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如何实现从兴趣向自主合作的跨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英语课如何实现从兴趣向自主合作的跨越

瞿雯

瞿雯浙江温州市乐成镇第四中学

现在一些英语课中常常出现这种现象:老师在讲台前激情四射地上课,而学生在下面被动地应付着,老师问一句,他们答一句,对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总是等着老师来“喂知识”,被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一些英语课常常变成只有几个学生在配合着老师的课堂,而大多学生不知道如何去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让学生走向自主学习。笔者认为在英语学习中,学生的兴趣激发和自主学习需要教师经常地启发、点拨和引导。英语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英语课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差异、身心发展的特点及英语教学的特性,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从兴趣走向自主的跨越呢?笔者在多年的教学探索中总结了以下几条途径。

一、激发兴趣,为自主学习奠定基础

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自主学习是学生的重要品质,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也关系到人的可持续发展。现在的社会正逐步向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转变,只有具备一定自主学习能力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往往来自于兴趣与求知欲望中的情景。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不妨尝试以下几点。

1.激发学生兴趣,引发自主学习的内部需要

学生刚进入初中,因年龄、知识水平的限制,在学习上有一定的困难。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的引导尤为重要。所以教师在引导策略上应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一步步地让学生去发现、去认识。从激发兴趣开始,指点门径,使他们少走弯路;从方法入手,使他们具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在英语学习中,笔者秉承着这样一个理念:“让我的每一位学生喜欢上英语课,让我的每一节英语课充满趣味,针对初中学生的好奇和心理特点,设置各种各样的活动去激发他们的兴趣。”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也说:“兴趣比天才更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会有追求,为了能在类似记者会的活动中参与进去,他们就会更加自主地参与各种学习。所以在每堂英语课中老师精心设计的导入往往能抓住学生的心弦,而巧妙激趣常常能促成学生情绪高涨,步入求知的振奋状态。从而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注意力和思维活动调节到积极状态,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2.开放课堂,创设自主学习的外部条件

新课改提倡的自主学习,是在教学条件下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的学习。所以教师应该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教学资源创设有利于自主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使他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为自主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教学中,只要教师有意识地将生活材料英语化、英语教学生活化,就能激活课堂、趣化教材、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进来,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

二、优化小组活动,自主学习落实到人

自主学习要落实到每个人,还需要每个学生之间的彼此切磋和相互交流,即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学习中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体现,能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潜能得到了开发。积极进行合作学习的引导是培养个体自主学习和群体自主学习品质的有效途径,两者相互渗透,共同促进。所以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教师必须重视引导,努力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三、开展多种课外活动,鼓励学生自主创新

课外活动的开展,不仅仅是辅助和巩固课堂教学,还要力求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新精神,从而充分发展他们的个性。呼唤有智慧的教育,培养有个性的学生,已经成为当今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因此,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彰显学生的个性,使拥有不同天资和强项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最适合其自身素质的发展,从而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始终是教育领域中备受瞩目的核心问题。我们在备课组的配合下特意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如朗诵英语诗歌、唱英语歌曲、表演英语课本剧等,使拥有不同强项的学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同时也增加了他们的自信心,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自我设计、自我管理、掌握评价,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潜能,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充分发展,达到自主创新的效果,同时也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

总之,学生的成功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导。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积极性为前提,以开发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学习为目的的教学模式,与新课标要求我们教会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探索、学会生存的教育理念是完全相符的。相信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他们就会进行自主学习,进而达到学中乐,乐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