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护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协同护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

李香菊

(河南省卫辉市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二病区河南卫辉453100)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协同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观察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40例。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参照组患者,协同护理模式运用于研究组,将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后的血糖指标进行对比,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依从性。结果:经过护理,研究组与参照组的血糖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的降低程度更明显,P<0.05。研究组的依从性高于参照组(95.00%>77.50%),P<0.05。结论:给予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协同护理干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高,血糖控制较好,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糖尿病;护理模式;协同护理;常规护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7-0261-02

前言

糖尿病为老年人的常见病,患者的血糖升高,可影响患者的血管、心脏、肾以及神经系统功能的正常运行,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昏迷等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造成严重不良影响[1]。老年糖尿病的病程较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可能会因为疗程较长而降低,不利于患者血糖的控制和稳定。因此,临床除了给予患者治疗外,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稳定和缓解患者的病情[2]。本文分别给予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协同护理、常规护理,并就两组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从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老年患者中选出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并根据治疗时间的先后顺序以及护理模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组,每组40例。研究组平均年龄67.25±2.12岁;女性22例,男性18例;平均病程10.24±2.43年。参照组中,患者的平均病程为10.35±2.17年;平均年龄67.03±2.24岁;男性17例,女性23例。用统计学软件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显示P>0.05,表明两组间的资料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给予研究组协同护理干预,具体内容:(1)护士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了解其需求,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通过视觉教育、触觉教育和听觉教育三种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普及疾病知识、治疗知识、用药知识、注意事项,强化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患者之间相互教育,相互监督;(2)控制患者的饮食,以高蛋白和高纤维类食物取代高脂肪、高糖分食物,将食物对血糖的影响降低;为患者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表,保持适当运动;并叮嘱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3)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缓解其消极情绪,给予鼓励和安抚,提高家属的护理配合度;患者之间相互勉励,交流治疗心得,提高治疗信心以及依从性。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糖指标(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的变化情况;对比两组的治疗依从性,如果患者未遵从医嘱,未按时按量用药,甚至拒绝用药,则判断为不依从;如果患者听从大部分医嘱,能按量用药,但未按时用药,则判为部分依从;如果患者完全听从医嘱,每日自觉按时按量用药,则可视为完全依从[3]。依从性为部分依从率与完全依从率之和。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本研究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糖指标水平比较

实施护理干预前,参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的血糖值差异不大,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血糖均得到不同程度的降低,而研究组的降低程度比参照组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

2.2治疗依从性比较

研究组40例患者中,不依从2例,部分依从15例,完全依从为23例,依从性高达95.00%(38/40);参照组18例部分依从,13例完全依从,9例不依从,依从性仅为77.50%(31/40),两组相比,P=0.02,χ2=5.16,有统计学差异。

3.讨论

科学的护理干预可以促进老年糖尿病患者病情的稳定,常规护理因内容较片面且不具有针对性从而无法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本研究给予研究组患者实施的协同护理干预将护士、患者、患者家属相联系,共同促进患者疗效的提高;从健康教育、生活指导、心理疏导等方面对患者进行护理[4]。充分发挥患者间的相互监督和教育作用,同时加强家属的配合力度,患者的治疗积极性和顺应性均得以提高;本研究中参照组的依从性(77.50%)低于研究组(95.00%),P<0.05,由此可见协同护理对患者依从性的提升作用较大。给予患者运动以及饮食指导,从而稳定和控制患者的血糖,避免血糖升高;此次研究中,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血糖均有所下降,但参照组的下降程度不如研究明显,P<0.05,表明协同护理对患者血糖的稳定作用较好。

综上,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协同护理干预不但有利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提高,还有助于保持患者血糖的稳定。

【参考文献】

[1]陈艳,陈慧,高丽娟,甘琳,翁惠卿.协同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3):142-143.

[2]王英杰,裔粉娣.协同护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5):33+37.

[3]阚秀芬.协同护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干预中的应用[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7,5(09):509-511.

[4]张喜乐,李莹.老年糖尿病护理中协同护理模式的实际应用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56):10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