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电安全管理浅谈裴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农电安全管理浅谈裴炳

裴炳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永纪供电服务有限公司浙江宁波315500)

摘要:近年来,社会经济得到了不断的发展,电力系统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与提高,农电的安全也得到了规范,并保持了良好发展局面。但是随着人们对电力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农电安全管理跟不上人们对电力需求量的步伐,暴露出了诸多的问题。当前,加强农电安全管理,保障农电人身、电网、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农电安全;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1加强农村电力网络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的繁荣使得我国城乡居民在生活条件上发生了极大的飞跃,电力安全管理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作为国家电力网络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电力网络因为多方面的原因,其安全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本文将重点探讨我国农村电力安全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在农村地区,一方面,我国农村经济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随着国家家电下乡等各项惠农政策的推进落实,广大的农村地区已经广泛普及使用各类生活和家用电器,农村建设活动也日益增多,动力用电和生活用电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农村供电配电网网络中各类设备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陈旧老化现象,相关的接线常年难以进行更换,线路将破坏严重,在其运行的过程中也难以实现高水平的维护和保养,电能的损耗较高,用电负荷的日益增长与配电网陈旧老化的矛盾已经严重的影响到农村的日常生产与生活,加之供电线路比较长,高耗能的配电变压器也比较多,电压严重不足,农村电力知识普及不够等原因,农村电力安全管理形势较为严峻,是我们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必须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

2农电安全管理的现状

2.1农村电网设施基础薄弱

目前农网改造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因为资金供应不到位,供配电技术相对偏低,以致基础设施和安全管理不到位,另外还有一部分遗留问题未及时整改,部分10KV及以下线路没有得到彻底改造,导线过细、金具锈蚀严重、档距较大、电杆受损等问题比较普遍。加之农网改造已过去十几年的时间,设备和线路型号老旧,与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形成矛盾,低电压台区、重载线路逐年增多,农村电力设施仍然存在着较多薄弱环节和安全隐患。

2.2农村电工素质偏低

农网电力作业人员多半是推行网改前乡镇供电所转入的半工半农性质的员工。这部分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作业范围仅限于低压线路简单的工作。由于半工半农,电力作业事务琐碎,这部分人员几乎没有时间进行专业学习和深造,加之农网安全管理缺少一套严格的约束机制,使得电工普遍缺乏安全管理素质,而且农电工的年龄也日趋偏大,大部分农电工对新规定、新知识的学习欲望不强,专业水平良莠不齐,加之工作岗位不定,人员频繁调动,管理松懈,新进员工安全管理意识淡薄,短期内还不能从事和不会登杆作业,农网安全运行问题确实令人担忧。

2.3农村居民用电安全意识淡薄

近年来,供电企业虽然加大了安全用电知识的宣传力度,但农村用户对安全用电知识了解不足,安全意识仍很淡薄。主要表现在:用户舍不得投入,使用不合格的电气和材料,私拉乱接现象严重;临时用电极不规范,部分用电设备安全系数不符合要求,漏电伤人时有发生,以致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大部分农户考虑经济利益种植的是速生杨,导致高、低压线路下树木较多,生长过快,许多树枝距高、低压线路近,有的树枝已把供电线路包围,若遇刮风下雨,高低压线路很容易发生接地甚至短路;再就是线下建房、“三线”搭挂、交叉跨越、外力破坏等严重威胁着线路的安全运行。

3.加强农电安全管理的可行对策

3.1加强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

要想让一线的工作人员掌握好工作的界限与标尺,明白工作的底线,就要做好标准与制度的培训学习工作,尤其是要做好《安全生产典型违章100条》等刚性的规程与规章的学习工作[5]。不少农电一线工作人员的基本业务技能也有待提高,因此就需要根据“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基本培训原则,对各种基本业务技能的分析与执行要点等都要通过一番理论性的学习并结合实际操作,对员工的学习培训不断的加强。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与学习培训,这样可以有效的增强人员的安全意识与责任意识,从整体上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3.2加强管理农网改造的施工安全

施工改造农网之前,参与施工的单位不得擅自开工,必须等待供电局安监部资质的审查,并得到审查通过。此外,施工单位还要按照工程任务的时限、内容等编写出一套完整的施工形象进度,并上报给县局网,经县局网改办审批[6]。

施工改造农网的过程中,在工作现场必须要有县局的安监人员与工程的管理人员对工作进行检查与监督。县局安监人员与工程管理人员必须对施工单位编制的工作牌、两交底等都必须检查并记录下来,对施工过程中的交通运输、高空作业等关键环节都必须做好安全监督工作。如果县局安监人员与工程管理人员发现施工单位出现了违章行为,必须立即制止并终止其工作。

施工改造农网之后,县局的安监人员与工程的负责人要对工程中的安全隐患进行检查,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任何问题都要及时的提醒施工单位给予消缺。

3.3建立健全农电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

首先要充分利用并运用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一个以政府为主导,企业的主体与相关部门以及用电客户之间通过协作共管的方式结合起来的长效机制。对农村电网的资金投入给予适当的增加,注重电力设施在安全硬件实力方面的提升,增强其抗风雪等恶劣自然天气的能力,提高其抗改建、检修、变更等风险能力。其次,供电企业要发展,就得依靠各级政府与群众以及现行的政策与法律法规。当发现盗窃破坏电力设施设备等违法犯罪行为者,必须给予严厉的打击,有效的保障电力网络的畅通。

3.4加强农电用户的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要实现农电的安全管理,仅凭农电的工作人员是不行的,还要依靠每一位农电的用户。因此,农电工作人员必须加强农电用户的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对农村居民用户在室内安装的电气线路与设备以及维修工作等都要进行耐心的解说,提供出优质的供电服务。农电的工作人员,可以有针对性的根据农电用户的特点与农村文化特征,召开优秀村干部、优秀党员与优秀个人的代表会议,以个别带动集体,提高农电用户的安全用电意识。还可以通过宣传标语的粘贴与安全用电的电视宣传片等宣传教育的形式,从整体上提高农民保护电力设施的意识与安全用电的法律意识。这样可以使农电用户有效保护自己与他人的人身与财产安全,从而有效的降低触电伤亡的事故率,真正做到人人懂安全,人人盼安全,处处防事故,实时保平安。

4结语

安全管理永无止境,农电安全管理在于实现防患于未然。首先各级人员要认真执行规章制度,确保各项管理工作到位、保持设备运行良好。其次更要加强规章制度的执行力,保证操作正确。再次要加强学习型班组建设和日常教育培训,提高人员责任心和业务素质,切实做到消灭违章、消灭缺陷。另外,加之各种预防事故的预案及措施的制定和实施。这样,就能从根本上实现安全管理的可控、在控、能控,营造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局面。

参考文献:

[1]王贤建.农电安全生产管理面临的问题和应对措施[J]农村电工2012(6):1-2.

[2]郭青林李煜刘相成.农电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陕西电力2011(4):53-56.

[3]陈意群.农电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9):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