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肿瘤的护理措施及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子宫肿瘤的护理措施及效果观察

麻鹏芳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人民医院165000

【摘要】目的探究子宫肿瘤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3年5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20例子宫肿瘤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予以整体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中,治疗显效率55%(33/60)、治疗总有效率91.7%(55/60)、护理满意度93.3%(56/60),均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显效率45%(27/60)、治疗总有效率70%(42/60)、护理满意度71.7%(43/6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整体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子宫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消除患者焦虑,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护患关系的和谐稳定,促进医院经济效益的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子宫肿瘤;护理措施

子宫肿瘤包括良性的子宫肌瘤和恶性的子宫内膜癌与子宫肉瘤。其中子宫肌瘤(myomaofuterus)为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30~50岁妇女,以40~50岁最多见[1]。子宫内膜癌(carcinomaofendometrium)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上皮性恶性肿瘤,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好发于绝经后妇女[2]。子宫肉瘤(uterinesarcoma)较罕见。现抽选我院收治的120例子宫肿瘤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究子宫肿瘤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选我院2013年5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20例子宫肿瘤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年龄32~55岁,平均年龄43岁。观察组中,子宫肌瘤患者47例,子宫内膜癌患者13例;对照组中,子宫肌瘤患者4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1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予以整体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2.1一般护理

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尽快熟悉并适应环境,保证休息与睡眠。指导患者掌握放松技巧,缓解紧张情绪。观察并记录阴道的流血量,认真评估患者每日液体出入量,对贫血或体液不足的患者,遵医嘱输血或输液。若巨大子宫肌瘤压迫邻近器官,引起排尿或排便困难时,可酌情导尿或应用缓泻药。

1.2.2心理护理

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子宫肿瘤的治疗方法、过程及预后等相关知识,使其了解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并在知情情况下选择有效的治疗方式。向患者提供支持,理解子宫肌瘤患者因子宫切除而对未来生育的绝望和对身体意象紊乱的沮丧,接受子宫内膜癌患者无破坏性的应对压力的方式,维持其独立性和生活自控能力[3]。鼓励患者家属积极参与照顾患者,促使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1.2.3用药护理

(1)明确子宫肌瘤保守药物治疗的适应证,肌瘤小于2个月妊娠子宫大小,症状轻、近绝经年龄,身体情况不宜手术者,要向其介绍药物治疗目的、药物名称、方法、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及应对措施。

(2)使子宫内膜癌患者了解性激素治疗的目的和主要副作用。临床上孕激素治疗多为高效、大剂量、长期应用,容易出现钠、水潴留和药物性肝炎等副作用;应用抗雌激素制剂如他莫西芬(Tamoxifen),可有潮热、急躁等类似绝经综合征表现[4]。指导患者定期复查血、尿常规和肝功能等,根据医嘱用药。

1.2.4围手术期护理

(1)子宫广泛切除术患者,术后6~7日易发生阴道断端出血,多与缝合线吸收、感染和骤然增加腹压有关,此期间应嘱患者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避免增加腹压。

(2)对上呼吸道感染、咳嗽的患者,术前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术后给予止咳药物。

(3)对留置导尿管与引流管的患者,应注意保持导尿管与引流管通畅,注意观察并记录尿量与引流液体量、性状,发现异常及时向医师报告[5]。

(4)全麻术后去枕平卧、头侧向一边,直至患者完全清醒,预防吸入性肺炎。12小时后病情稳定,宜取半靠卧位,以减轻伤口张力,利于局部引流。

(5)保持外阴清洁卫生,每天用0.1%新洁尔灭棉球作会阴抹洗1次,直至导尿管拔除。

(6)协助患者翻身,更换体位,避免局部受压过久。

(7)切口周围保持清洁,及时换药。

(8)对于已出现感染的患者,应遵医嘱应用抗生素,以控制感染。

2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2.1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

2.2护理满意度

按照满分100分来进行评定,60分以下视为不满意,60-80分视为满意,80分以上视为非常满意,分数越高则满意度越高。

3结果

3.1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2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4讨论

子宫肿瘤患者治疗后要注意随访,告知患者随访的目的。子宫肌瘤患者术后1个月嘱其到医院复查,注意观察肌瘤的大小及有无症状,特别是临近绝经期的患者,每3~6个月随访1次,若肌瘤继续增大或症状明显则要考虑进一步治疗。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3年内,每3个月随访1次,3年后每6个月随访1次,5年后每年随访1次[6]。

本研究中两组子宫肿瘤患者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中,显效33例,有效22例,治疗显效率为55%,治疗总有效率为91.7%,其中56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3.3%;对照组中,显效27例,有效15例,治疗显效率为45%,治疗总有效率为70%,其中43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71.7%。可见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整体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子宫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消除患者焦虑,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护患关系的和谐稳定,促进医院经济效益的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关玉梅30例子宫肌瘤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1):135-136.

[2]刘淑芸.26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3,(10):319-320.

[3]毛国琴.心理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焦虑心理和性功能作用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2):524-525.

[4]杨波,王玉梅,周琼.子宫肌瘤患者行常规护理与临床护理路径的影响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1).

[5]黄梅.子宫恶性肿瘤根治术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3,(15).1412-1413.

[6]王惠玲,王静.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