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试验与常见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浅谈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试验与常见问题

吴昌浩

南京方园建设工程材料检测中心江苏南京211100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的发展,使用的材料种类也更加趋于多样化,因此对工程材料检测试验技术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实际的工程材料检测试验中,或多或少地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影响.因此在进行检测试验时要尤其注意。本文主要针对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试验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材料;检测试验

一、影响材料检测试验结果的因素

1.试件取样

材料取样是否合格对检测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我国现行的检验标准和试验规程中的相关规定。对试样的取样方法、数量以及频率等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但是由于很多施工企业在取样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建设方面参差不齐.所以对于建筑材料取样的评定标准也缺乏深入的了解。这容易造成取样缺乏代表性、频率不足等问题.因此。要加强对试件取样质量的控制,才能保证检测试验结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2.检验人员的综合素质

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在检测机构中所有从事抽样、检测等工作的人员都应当具备相应的上岗资格证书.尤其是关键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理论基础.都是影响检测结果的主要因素。由于受到一些传统因素的影响,很多人认为材料检测试验只是简单的重复性工作.因此缺乏重视.所以我国在相关的人员培养方面也缺乏完善的制度.这也是导致我国工程材料检测水平不高的主要因素。从这一点来说,应当注重提高参与材料检测试验人员的综合素质。

3.检测仪器设备

检测仪器设备是开展检测工作的必要基础.同时也是影响材料检验结果的另一个主要因素.仪器设备的先进性和可靠性对检验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我国大部分试验检测机构的设备存在着老化严重的现象.而且缺乏现代化的检测仪器.所以在材料检测结果方面的准确性始终无法获得有效的提升。随着工程质量检验标准的不断深化.对仪器设备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同时作为仪器设备的生产商,也应当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生产水平.使仪器设备能够跟上新标准的脚步.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试验检测设备的可靠性.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二、材料检测试验与常见问题

1.检测试验项目的确定

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工程材料种类的不断增加.因此工程施工现场需要进行检测试验的材料也越来越多。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和标准.在材料进场前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测试验。比如进行混凝土配比的检测时.对于主原料水泥.需要按照不同的生产批次,对其强度、细度、凝结时间、安全性进行检验:对于混凝土中使用的粗骨料.要按照常规的使用比例,进行密度、含沙量等项目的检验;要根据工程的施工要求对混凝土的压碎指标进行判断:如果涉及到质地疏松的骨料,还要对骨料的坚固性进行检验:对活性骨料进行碱活性试验等等。对于工程中常用的高分子防水材料.需要按照其本身的物理性能,比如延伸长度、不透水性和低温弯折率等进行检验。总的来说,检测试验项目的确定,要根据工程施工的要求.以保证工程施工质量为根本出发点.对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并且保证检验过程的完整性和合理性。

2.取样的数量和方法

在进行取样时.要保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常选择的取样方法是在同一批次的材料中.按照不同的数量、在不同的部位进行随机抽取,在保证取样的数量正确的同时.对于取样的部位也要保证其合理性.比如钢材的取样就需要在固定的部位进行截取。取样的数量对检验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取样数量太少、取样的位置存在偏差,就会使检验的结果误差值增大.相反则会造成误差值减小。

3.在不同环境下的检测结果控制

在进行材料检验时.不用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也会对检验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而材料检测前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也同样对材料的性能会产生影响.所以.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中对材料检测温度和湿度的规定。如,《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ISO法)》(GB/T17671-1999)规定.试体成型时的环境温度应稳定保持在20±2℃,相对湿度应>50%:试体拆模前的养护温度为20±1℃。相对湿度应>90%:试体在水中养护的温度控制在20±1℃。在不同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材料会产生不同的变化.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同时.材料自身的物理特性和性能也会受到影响。因此,无论是在检测之前,还是检测过程中.都要根据不同的材料特性进行妥善的保存.避免外部环境的变化对材料产生影响。

4.试验机加荷速度的控制

在对材料进行力学性能的测试时.如果在常温试验条件下.试件变形会滞后于其在实际工程运用中的荷载.这时获得的检验结果就会高于材料固有的强度。比如在进行钢筋屈服点的测试时.如果有较高的荷载速度,就会导致屈服点的升高:在对水泥、混凝土进行抗压试验时,加荷速度的快慢也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所以.在进行检测试验时.需要根据相关的标准和要求.进行必要的加荷措施.而且对加荷的速度要进行有效的控制。通常在试件开始接近变形破坏时.则停止试验机的油门.这时在持续力的作用下会产生最大的荷载值。

5.减少试验误差

在实际的检验工作中.虽然每一项操作都严格按照规定和标准执行.但是由于受到试验操作者的熟练程度、材料本身的均匀程度、外部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仍然会使检验结果出现不同程度的误差,如果误差的范围不超过规定所允许的范围.则是可以作为实验结果:如果误差过大.则需要进行复试和复验,进而获得更为准确的数据。根据需要.这种试验每年可进行1~2次.以提高检测数据质量。

6.试验数据的取舍

在实际的试验过程中.有时针对同一组试件会产生差距较大的结果.这时便需要对数据结果进行一定的取舍。按照相关的标准。对离散性较大的数据进行取舍.能够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比如对水泥胶砂强度进行抗折试验时.获得三组强度超过±10%的平均值时.就需要对其中的数据进行必要的剔除.然后获得较为居中的平均值。也可以在进行计算后.按照《数据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8170—2008中的相关规定进行剔除。如果在检验过程中出现较大差距的数据.或者是同一组试件的检验结果出现矛盾等现象.不能简单地通过数据取舍来结束试验,而应当查明原因.并且按照需要进行复试和复验,才能获得准确的检验结果。

三、提高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试验质量的措施

1.严守建筑材料三证关

检测材料的质量是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基本保证,因此需要针对检验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材料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送检的材料首先就应当符合相关的标准.质量合格证书以及相应的出厂检测报告等都要齐全。在对材料进行验收时,应当由监理工程师对相应的资料进行严格的审查.对实行生产许可证和安全认证制度的产品.要有许可证编号和安全认证标志.在选购这样的产品前需对产品的生产许可证及安全认证标志原件进行检查,以防止伪劣产品。

2.必要的强制性检测

根据相关的设计要求.对于需要进行强制性检测的项目应当按照规定严格执行.才能有效地保证工程质量.避免不合格的材料进入到工程施工现场。对于其中一些强制性的检测项目。如钢筋数量、混凝土试块检测等.这些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测.才能够有效地保证材料的质量.并以此来保证材料检测质量和提高工程建筑质量。

3.随时掌握现场的动态质量

要不定期和定期地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检验.切勿使用不合格材料.安装不合格的构件。要随时了解和掌握施工现场的质量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防止后期施工出现的质量隐患。

四、结束语

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是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只有科学、准确的检验结果,才能够为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基本的依据。作为检测试验的专业人员.也应当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素质建设。提高检测技术,并且能够从不同的材料检验工作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丰富自身的实践经验.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鲁德意,王岩.刍议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试验及常见问题l-J].中华民居,201l(11)

[2]贾兴超,王磊.浅论建筑工程材料的检测技术[J].河南建材,2012(03)

[3]孙林林,赵景宜.浅谈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检测与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