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唑联合维生素K1治疗秋季腹泻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病毒唑联合维生素K1治疗秋季腹泻的疗效观察

赵先

赵先(贵州省毕节市人民医院儿科551700)

【摘要】探讨病毒唑联合维生素K1静滴治疗秋季腹泻的疗效观察,将秋季腹泻患儿114例分为两组,一组常规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双歧杆菌蒙脱石散口服微生态疗法及收敛保护肠粘膜治疗;另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病毒唑10~15mg/kg.d、维生素K110mg/kg.d,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5%,对照组为77.2%。结论:经过临床观察认为病毒唑、维生素K1联合治疗秋季腹泻疗效短、经济实惠,值得临床推广。

【中图分类号】R7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5-0152-02

秋季腹泻是婴幼儿的常见病,主要病原为轮状病毒,经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而致病。潜伏期1—3天,多发于6—24个月婴幼儿,>4岁者少见。起病急,可伴发热,病初急有呕吐,常先于腹泻,大便次数多,量多,水份多,呈典型的黄色水样便或蛋花水样便,常并发脱水和酸中毒,大便镜检偶有少量的白细胞。主要治疗原则:合理使用液体疗法,选用微生态制剂和肠粘膜保护剂。自2009年我院加用病毒唑联合维生素K1静滴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儿科20095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秋季腹泻患儿有114例。年龄6—24月,大便性状为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偶有有少许粘液。所有病例均急性起病,病程在半天-2天,治疗组57例,6—12月40例,12—24月17例,男性29例,女性28例。对照组57例,<1岁38例,12—24月19例,男性30例,女性27例。所有患儿均有脱水症状,其中轻度脱水30例,中度脱水76例,重度脱水5例。114例均做大便常规镜检可见脂肪球,偶有白细胞1—3个。两组患儿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和接受治疗距发病的时间等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两组均按腹泻治疗原则进行饮食调整,并根据脱水的性质和程度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对症处理均相同。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病毒唑10-15mg/kg+维生素K110mg静滴,每天1次,连续3天。

1.3疗效判断标准参照1998年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关于腹泻病的治疗疗效判断标准,显效:治疗72小时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有效:治疗72小时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治疗72小时内粪便性状及次数,全身症状均无好转、甚至恶化。以显效+有效作为总有效率。

2.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57例中显效27例、有效17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7.2%。治疗组57例中显效49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2.2住院时间比较对照组住院时间为(4.58±1.29),治疗组(3.69±1.3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婴儿秋冬季腹泻发病率高,易引起暴发流行,是危害婴幼儿健康的常见病,其主要病原体是轮状病毒。病毒侵入肠道后,在小肠绒毛顶端的柱状上皮细胞复制,使细胞发生空泡变性、坏死,其绒毛肿胀、不规则和变短;受累的肠粘膜上皮细胞脱落,遗瘤不规则的裸露病变;固有层可见淋巴细胞浸润。因此,小肠粘膜回收水分和电解质的能力受损而腹泻。以往我们多加用抗菌药物治疗,疗效并不佳,有时反可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引起霉菌感染。

病毒唑对DNA及RNA病毒均有抑制作用,其药用机理主要是通过抑制肌酸5′-磷酸脱氢酶,阻断肌苷酸变为鸟苷酸,使鸟嘌呤三磷酸化受阻,从而干扰病毒蛋白转录,阻止病毒复制。本文治疗组应用病毒唑治疗后,在退热、止泻、止吐等方面所需时间,都较对照组短,经统计学处理,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因此,我们认为病毒唑不失为治疗病毒性腹泻的有效药物。

维生素K1有改变肠道菌群,促进细胞正常再生,保护肠绒毛上皮细胞免遭病毒入侵,对抗乙酰胆碱,组织胺和肾上腺素对胃肠平滑肌的兴奋作用。解除肠道平滑肌痉挛,减少肠蠕动抑制肠液分泌,增加水份重吸收和营养物质吸收,有止泻、解痉及止痛作用。并能扩张肠道粘膜内小血管,改善肠微循环,血流通畅,使药物如抗生素及吞噬细胞易于渗入而发挥杀菌效能,有利于炎症吸收。

我们研究显示病毒唑联合维生素K1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有协同作用,经济实惠,治疗效果好,在各级医院都可以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玉,杨进.维生素K1的抑菌作用及临床应用[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4;(6):365

[2]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