯的小儿推拿临床治疗周期长,疗效偏慢,需要患儿及家属长期坚持配合治疗。近年来有研究表明,热敏灸疗法在防治呼吸系统疾病中优势不断突出。热敏灸疗法是陈日新教授及其团队历时近30年研究的新型灸疗技术,该疗法理论体系日臻完善,临床适用病症广泛,在常见病及疑难杂症中的使用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热敏灸疗法是基于“探感定位”“辨敏施灸”“敏消量足”“灸之要,气至而有效”的新标准,通过使用点燃的艾材对热敏化腧穴施以艾热刺激,激发经气感传,出现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热深部热、非热觉(酸、麻、重、胀、压、冷等)热敏灸感中的一种或多种,使经气传导直达病所,调动机体内源性调节功能,达到“小刺激,大反应”“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的神奇功效。以上研究数据可以表明,小儿推拿治疗与热敏灸疗法的有机结合,不仅能显著改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症状,而且在降低本病的复发率及症状量化积分方面也明显优于单纯的小儿推拿治疗。

综上所述,小儿推拿与热敏灸技术二者联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而且此绿色疗法安全无毒副作用,易于被患儿和家长接受,使患儿免受针、药之苦,具有简、便、效、廉的临床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10):745.

[2]胡红.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及治疗进展[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4,39(5):361-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