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罂粟碱给药途径在小儿断指(肢)再植术后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优化罂粟碱给药途径在小儿断指(肢)再植术后的效果观察

班荣曼李献凤

(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柳州市工人医院广西柳州545005)

摘要:目的探讨罂粟碱微量泵给药途径在小儿断指(肢)再植术后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医院行断指再植术的患儿40例,随机分组,按住院号单双号分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罂粟碱注射液肌肉注射Q6h,观察组患儿罂粟碱注射液生理盐水稀释后微量泵持续泵入。结果观察组小儿术后24h、48h、72h、7d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患者术后24h、48h、72h、7d时的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患指与健指温度差及血管痉挛、血管栓塞等血管危象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患儿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断指再植成功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断指再植术后通过微量泵持续泵入罂粟碱比肌肉注射可以提高患儿依从性,减轻患儿焦虑,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血管危象的发生,提高存活率。

关键词:罂粟碱;给药途径;微量泵;肌肉注射;小儿断指再植

血管痉挛是断指再植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是导致患指(肢)坏死、断指再植失败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罂粟碱具有明显解除血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可改善血管的血液循环,已作为肢(指)体再植术后扩血管抗痉挛药物广泛应用[1-2]。由于小儿手指血管较细,小儿断指再植术及术后护理较成人困难,传统罂粟碱给药方式主要为肌肉注射,不良反应比较多见,且肌注引起的疼痛使小儿哭闹、恐惧、躁动,导致血管危象[3]。本院从2016年1月~2018年12月使用微量泵持续泵入及肌肉注射罂粟碱,对比血管危象的发生率,再植存活率及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1.1纳入标准:符合断指再植术适应证[4];离断面均为平整,均在伤后6小时内接受断指再植术后的小儿,年龄在1.5-6岁范围内;患者监护人均知情研究内容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病例选择与分组:选择本院从2016年1月~2018年12月行断指再植术后的患儿共40例,随机分组,按住院号单双号分法,为A组20例(观察组)、B组20例(对照组)。A组术后罂粟碱运用微量泵持续泵入;B组常规肌肉注射罂粟碱。两组患儿年龄在1.5-6岁范围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2.1对照组方法。给予对照组小儿常规肌肉注射盐酸罂粟碱(江苏恒瑞医药有限公司,规格为每支1mL∶30mg)治疗,1.5mg/kg,Q6,需持续注射7d。

2.2观察组方法。给予观察组盐酸罂粟碱(江苏恒瑞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0967,规格为每支1mL∶30mg)微量泵持续给药治疗,NS42ml+罂粟碱1.5mg/kg,7ml/h[5],需持续治疗7d。

3.观察指标

3.1两组小儿疼痛方面:采用数字及面部表情评分法对两组小儿行断指再植手术后24h、48h、72h、7d的疼痛状况实施评估与记录。

3.2记录运用药物后患儿术后24h、48h、72h、7d时的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患指与健指温度差及血管痉挛、血管栓塞等血管危象的发生率。

3.3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其主要包括鼻衄、皮疹瘀斑及面部潮红等症状。

3.4应用ASA焦虑评估量表对两组患儿术后1d、术后3d、术后7d的心理焦虑情况进行评估,满分为80分,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为重度焦虑。

4.结果

4.1对比两组患儿的疼痛程度

观察组小儿术后24h、48h、72h、7d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具体见表1。

4.4两组患儿焦虑程度的比较

观察组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4。

表4两组患儿焦虑程度的比较(?x±s)

5.讨论

小儿历经身体的和精神上的双重创伤后,接而还要忍受长期住院,面对陌生环境,长期的制动,多次的治疗等多重因素下,很容易产生一系列焦虑、恐惧、抑郁的心理。此系列心理因素加重机体耗氧量,加重再植肢体的耗氧,从而加重肢体缺氧。同时不良情绪会降低疼痛阈,使患儿对疼痛更敏感[6]。疼痛使机体释放如前列腺素、5-羟色胺等血管收缩因子,而小儿手指稚嫩,血管细小,易使再植血管闭塞或血栓形成。疼痛时哭闹、烦躁不安影响睡眠,引起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使血管痉挛,加重缺氧,从而导致再植肢(指)体坏死[7]。

罂粟碱是一种血管扩张药,为特异性平滑肌解痉药,对断指(肢)再植术后患者异常重要。临床给药途径主要有臀部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两种,在静脉注射量大、速度过快时可出现心室纤维颤动,甚至心跳骤停等严重反应。常规给药途径为肌肉注射,操作简单,然而血药稳态浓度不能控制,夜间注射影响患儿睡眠,长期多次注射引起臀部疼痛、肿胀、硬结。断指(肢)再植术后,罂粟碱注射需连续注射7-10d,绝对卧床休息一周左右,患儿心智不全,对身体损伤、疼痛、陌生环境产生恐惧、焦虑心理,因此依从性差,血管危象发生机会比成人高[8]。新编药物学中特别提出罂粟碱应充分稀释后缓慢推注。微量注射泵是一种定容型输液泵,具有定时、精确度高、流速稳的特点,使药物能缓慢、持续地作用于血管,避免了血药浓度不均衡的状态,从而更有效地防止血管痉挛的发生。微量泵还可减少给药所引起的疼痛,减少患儿的恐惧,同时有效持续给药减少血管危象发生率,提高再植存活率。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儿术后24h、48h、72h、7d时疼痛评分均较对照组低,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儿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患指与健指温度差亦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血管危象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断指再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优化罂粟碱的给药途径,能降低血管危象,提高患儿依从性,并能提升断指再植成功率,减少致残率。此外,罂粟碱微量泵持续泵入还可应用于显微外科术后患儿,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青玉.罂粟碱配合护理干预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痉挛30例效果观察[J].中国药学,2017,,26(21):69-71.

[2]蒙波,韦敏.盐酸罂粟碱注射液微泵持续给药的稳定性考察[J].中国药业,2006,15(12):29.

[3]张俊平.小儿断指再植术后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4):313-314.

[4]赵洁.断指再植术后观察与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4(24):98-199.

[5]段楠.心理护理在缓解患儿术后疼痛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6):123-124.

[6]钟娟芳,蓝玉清,余芳.血管吻合术后的两种罂粟碱给药方式比较[J].当代护士,2016,12:131-132.

[7]闫苗苗,丁晓.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因素分析与护理现状[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2):47-48.

[8]周敏,张倩,卞春露.护理干预对骨折患儿术后疼痛及心理状态的影[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8,3(34):150.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项目,合同编号:Z2016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