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创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5-15
/ 2

论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创建

张丽

张丽

〔摘要〕想要提高数学教学水平,老师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本文首先总结了我国数学教学优质课堂的定义,然后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帮助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希望能够帮助我国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创建。

〔关键词〕小学数学优质课堂

小学数学是数学教育体系的初级阶段,其对于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以及基本逻辑思维能力锻炼是其他学科所无法达到的效果。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数学教育,如何实现其优质课堂的建设,以确保对学生的有效教育,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师所探究的教学问题。

1优质课堂的定义

优质课堂是指老师和学生花费最少的时间,学习到最多的数学知识。优质课堂的创建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老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在教学方式上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小学生对教材中的定义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老师要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对学生进行定义的深入解读。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的水平,老师可以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只有做到上面提出的内容,优质课堂的创建才能顺利进行。

2小学数学存在的问题

2.1教学方式枯燥。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果老师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老师教学方式在课堂上一直不变就会降低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很多数学老师都是按照课本上的流程进行教学,在课程刚开始的时候先对知识点进行讲解,讲解完成之后布置习题对知识点进行巩固,然后在布置课堂作用进行练习。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是针对整体教学的,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被动的跟着老师进行学习,会加大学习的难度。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长期下去容易使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导致学生成绩越来越不好。

2.2教材解读机械。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数学定理是不可缺少的内容。但是在以往的教学中,老师只重视学生是否记住了数学定理,而不是让学生真正了解数学定理,对数学定理的出现也没有做出合理的解释,老师对教材的机械解读不利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

2.3师生沟通不畅。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往往处于主动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老师在授课的时候,学生主动发言的机会很少。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老师和学生的心灵距离有一定的差距,老师无法和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师生沟通不畅容易导致老师无法理解学生真正的学习状态,无法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对课堂内容做出调整,长期下去不利于优质课堂的创建。

2.4课后作业太多。在小学的数学课堂上,每节课都有新的数学内容。老师为了巩固教学就会布置课后作业。但是有的数学老师为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课下往往会布置很多作业来对课上所学的内容进行复习。老师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布置课后作业,因为作业太多容易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厌倦的情绪,因此在进行课后作业时,教师要做到合理规划,适当布置。

3帮助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

3.1改变教学方式。想要提高教学效果,老师就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很多弊端,不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老师可以向学生们提问。比如有下面这个问题,“一片牧草可以供10只羊吃20天,可以供15只羊吃10天,求25只羊可以吃多少天?”老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从羊吃草这个问题上入手。老师先向同学们提问有没有见过羊?羊喜欢吃什么?通过这一系列提问把学生引领到问题上。为了方便学生对羊吃草的理解,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们播放羊吃草的片段,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对羊吃草的理解,防止学生不理解羊吃草内容而对问题产生恐惧现象的发生。

3.2加强教材解读。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在课堂上不重视对数学定理的解读,机械化的解读方式不利于学生对数学定理的深入了解。想要提高教学效率,构建优质课堂。老师就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学习数学定理之前,老师可以引领学生对数学定理进行深入的了解。比如在学习“计算机圆柱体积”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先引领学生了解圆柱面积的构成,然后再对面积计算公式进行讲解。当学生了解公式之后,做数学题就不用死记硬背来的公式来解决问题,而是根据不同的题目进行不同的解答。老师想要加强教材的解读,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老师要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对教材进行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帮助学生了解教材的定理,为优质课堂的创建提供基础。

3.3加强合作学习。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的开展,对优质课堂的创建起到了不利的影响。想要创建优质课堂就要求老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了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在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中,学生对这一部分的学习往往比较畏惧。为了使学生们放松的进行解答,老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学习。在每一个小组中,老师都会选择一个组长。组长负责对应用题进行讲解,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的应用题,会帮助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以提高整体的学习效果。合作学习可以加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4合理设计作业。老师在布置作业之前,要全面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的设计作业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巩固。老师在布置作业不能布置太多,要留给学生自己学习的时间。只有合理的设计作业才能帮助优质课堂的创建。

综上所述,想要创建优质课堂,老师就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上来。在教学中,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创建非常重要,它关系到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老师要重视优质课堂的创建,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方式和教学思想进行改进,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赵冬臣.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特征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2

2孙光华.小议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创建[J].新课程(小学),2014(03):42

作者单位:新疆塔城托里县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