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重症小儿肺炎有效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2-12
/ 2

探讨重症小儿肺炎有效护理

刘玉莲

个旧市第二人民医院661017

摘要:目的:分析在小儿肺炎患者护理中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份到2016年12月份在我院治疗的肺炎患儿68例,依照护理方式不同分成常规组与综合组,各组患者34例,常规组患儿采用常规方式护理,综合组患儿则在常规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常规组患儿体温恢复的时间与治疗时间与综合组患儿相比,明显要比综合组患儿长,组间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患者护理中行综合护理,能够提高患儿护理的满意度,缩短临床治疗的时间,值得应用。

关键词:重症;小儿肺炎;综合护理

由于小儿肺炎严重威胁了患儿身体健康,因此,在临床治疗中为了提高治疗效果,需要配合相应的护理,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本文把2015年12月份到2016年12月份在我院治疗的肺炎患儿68例当做此次的研究对象,简析了在小儿肺炎患者护理中行综合护理的效果,详解如下:

1.研究资料和护理方法

1.1研究的资料

选择2015年12月份到2016年12月份在我院治疗的肺炎患儿68例,依照护理方式不同分成常规组与综合组,各组患者34例,常规组患儿采用常规方式护理,综合组患儿则在常规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其中,常规组中有19例患者为男性患者,有15例患者为女性患者;患者的年龄跨度在41天-7岁之间,年龄的平均值为(4±1.84)岁。综合组中有20例患者为男性患者,有14例患者为女性患者;患者的年龄跨度在42天-7岁之间,年龄的平均值为(6±1.14)岁。两组患者各项基础资料在比对以后缺乏明显的差异,P>0.05,可接着进行下文的比较。

1.2护理的方法

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方式进行护理,即患者在入院以后,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同时指导患者合理饮食、科学用药等。综合组患者则在常规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护理方法如下:

1.2.1健康宣教

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儿需多食用高维生素、高蛋白质的食物,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每天大量饮水。如果患儿处在母乳喂养阶段,需要在喂养期间,抬高患儿头部,避免呛入气管。患儿病情出现好转之后,可以进行适量的户外运动,改善患儿的呼吸功能。

1.2.2生活和环境护理

在患儿住院之后,医护人员需要保持医护人员保持病房的安静,减少探访,减少噪音的产生,避免交叉感染。此外,护理人员要时刻保持病房的整齐与干净,要定期给病房消毒与通风。

1.2.3发热护理

因为肺炎患儿会出现体温上升情况,所以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儿体温,每隔2-4小时进行体温测量,如果患儿体温不高,可通过酒精降温、冰袋物理方式进行降温,但是降温幅度不宜过大。加上因为患儿体温上升,口腔黏膜容易干燥,容易出现口腔炎或者口腔溃疡等现象,因此需要进行口腔护理,每天进行2次口腔护理,饭后漱口。

1.2.4体位护理

在患儿治疗期间,需要卧床修养,确保身体恢复。如果患儿出现严重憋喘,则需要进行半卧床修养,抬高患儿头部和上半身,减少患儿呼吸困难。如果患儿年龄小,则需要护理人员协助家属竖直抱起,于患儿后背轻拍,促进患儿呼吸畅通,如果患儿口腔和鼻腔内有分泌物,则需要及时清除,保持患儿呼吸畅通。如果患儿出现黏稠痰液,则需要进行氧气雾化吸痰,每天给予3毫升生理盐水+20000U庆大霉素+1毫克地塞米松进行吸入治疗,每次约十分钟,每天三次。

1.3观察的指标

通过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总分为100分,超过85分为非常满意,60-85分之间为基本满意,低于60分为不满意。同时两组患儿体温恢复的时间与治疗时间。

1.4统计以及分析数据的方法

本文试验所得数据统计时,所用统计软件为SPSS20.0,同时深入分析相关数据,通过平均数±的标准差(±s)来表示计量资料,应用百分率%来表示计数资料,整个比较过程分别应用t、x2进行检验,如果数据比较以后,差异比较显著,证明有统计的意义,用P<0.05来表示。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儿体温恢复的时间与治疗时间

常规组患儿体温恢复的时间与治疗时间与综合组患儿相比,明显要比综合组患儿长,组间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儿体温恢复的时间与治疗时间对比(±s,天)

2.2对比两组护理的满意度

护理后,常规组中非常满意患者12例(35.29%),基本满意患者14例(41.18%),不满意患者8例(23.53%),护理的总满意度为76.47%,综合组中非常满意患者18例(52.94%),基本满意患者15例(44.12%),不满意患者1例(2.94%),护理的总满意度为97.06%,综合组护理的总满意度与常规组患者相比明显要高,组间比较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

3.讨论

由于重症小儿肺炎有着高发病率与死亡率,因此逐渐引起全球关注[1]。小儿肺炎经常会因为病情变化比较快、患儿年纪小、护理措施不完善与病情危重等情况,致使病情不断恶化,影响临床治疗的效果[2]。因此,临床上为降低患儿死亡率,不仅需要提高疾病治疗的水平,而且要加强临床护理。可在治疗中配合综合护理,即针对患儿病情与住院环境等情况进行护理,以便及早了解患儿病情的变化,继而及时进行对症治疗,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3]。本次研究中显示,常规组患儿体温恢复的时间与治疗时间与综合组患儿相比,明显要比综合组患儿长,组间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综合组护理的总满意度与常规组患者相比明显要高,组间比较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

综上,在小儿肺炎患者护理中行综合护理,能够提高患儿护理的满意度,缩短临床治疗的时间,可推广。

参考文献:

[1]杜晓红,李莉芳.82例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行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的护理[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4,14(3):267-268,269.

[2]邹湖.集束化护理预防重症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新进展[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1):194-196.

[3]于倩.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19):2704-2705,2706.

作者简介:刘玉莲(1965年6月-),云南通海,汉族,主管护师,本科,主要从事儿科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