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整治工程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对策闫宝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河道整治工程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对策闫宝苇

闫宝苇

平凉市水利水电工程局甘肃平凉744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年提高,对于居住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近些年来,部分地区频频发生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这些自然灾害与河道的整治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当下必须加强对河道管理和开发,发挥河道应有的社会功能以及经济功能。

关键词:河道整治;生态环境;影响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重视生存环境的发展状况。河道治理工程的生态化发展,是生态环境发展的趋势之一。由于河道环境影响到河流的持续利用,因此,建设好生态河道有利于我国河道的发展,营造一道靓丽的生活景观。

1河流生态环境系统的基本内涵

河流生态环境系统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主要是由生活在河流中生物群落和水环境共同构成,包括生物环境、非生物环境这两个部分。其中生物环境主要包括气候、能源、基质、物质代谢原料等;非生物环境主要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态河道应当是遵循河流形态的多样性、生境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的规律。

自古以来,人们都是则水而居,之后河流沿线周围的建筑群开始快速的发展,在此过程中会对出现废水、污水不经处理的,未达到排放标准的,被排放到河流中,造成了河道的严重污染,对河流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河道整治工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控导泥沙和水流,但也会影响河道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对河床的演变也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出现了一系列的阻碍,比如说河道能量和水体物质之间的交换,对于河道的生态环境系统建设发展起到了破坏的作用。

2河道形态整治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

2.1河道治理对河流横断面形态的影响

一般而言,河道治理工程主要从下列方面对河道形态产生影响:首先,固化边岸、渠化河流,对河流基本的演变趋势造成一定影响;其次,借助该工程控导河流,会影响到上下游的河势变动;此外,河道整治工程简单的几何化断面设计,严重限制了冲击河流的横断面的调整。

2.2生境异质性弱化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在河道的整治过程中,河流纵坡逐渐变缓、回流较为复杂、一些河岸出现硬化现象,护滩工程令洪水漫滩效应下降,探槽水沙交换不便。根据相关研究可知,河流整治工程令河流生境多样性的减少,从而对整个河流生态环境受到影响。比如说,护滩工程的建设令水生植物生长区域不断缩减,土地中微生物的种类不断下降,边坡硬化现象令鱼类的进食、产卵环境更为恶劣。

2.3对水体以及河流自净能力的不良影响

一般情况下,水体会拥有一定程度的自净能力,“河流通过扩散、沉淀、稀释、微生物与水生植物等生物吸收与分解等作用,通过氧化反应,将有机污染物转化成无机物的过程。”在这个自净的过程中,之所以能够降低污染物质,是因为微生物和水生植物的分解以及吸收作用,而在开展河道整治工作的时候,通常会对河流水生植物生长的河流滨岸地带造成破坏,从而使得水生植物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降低了河流水体沿岸生物的数量和多样性,从而河流的自净能力也得到了降低。

3生态河道建设的实践发展

3.1围绕生态河道建设的基本要求,开展河道建设

围绕生态河道建设的基本要求,开展河道建设,确保河道水底清淤、水中障碍以及水面清洁工作可以顺利开展。在河道综合整治工作中,应明确的划定河道管理的范围,在保证河道工程整体发展的前提下,合理制定河道工程中动植物保护的措施,尽量为河道附近的动植物提供适合的生存环境,保护河道的生态系统功能,促进生态河道的建设。

3.2建设环境友好型河道整治工程

基于生态和谐新理念进行河道整治,可以兼顾河道治理与维护生态环境。例如某北方河流毗邻城市河段原有河道整治工程为单纯防洪堤,控导工程体系不完善、标准低,河槽淤积萎缩,河滩成了到处是污水、垃圾的沙荒地,生态环境恶劣。调查数据表明,该区域生态系统再恢复能力比较差,生态弹性度指数仅为39.06。近年来,采用防洪整治与生态环境治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堤防治理工程建设,修建防御50年一遇洪水的高标准堤防,按设计洪水流量进行堤防布置、建设与整治,险工段采用丁坝、块石护坡及铅丝石笼护堤,一般堤段采用透水生态型护坡,迎水坡种草为主,背水坡种植灌木为主,美化了城市滨河环境,为改造滩区沙荒地,建立了大型湿地保护区,分区种植林草,改善滩区环境,还沿主槽修建不妨碍行洪的绿道,为河流综合整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3.3大力运用生态型河道治理工程材料

在河道整治过程当中,原有的工程材料常常是危害河流生态环境的最根本因素,所选取的混凝土、浆砌石块等材质导致了严重的河道渠化,并且妨碍了水土交换,进一步造成了河流自净化能力的下降,最终引起了生态失衡。此外,在河道整治工程中选取的刚性、半刚性结构由于无法满足地基的非均匀沉降、整体性缺失等特性,从而引发了结构紊乱、工程事故频发。在此前提下,我们应当选取生态型河道整治工程材料,比如目前我市推广应用的宾格网生态护坡,对河流和周围生态系统的恢复及维持将会获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3.4生态河道护岸

城市的河道为了扩张居住环境,部分河道被填补作为居住用地,许多河岸现在面临着的是坍塌的危险,因为岸边的保护力度不够,所以在河道上面修筑护岸是比较保险的做法,这不仅可以在保护河道上发挥作用,同时也可以防止人为的危险。

河道的形成必须要有许多保护的工程想辅佐,传统的做法是利用钢筋水泥来保护河岸,可以给河岸一个硬性的保护,这些保护使得河岸虽然看起来是无坚不摧,但是其实内部千疮百孔,因为这种结构其实破坏了生态的平衡,使得河道不能完完全全的使用,河道的另外一些生态功能被忽略。

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做法,早在20世纪末,许多发达国家就已经提出了“自然护岸”“亲水”等生态环保的做法,许多国家重要的母亲河都与生态环境保护密不可分,有些国家是利用了可以活动的保护方法,这不仅在清理上面减少了工作量,也保证了人们亲近水的目的。有些国家是利用二次保护,采用最新的可降解生物环保材料来形成植被保护河道,他们的护岸都离不开生态两个字。我国在发现和改善这一问题的研究来说相对比较晚,但是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我国现在常用的保护方法有:种植草木护岸,整治河道环境,土壤生物护岸,生态合成材料护岸等等。

3.5做好宣传工作,实现全民参与建设

河道的整治与周边的居民有着切身的利益关系,因此必须秉持人文主义精神,充分的尊重民意,听取民众的意见。要利用各种媒介进行大力的宣传河道整治和生态河道建设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从自身做起,共同参与到河道整治建设的工作中来,提高广大人民的水体保护意识。成立监督工作小组,制定较为完善的奖惩政策,加强对河道整治和保洁工作的监督,为保护河道生态系统做出自己的努力。宣传也可借助新媒体的形式,如微信公众号、小视频、微博等渠道进行多样化的传播和推广,使民众更易接受和理解。

结束语

综上所述,河道整治工程会对环境造成一些不利的影响,但是通常这些影响都是暂时的、局部的,可以依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甚至是消除对于环境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因此,在实际的河道治理工作中,要结合河道治理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积极探究解决的方法、措施,以便可以打造全新的生态河道。

参考文献

[1]唐正亚.河道整治工程对河流生态环境影响研究[J].农村科学实验.2018(08)

[2]王珺翼,朱雪峰.河道整治工程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对策[J].山东工业技术.2017(11)

[3]尚小宴,罗兆杰.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河道整治工程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