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种常用化疗药物组合对人类宫颈癌细胞体外药物敏感试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八种常用化疗药物组合对人类宫颈癌细胞体外药物敏感试验

唐凌

唐凌

长沙市第一医院药剂科湖南长沙410005

【摘要】目的:分析八种常用化疗药物组合对人类宫颈癌细胞体外药物敏感试验差异。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55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病理组织进行体外培养,分别使用8种常用药物组合对其病理组织样本进行药敏试验。结果:紫杉醇及顺铂对宫颈癌细胞敏感性最高,而吉西他滨对宫颈癌细胞敏感性最低。结论:宫颈癌细胞体外药物敏感试验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指导宫颈癌患者个性化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

【关键词】化疗药物;宫颈癌;药物敏感试验

宫颈癌属于宫颈癌常见恶性肿瘤,据权威机构发布,II期、III期及IV期宫颈癌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60%、36%级12%左右,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国民生活方式的逐步改变,但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诸多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而且发病年龄的年轻化趋势,以宫颈癌为代表的妇科肿瘤同样如此。宫颈癌治疗多以手术及化疗为主,但医学研究发现,化疗方案对于某些微小病变及亚临床病灶治疗效果不佳,无法满足临床需求,故需加大对新型化疗药物的研发,以及对现有化疗药物方案的优化,而体外实验是了解化疗药物对于宫颈癌细胞敏感性的良好途径[1-2]。本次研究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55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宫颈癌病灶组织,分别开展8种常用化疗药物组合的体外敏感性试验,获得一定研究成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55例;年龄35-70岁,年龄平均(48.98±7.65)岁;鳞癌40例(72.73%),腺癌15例(27.27%)。本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临床资料完整,年龄≥30岁,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于2015年出版的《子宫颈病变的诊治要点》(章文华主编)及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于2008年出版的《妇科恶性肿瘤现代非手术治疗》(郝敏、李兆艾及吴素慧主编)明确诊断及分期;(2)产后至少45d周,非月经期,排除哺乳期及妊娠期;(3)既往未接受任何对本次研究结果造成影响的检查或治疗;(4)预估生存期至少6个月;(5)意识清楚,精神系统正常,能够与人正常交流,识字;(6)所有研究对象均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自愿参与,并同医院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宫颈癌以外其他肿瘤;(2)血液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5)意识障碍,精神希望正常;(6)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药物过敏;(7)肢体、智力缺陷以及其他不适合本次研究者。

1.2主要仪器、化疗药物及检测试剂

本次研究主要仪器、化疗药物及检测试剂包括:(1)生物荧光抗癌药物敏感性检测试剂盒(ATP化学发光法),浙食药监械(准)字2012第2400038号;(2)紫杉醇,国药准字H10980169,海口市制药厂有限公司;(3)顺铂,国药准字H53020409,昆明贵研药业有限公司;(4)卡铂,国药准字H10920027,齐鲁制药有限公司;(5)托泊替康,国药准字H20000427,贵州汉方制药有限公司;(6)盐酸吉西他滨,国药准字H20123345;(7)多西他赛,国药准字H20052318;(8)环磷酰胺,国药准字H20093032,山西普德药业有限公司;(9)多柔比星,H20063155,广东岭南制药有限公司;(10)瑞戈VEGOUR金相显微镜(型号4XC-MS),上海圣科H·SWX-600BS电热恒温水温(浴)箱,苏州佳宝净化工程佳滤JB-CJ-1500FX双人单面垂直流无菌工作台(双人单面垂直流);(11)湘鑫TG16-W台式高速离心机;(12)上海必达泰克荧光分析仪,型号BTF113。

1.3方法

收集术后肿瘤样本,净选后浸泡消化酶溶液,待完全消化后,充分离心,弃上清液,获取细胞悬液,调整浓度制成(1-3)×105:1ml比例后注入细胞培养板中,放置培养箱内(培养条件,37℃,CO2浓度5%),待4h后取出,按照紫杉醇(13.80μg/ml)、顺铂(6.30μg/ml)、卡铂(25.00μg/ml)、托泊替康(0.75μg/ml)、吉西他滨(25.00μg/ml)、多西他赛(10.00μg/ml)、环磷酰胺(3.00μg/ml)、多柔比星(3.00μg/ml),将化疗药物液体注入其中,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及对照组,前者不含肿瘤细胞,后者不含化疗药物;所有培养板置入培养箱内(培养条件,37℃,CO2浓度5%,适度95%);待5-7d内取出,与ATP混均匀后,于室温下静置约15min,取少量置于荧光分析仪中进行检测并计算不同化疗药物对宫颈癌肿瘤细胞的抑制率;抑制率与敏感情况判断标准,≥70%高敏,50-70%敏感,30-50%低敏,不足30%耐药,如化疗药物达到敏感以上标准,建议使用该药物纳入宫颈癌患者化疗方案。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选择SPSS22.0软件分析数据,以(均数方差)表示计量资料,施行检验,当<0.05,提示数据差异较大,能够获得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紫杉醇与顺铂组合对宫颈癌细胞敏感性最高,而吉西他滨对宫颈癌细胞敏感性最低;但鳞癌中卡铂与紫杉醇敏感性最高,而吉西他滨敏感性最低;腺癌中顺铂与组合敏感性最高,且吉西他滨敏感性最低;详见表1。

3.讨论

当宫颈癌发展至晚期,手术效果无法令人满意,多采用化疗方式改善临床表现,而且化疗后多存在不良反应,故需不断更新化疗药物[3-4]。但传统化疗药物组合,如BVP,对宫颈癌的治疗无特异性,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其疗效越来越无法满足临床需求,而且临床多经医师经验用药,对个体化治疗指导意义比较有限。本次研究收集55例宫颈癌患者瘤体组织,经由生物荧光法分别采取8种不同化疗药物组合进行体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鳞癌及腺癌肿瘤细胞对这8种不同化疗药物组合的敏感性均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鳞癌中卡铂与紫杉醇敏感性最高,而吉西他滨敏感性最低;腺癌中顺铂与组合敏感性最高,且吉西他滨敏感性最低,但就整体而言,紫杉醇与顺铂组合对宫颈癌细胞敏感性最高,而吉西他滨对宫颈癌细胞敏感性最低;但因为抑制率超过50%以上即可建议临床选用,故仅单用吉西他滨不建议纳入化疗方案中,这为临床指导个性化治疗提供了多种药物组合方案,体现了良好的临床价值。

本次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并未提高或减少药物浓度,检验其对肿瘤细胞的敏感性,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但临床实际工作中,需注意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其原因在于体外实验仅能反映某个阶段某个角度的肿瘤细胞抑制情况[5],而临床疗效影响因素诸多,故无法保证其抗肿瘤效果与体外试验完全相同。此外,化疗药物进入人体后的代谢及血药浓度与给药途径,机体肝肾功能水平等方面影响。

总之,宫颈癌细胞体外药物敏感试验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为宫颈癌患者个性化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发挥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高艳娥,薛琴琴.宫颈癌分子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4(5):557-562.

[2]李星宇.紫衫烷与铂类联合对宫颈癌Caski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D].衡阳:南华大学,2013.

[3]段新明.CD44v17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宫颈癌的关系及CD44v17在CIN向宫颈癌进展中的作用[D].南京:江苏大学,2015.

[4]陈娟.癌性胸腹水对抗癌药物敏感性研究及实时荧光定量端微粒酶活性药敏试验方法的建立[D].广州:广州医科大学,2013.

[5]靳祎,刘超,范林林,等.刺五加多糖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体外增殖和凋亡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成药,2014,36(1):16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