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介入手术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3-13
/ 2

心脏病介入手术的护理体会

杨慕峰

杨慕峰(湖南省长沙市一医院心内科湖南长沙410005)

【关键词】心脏病介入手术护理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3-0346-01

【Keywords】heartdiseaseinterventionaloperationnursingpsychologicalnursing

介入放射学是一门融合了医学影像学和临床治疗学,集诊断与治疗于一体的新兴学科。介入手术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将特制的导管、导丝等精密器械引入人体,对体内病态组织进行诊断和局部治疗的微创性技术。由于身体各系统与器官都可以应用该技术进行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因此,介入手术往往是一个多学科合作、涉及多环节、需要多科人员参与的复杂过程。随着医学发展速度的加快,临床诊疗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介人性心脏病学,这一新学科的开展,给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自开展介人性心脏病的、治疗和诊断工作,未发生手术意外及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手术成功率100%。

1临床资料

92例介人手术中,男63例、女29例,年龄42-78岁,平均60士18岁。其中:射频消融组男6例、女4例;起搏器组男48例、女22例;二尖瓣球囊扩张成形术组男1例、女2例;冠状动脉造影组男10例、女2例。病人均住院治疗,并通过相关检查:如平板运动试验、心电图、动态心电图、食管电生理检查等均符合手术指征。

2护理

2.1护理人员帮助病人转换角色、熟悉住院环境。护士通过热情、耐心、周到的护理,使病人尽快实现由社会角色到病人角色的转换。建立起良好护患关系,获取病人的最大信任,为以后各阶段护理打下良好基础。

2.2术前护理

2.2.1介绍介入手术仪器的安全可靠性,必要的手术知识信息,并利用病人求治的愿望和潜力,指导建立起合理的认知态度、确立适当预期。护士应根据介人性治疗或诊断的不同目的,准备相应的物品、药品和相应使用的全部器械。平时作好对导管器材的登记、记录、补充和保养工作,以便在术中急用时做到随时取用,对重复使用的某些器材,术前一定要认真检查其性能,并做好消毒工作,严防交叉感染。

2.2.2病人准备

2.2.2.1心理护理术前一定要向患者说明手术名称,做此手术的必要性及目的,介绍介人性手术是一种微创的新技术,不需开胸,创伤小,安全性好。简要介绍手术方法,介绍成功病例或请成功者现身说法,以消除恐惧、紧张心理,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及勇气。

2.2.2.2身体准备主要包括术前饮食指导,在饮食上要尽可能缩短术前禁食时间,以保持体力和维持正常的机体代谢,防止和减少并发症。手术的前一晚可给情绪紧张患者适当应用安定,使其充分休息,术前嘱患者小便排空膀胧。对于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术前还要训练患者平卧位时作猛烈咳嗽动作,以便术中需要时作咳嗽动作,促进造影剂迅速从冠状动脉排出,尤其是老年患者,更应作详细指导并协助训练。

2.2.2.3皮肤准备24h内作青霉素皮试、利多卡因皮试、碘过敏试验、双侧腹股沟备皮,术前嘱或帮助病人洗净穿刺部位的皮肤。

2.3术中护理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确保术中用药及抢救时静脉畅通。

2.3.1做好心电监护,监护仪放置于医师操作时易于观察的位置。准备好吸痰器、除颤器、氧气、临时心脏起搏器及各种抢救药品(如多巴胺、阿托品、地塞米松、利多卡因等),对于高危病人,抢救药品可抽吸在针管内,以便于在抢救病人中,做到“争分夺秒”快速地进行抢救。护士协助医生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监测面色、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随时询问病人自我感觉,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2.3.2术中心理护理护士给病人安排舒适的手术体位,于手术准备阶段带病人做深呼吸放松治疗,使病人心情放松、呼吸平稳、心跳规则、肌肉、关节、韧带彻底放松,有利于股动脉穿刺。使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在手术室做进一步的安慰、鼓励,解释以增强病人自信心,提高耐受力,使他们积极配合手术。对于依赖性病人,积极给予暗示性言语。

2.4术后

2.4.1生命体征监测术后立即将病人送监护室进行持续心电监护,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心电图情况。

2.4.2加强心理护理

手术完后,病人往往因手术成功会产生松懈心理,因此,重视常规护理同时需加强心理护理。向病人强调术后严格卧床24h、穿刺患肢制动6~8h并保持伸直的必要性,告知患者术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疼痛、发热等反应,使他们有心理准备。经常巡视病房,及时疏导病人的不良情绪;争取家属的积极配合,尽量避免病人激动、烦躁,增强其康复信心

3出院后康复教育

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交待复查时间、体力活动情况、指导他们合理饮食,帮助病人将心理控制感倾向内控,以增加正性情感水平。使他们认识到社会因素对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影响,使他们能主动接受并运用宣泄、放松、换位思考等心理调节方法,应对不良刺激,维护心理健康,巩固治疗效果。

4对护士要求

加强护理人员对医学心理学、康复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并针对介入手术病人中老年人占大多数,冠心病(占51.97%)、癌症(占41.92%)患者较多的情况,注重学习中老年心理卫生、心理保健知识,明了冠心病与A型行为特征的关系,癌症与不善发泄、长期孤独和忧郁性格的关系,使心理护理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定期请心理学专家讲课,熟练掌握心理治疗方法和技术。

参考文献

[1]杨红梅.介入手术病人全程心理护理的探讨.护士进修杂志,2002年5月第17卷第五期

[2]肖书萍,王桂兰.介入治疗与护理[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12期.

[3]王蓓,刘雪菁,靳勇.介入手术中护理流程的改进及效果分析.护士进修杂志,2010年11月第25卷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