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参与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浅谈参与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颜海娜

浙江省瑞安市塘下镇第三小学颜海娜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素质教育的推进,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入学校,深入到课堂,教育模式也在不断更新,教育部门、社会、家庭都对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有了更高、更细的要求。参与式教学法能够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与教师积极交流,不断强化师生互动,增进感情,帮助学生迅速融入课堂学习中。教师在课程内容讲解过程中要有效拓展知识范围,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为以后高难度的语文知识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小学语文意义策略

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具有比较明显的基础性和阶段性,语文是小学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这一时期学生对语文教学的参与度往往影响着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热情。要实现教学目标和要求,从长远来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态度,小学语文教师就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本文就参与式教学法的内涵和实施策略进行讨论,旨在对参与式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说明。

一、参与式教学法的内涵与特征:

参与式教学的定义是“全体师生共同建立民主、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参与和发展机会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法”。简单来说,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教学是一件需要学生参与进来的事情,而并非我们长时间理解的那样,教学是老师一个人的事情,相反的,学生才是教学中的主角,并且每个学生都应当参与其中。参与式教学法并不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或者教学理念,它其实是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而提出的一种系统的对教学方法进行综合的教学模式。

2.参与式教学法的特征。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参与式教学法有着自己显著的特征,这些特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理念,而是以学生为中心,组织课堂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第二,注重课堂讨论和师生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到讨论当中,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的互动水平和参与程度。第三,课堂活动的组织形式多样化。具体表现为小组学习、课堂讨论、研究成果展

二、实施参与式教学法的策略

1.师生关系进行再思考,致力于构建轻松的课堂氛围

参与式教学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这就需要给学生一个相对自由和宽松的氛围,这是鼓励学生参与课堂的一个重要因素。素质教育是当代教学的方向和诉求,因此,在素质教育之下,小学语文老师必须对传统的师生关系进行再思考,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调整,构建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这是参与式教学得以实现的前提和首要条件。

比如,一年级课本中的课文其实都是一些简单的基础内容,但是对于一年级的孩子而言却是一个全新的开始。老师在进行课程教授时,如果完全抱着规范行为习惯和课堂纪律的目标和心态进行,那么,一年级的语文学习很难为后面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认知基础。就像一年级上册课本中“口、耳、目”这一课,老师不妨让学生相互观察这几个字,一起讨论是否和身上的口、耳、目相似。这样的办法虽然简单,但相对于静静地坐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解,学生的积极性会得到提高。用小学一年级的课堂作为例子来说明师生关系和课堂氛围的构建,都是为了更好地说明两者的基础作用。

2.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分阶段进行教学具体调整

教学本身就包括方方面面的内容,向着塑造全面、健全的人而努力。语文本身囊括了各种各样关于世界各个方面的内容,很显然,教学形式的单一化很难实现语文教学的高质量、高效率。对于课堂形式的转变,已经有老师讨论并在教学中进行具体实践了,但是这里还需要注意的是,针对不同阶段的教学需要对具体的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随着年级的增高要求也是不一样的,而且学生的整体发展要求也不一样。

比如,用一年级和五年级的语文教学进行说明。一年级入门有古诗《一去二三里》,五年级有《秋思》,两节课的上课形式都可以根据老师的具体上课情况进行,比如带着学生朗读,播放视频、音频等等,这些是完全适用的。但是在这些课堂授课的不同形式中,对于不同年级的孩子,要求他们参与进来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因此,老师要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做出相应的调整。

3.实现生活资源教学化,树立因地制宜的教学理念

知识和创造都来源于生活,语文教学本身更是朝着人文关怀这个目标迈进,而语文教学中的作品也在明显或不明显地表达着生活中的某种形态和表征,这都是生活赋予作品的魅力与生命力。学习本身不能离开生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注重教学中对生活资源的运用,尤其是周边现有的生活资源。这样可以在现实的基础上,消除学生课堂和生活的距离感,同时拉近课堂上与老师、书本的距离,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奠定他们对生活和学习联系的认识。

比如在一年级课本上有“四季”这个内容,老师不妨让学生看看校园里面的景色,让学生自己感受它们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季节。再如,六年级课本上有季羡林的《怀念母亲》这一课,这篇课文笔触细腻而深情,对于母亲离开的伤痛都在作者的笔下被一点点勾勒出来。

综上所述,参与式教学是值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广泛运用的方法,对语文教学有着积极影响。但如何有效地运用,除了本文提到的一些方面,还有许多的策略有待探究。

参考文献:

[1]许凯;浅议参与式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J];教育界;2011(25)

[2]凌霞;刍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