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输液微粒污染的危害与控制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浅析输液微粒污染的危害与控制对策

闫洁

闫洁(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河南洛阳471000)

【中图分类号】R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5-0391-01

【摘要】输液是一种静脉滴入的较大剂量的注射液,具有高效、速效的特点,临床应用极广,但是,由于它提供了一条直接对外的通道将输液微粒带入人体,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在临床工工作中,应严格把握输液适应症,把好输液关,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控制输液微粒污染。

【关键词】微粒污染危害控制

1输液微粒污染的危害

取决于物理的大小、形状、化学性质及堵塞人体血管的部位、血运阻断的程度和人体对微粒的反应。我国1990年的药典规定,每毫升输液剂中直径>10μm的不溶性微粒不能超过20个,直径>25μm的不溶微粒不能超过2个[1]。人体最小的毛细血管的直径只有4~7μm,而那些直径在50μm左右的有害微粒进入血管,则直接造成毛细血管栓塞,引起局部供血不足,组织缺氧而导致水肿和炎性反应。较小的微粒可能被巨噬细胞吞食,致使巨噬细胞增大,在毛细血管或细小的动脉内形成肉芽肿,阻塞人体微循环系统,引起脑、肺、眼等器官的组织改变,如慢性纤维性肺炎、肺栓塞、颅内肉芽肿、视网膜肉芽肿及肾血栓等,还有的引起血小板溶解性出血。

2输液微粒污染的来源

主要来源于药物不溶微粒、输液器具、配药及输液操作技术欠佳、输液环境不洁等。

2.1药物不溶微粒。药液在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及出厂前未经严格把关,达不到《中国药典》规定的微粒标准。

2.2输液器具。带空气过滤装置及终端滤器的一次性输液器虽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目前的终端滤器对直径5μm以下的微粒滤除率较低,不能滤去所有微粒;塑料管中的未塑化的高分子异物,或因生产环境、生产过程中切割、组装、摩擦等工艺带入的机械微粒也成为污染微粒。

2.3操作不当引起的微粒污染。重复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导致内筒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造成细菌、微生物、尘埃及操作人员的手带入微粒污染,以及外筒与内筒因反复摩擦造成注射器本身微粒增加;加药针头穿刺胶塞致橡胶微粒增加;割锯安瓿后不消毒掰开及抽吸药液时按传统抽药方式,将安瓿倒置,安瓿断口处的微粒混入药液中,造成不溶性玻璃微粒的污染;静脉注射药物时,通常将注射器直接与头皮针连接,使药液不通过过滤网直接进入静脉及临床使用三通装置,当从侧孔推注药液时,就会把药液中的不溶性微粒直接注入病人的血管中,引起严重的微粒污染[2];操作时无菌观念淡漠、技术不过关等养成一些不良习惯,也是引起输液微粒污染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2.4联合用药的微粒污染。输液中加入多种药物,虽然每种药物的不溶性微粒均符合规定,但混合后液体中不溶性微粒超标。有人对输液配伍微粒累加的研究结果提示,配伍药物越多,微粒越多,微粒增加越明显。同一瓶液体中加入药品种类愈多,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愈大[3],由于药物配伍不当可能产生药物未完全溶解发生物理、化学变化,使pH值升高或降低产生微粒。此外粉针剂溶解不完全也是致溶液中微粒增加因素之一。

2.5环境因素引起的微粒污染。在配制药液、加药、输液过程中,室内空气净化程度和无菌操作不严造成的微粒。配药后放置时间越长也就越易增加污染机会;输液时间越长被污染的机会也就越多。

3控制输液微粒污染的对策

3.1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加药注射器要严格执行1人1具,注意药物配伍禁忌,粉剂药物要充分溶解,避免药物颗粒。缩短药物存放时间,现用现配。改进安瓿的切割和消毒。经过多年临床实践证明,割锯痕长度<颈段的1/4周、不用无菌持物钳敲开、用0.5%碘伏擦拭颈段是减少微粒污染的有效措施。避免加药时使用大针头及多次穿刺瓶塞。

3.2提高医护人员的操作技术,对静脉穿刺不成功者,应更换头皮针,因为头皮针斜面上滞留的微粒成为污染的又一原因。

3.3净化处置室环境。操作者除按常规要求穿衣、戴帽、流水洗手外,还要每周用2%过氧乙酸8ml/m煮沸熏蒸30min,每日用250mg/L优氯净进行室内门窗、处置台、治疗车及地面湿式擦拭两次,每月处置室空气细菌监测一次,配药及输液操作过程中,减少处置室及病房人员流动,避免扫床、扫地,以减少空气中的尘粒污染。

3.4规范使用输液用品。选择正规厂家的药品、输液器及输液液体,药品和输液液体胶塞最好用新橡胶塞,能有效减少微粒的污染。建议选择套管过滤型注射器及带有精密过滤器的一次性输液器。加药时要使用一次性针头,且不可反复多次穿刺胶塞,可有利于减少输液微粒的产生[4]。

3.5严格按要求配制药液。正确选择溶媒,合理用药,避免药物配伍禁忌,严格控制输液内药品总数。护士在配制输液药物前,应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熟悉药物药理作用,了解药物的理化性质、用法、用量、配伍禁忌及不良反应。针对使用药品,查看药物配伍禁忌表及有关资料,做到心中有数。没有资料证实可以混合静脉用药的,严禁随意配伍。

4体会

“输液微粒污染”概念的提出,让我们意识到在为病人解除痛苦的同时,可能给病人带来了不必要的伤害,甚至无法挽回的伤害。医院应加强对静脉输液的监控和管理,选择使用优质的药品及一次性输液器,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监管力度,减少药物不合理配伍使用,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建议在配液室安装空气净化设施,改善输液配液环境,从而达到安全输液、确保病人用药安全的有效目的。

参考文献

[1]石敏,吕安安,朱继民,等.静脉输液技术的新发展.中华护理杂志,1999,34(11):698-700.

[2]孙丽华,周维敏,谭庆霞,等.经三通静脉给药预防微粒污染的临床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2005,21(3):3.

[3]陈华,王宝佳.临床护士如何把好输液配药关[J].护士进修杂志,1999,14(9):6.

[4]赵霖,王华生,韩忠福,等.溶药用注射针头及药液瓶橡胶塞微粒污染影响的研究.中华护理杂志,1997,32(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