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外包及风险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外包及风险控制

王欣

王欣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省分行陕西西安710075

摘要:为应对激烈的竞争环境,突出发展核心业务,商业银行会将一些金融服务进行外包。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外包中存在的一些风险进行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一定的解决措施和方案,控制风险,优化升级金融服务外包,有效提高自身的风险防御能力,推动银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外包风险控制

金融服务外包financialserviceoutsourcing是指商业银行为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银行对自身的战略资源进行有效的调整,集中优势资源更好地开展核心业务,利用金融服务供应商(可以是商业银行内的附属机构也可以为外部企业)来完成相对非核心类的业务活动。使用金融服务外包,商业银行可节省资源成本,同时能专注发展核心业务,拓展新的业务品种。金融服务外包始于二十世纪70年代的欧美,最先出现于证券行业,到了90年代,在成本因素及技术升级的推动下,金融外包在商业银行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截止目前,金融服务外包已经成为商业银行降低运营成本所采用的最为广泛的一种形式。

一、目前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外包业务的种类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开展金融服务外包业务内容主要包括:凭证影像化处理外包(也包括信用卡、档案的凭证影像化扫描和补录);业务集中处理外包;个人贷款审核外包;电话银行呼叫中心外包;软件研发外包;安保、现金押运外包;现金清分、整点外包;ATM机清机、加钞外包;清算、同城票据交换外包;大堂经理、大堂引导人员外包;信用卡销售人员外包等多种形式。对于一些跨国大型商业银行还会采用把一些业务打包给一些境内外的金融服务公司的情况。

正是由于外包事项种类越来越多样化,金融服务外包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与风险,所以商业银行必须要针对风险制定出有效的防控措施,以确保企业利益不受损失。

二、金融服务外包风险的研究

2.1银行声誉风险

金融服务外包商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并不会向公众特别提示自己是外包商,而更多的会以商业银行形象作为宣传主体,如:信用卡销售。但由于金融服务外包商会根据自身的利益开展工作,如果外包商的管理松懈再加上外部监管相对缺乏,极有可能在发生风险事件,而对于公众来说只会认为是发包商业银行的问题,引发商业银行的声誉风险。

2.2信息泄露风险

商业银行在将部分业务转包给金融服务外包商办理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会将大量的结算处理信息和客户个人信息移交给了外包商,这部分信息的保密工作就完全由外包商来承担,如:各类档案、凭证影像;客户个人信息;结算处理信息等等。外包商一旦出现泄露问题,面对公众质疑和监管机构问责的首先会是商业银行。

2.3资金安全风险

商业银行在将软件研发外包的同时,就会存在研发软件系统漏洞的风险,或恶意预留插件的风险,可能在后期形成资金安全风险。安保、现金押运外包和现金清分、整点外包中,由于接触现金的人员为外包商雇员,在工作中如果出现道德问题,就可能造成资金损失,形成资金安全风险。

2.4实际操作风险

外包商在实际办理业务的时候,可能发生一些操作性风险,如:个人贷款审核外包,在贷款资料审核时出现误操作,又不能很好的对错误进行纠正,商业银行事后检查时候发现,在处理时可能会消耗一定的人力、物力与财力。有时候外包商由于信息不能及时更新,没法提供及时的、准确的信息,如:电话银行呼叫中心外包,如果向客户宣传或回复的信息不准确,就不能更好地进行后续工作。

三、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外包风险进行控制的有效措施

3.1建立详细的外包服务合同

商业银行在进行金融服务外包的时候,应该设立一项较为全面的外包服务合同,从而使得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外包过程中有一个较为明确的协议指导,明确外包商应履行的各项义务。具体来说,商业银行应该对金融服务外包项目中可能引发的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全盘考虑各种风险以及外部活动中可能遇到的限制性因素,在合同里明确约定,对外包商形成有较的法律制约,对合同中相关的监督和出现问题采用的纠正措施进行有效的规定,从而使得商业银行的外包服务在合理、合法的情形下开展下去。

3.2使用技术手段形成有效的制约

这一点主要是针对信息泄露风险提出的,商业银行在将部分业务转包给金融服务外包商办理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会将大量信息移交给了外包商,如果这部分仅仅依靠合同约束显然过于单薄,商业银行应更多的考虑采用技术手段,在信息转移的过程中进行加密、缩位、隐藏或切片等形成,使得单个外包商很难获取整个完整的信息,或者将一个完整的审批流程分解给不同的外包商,使用技术手段,自动过滤单一外包商获取完整信息或形成最终决策权的方式,杜绝可能引发的风险事件。

3.3制定全面的外包风险管理计划

商业业务应建立外包风险管理计划,并对外包活动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进行充分与科学的考虑。在对外包风险管理计划进行制定的时候,需要对外包活动的范围与影响性进行充分的评估与考虑,也要对外包商风险管理的监督水平进行考虑与研究,有效地避免盲目推进外包服务工作,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商业银行在进行金融服务外包工作之前,要对相关的情况进行评估,要对其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预测与避免,同时也要对外包工作的一些限制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与研究,建立科学合理的外包风险管理计划,指导金融服务外包工作的开展,严格遵循法律与监管的有关规定。

3.4慎重选择金融服务外包提供商

商业银行要慎重选择适合的服务供应商,需要对外包机构进行严格筛选,对外包服务进行综合评价,原则上应选择评分最高的服务供应商进行合作。同时要对其进行监督,要对相关的外包商进行考核,选择信誉良好的、经验丰富的外包商,要在签订协议的时候,涵盖所有的环节,这样可以使外包业务具有一定的规范性,更好地进行后续的工作。同时要对相关的外包服务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熟悉工作中各项制度要求,有效降低操作风险。

3.5构建良好的服务外包应急计划

商业银行开展金融服务外包的同时,要建立有效的应急计划,才能更好应对突发事件,要科学合理的分析评估风险事件、违约行为等可能引发的后果,做好相应的应急计划。商业银行还要定期与外包商就服务外包的实际情况,进行审计和检查,形成有效的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可以根据问题的严重性进行分级处置,可以进行经济处罚,甚至可以对服务供应商进行更换。

四、结束语

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外包工作为商业银行赢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风险,商业银行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有效的解决,从而让金融服务外包工作给商业银行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这样可以使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具备领先优势。

参考文献:

[1]李心秀.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外包风险评估研究[D].福州大学,2014.

[2]王红.浅谈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外包及风险控制[J].企业导报,2013(19):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