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处方点评与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门诊处方点评与分析

唐正军刘建明

唐正军刘建明(江苏省常熟市任阳卫生院江苏常熟215539)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门诊处方药物情况,开展处方点评工作,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按照《处理管理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处方进行逐一点评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门诊处方合格率97.30%合格处方4357张,不合格处方121张,主要问题为书写不规范,不合理用药等。结论:医院应加强处方规范管理提高医师书写处方和合理用药的能力,提高药师审核处方的能力,促进合理用药。

【关键词】处方点评分析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9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7-0137-02

CommentandAnalysisofOutpatientPrescriptions

TANGZheng-jun,LIUJian-ming(Changshu,JiangsuProvince,RenYanghospitals,215539)

【Abstract】Objective:It’simportanttoprobethesatusoftheutilizationofprescriptiondrugsinoutpatientinourhospitalinordertopromotetherationaluseofmedicinesandensurethesecurityofmedicaltreatment.Methods:TheoutpatientprescriptionsofourhospitalfromJanuary2011toDecember2011wereretrospectivelyreviewedonebyoneandanalyzedstatisticallyaccordingtothePrescriptionManagementMethod..Results:Atotalof6000prescriptionswerereviewedincluding121unqualifiedand4357qualified.Theoutpatientprescriptionswerewellwrittenwiththepassrateof97.70%.Disqualificationprescriptionsweremainlymanifestedasthenon-standardwritingandirrationaluseofdrugs.Conclusion:It’snecessarytoimprovethedoctors’abilityofwritingtheprescriptionsandrationallyusingofdrugsandtoimprovethepharmacists’abilityofauditingtheprescriptions,inordertoensuretherationaluseofdrugs.

【Keywords】PrescriptionscommentAnalysisRationaluseofdrug

卫生部于2007年5月1日实施的《处方管理办法》[1](以下简称《办法》)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处方点评制度。2010年2月10日,卫生部又发布了《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2],进一步规范医院处方点评工作。为此我院对门诊处方开展了点评工作,现将我院2011年1月-12月门诊处方评价结果点评如下。

1资料与方法

随机抽取2011年1月-2011年12月份(每月不少于100张)门诊处方共4478张,从中分出合格和不合格2类处方,并对不合格处方中的存在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处方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3](2010年版)、《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中国国家处方集》[4]、《新编药物学》[5](第16版)和药物说明书等有关规范处方及合理用药的规定,对处方进行评价。点评内容包括处方的格式,书写的规范,用药合理性等。

2结果

2.1处方基本情况

点评处方共计4478张,合格处方4357张,占97.30%;不合格处方121张,占2.70%。

2.2不合格处方情况

门诊不合格处方情况见表1,主要问题为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35张),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36张)。

表1不合格处方统计及构比

Tab1Statisticsonirrationalprescriptions

不合格处方类型处方数(张)占不合格处方比例(%)占抽样处方总数比例(%)

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3528.930.78

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75.80.16

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97.430.2

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43.310.09

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3629.750.80

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97.440.20

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3528.930.78

缺少下斜线32.480.07

用法、用量不适宜的1814.880.40

合计121100.002.70

3不合格处方分析

3.1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

处方如果随意涂改而没有签名和日期就难以保证处方的真实性和时效性,甚至可能发生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3.2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

《办法》规定:药品名称应当使用规范的中文名称书写。医生不得自行编制,使用“习惯名”。如碳酸钙D3片写成钙尔奇D片,复方利血平氨苯喋啶片写成北京0号片等。

3.3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

《办法》规定:除特殊情况外,应当注明临床诊断。临床用药的依据是临床诊断,医生为患者开具多种药品,应注明每种药品的临床诊断,不能只写一种,如诊断为胃炎的患者处方开具多潘立酮片和氨氯地平片,从处方中的临床诊断中未体现是高血压患者。若缺该项药师审方时就无法判断用药的合理性。

3.4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

《办法》规定:处方医师的签名式样和专用签章应当与院内药学部门留样备查的式样相一致,不得任意改动,否则应当重新登记留样备案。部分处方医生的签字与在药学部门留样备查的式样不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实习医生代签名,故建议医生一定要亲笔签字,已保证处方的法律效力。

3.5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

在处方中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会使药师无法正确判断处方的适宜性。又如开具的药品未根据相应的剂型写上“粒”“片”等单位,不应空缺或用“#”代替。

3.6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

由于药品包装限制,医生常开方阿桔片20片:1日3次,1次2片,但是《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为门(急)诊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普通片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该处方量已超出规定用量。此外麻醉专用处方前记项目较多,其中代办人、身份证号等项目有不填写现象。

3.7缺少下斜线

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划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有少数医生对此项内容仍有疏忽现象。

3.8用法、用量不适宜的

(1)多次给药。缓释或控释片半衰期较长,一日只需一次给药,而处方却显示多次给药,很可能是医生对药物的代谢不了接而忽视剂型导致。如:非洛地平缓释片,5mg×10片/盒,1次2.5mg,1日2次,非洛地平缓释片半衰期为25h,每日早晨服用5mg,1日1次即可。(2)剂量过大。艾司唑仑片用于镇静催眠宜睡前服用,部分处方用法为1日3次给药,疑为门诊为患者开具超7天量的第二类精神药品。药物超剂量使用不但会触发或加重药物的不良反应,同时也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药费开支,并且药物若是达到中毒剂量后果不堪设想。

4讨论

通过对我院门诊处方的分析,认为我院门诊处方书写质量和合理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对此建议采取以下对策。

(1)加强临床医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强化理论知识

加强医师对法律法规、药物基本知识及药学信息的学习培训,进一步强调处方质量的重要性,提高医师的处方质量意识和业务水平。[8]同时加强新医师的岗前培训,使每名医师上岗前能够熟悉国家制定的处方制度。

(2)加强药师培训,提高指导合理用药的水平

加强药师的业务学习和职业修养,使药学服务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杜绝处方审核的表面化。药师应及时与临床医师沟通,提供新药资讯,做好临床药学服务。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药剂人员在处方调配中的监督作用,把好处方的质量关口,及时纠正,提高临床的合理用药率。

(3)加强对处方的管理,保证处方质量

处方点评制度是一个对医院、医师、药师和患者都有利的制度[9],只有加强处方质量的管理,定期检查和监督;通过再教育提高医师和药师的职业修养及业务素质,强化医生书写质量的意识和药师对处方的监督作用;不断分析、纠正处方中出现的不合理现象,才能提高处方质量,从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S].卫医发[2007]53号,2007.

[2]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Z].卫医发[2010]28号.

[3]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2010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

[4]中国国家处方集编委会.中国国家处方集[M].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

[5]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第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99.

[6]栾家杰,吕丽丽,汪平君.定量评价新的《处方管理办法》对门诊处方质量的影响[J].中国药事,2008,22(4):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