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室护理中个性化服务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外科手术室护理中个性化服务效果研究

祝姗

祝姗

湖南省湘阴县人民医院湖南岳阳414600

【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服务在外科手术室手术配合患者中的价值。方法:此次实验实验时间段设置为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该时间段内对我院数据库进行数据筛选,纳入60例常规手术患者的个体信息作为实验对象,均分两组后记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单组样本量设置为30。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个性化服务。将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在实验结果中,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仅为6.67%,数据低于对照组的20.00%,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外科手术患者进行手术室护理配合时,应用个性化服务,能够有助于降低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术后恢复状况,具有高度的可应用价值。

【关键词】个性化服务;常规手术;术后

手术是现代外科治疗的一项重要医治方式,这种治疗方案能够改善患者的病症状况,但同时也会对患者机体造成一定的创伤。为了保证患者的手术效果,就需要对患者的围手术期进行全面干预,这样才能保证患者心理因素得到改善,降低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1]。在这种要求的基础上,对患者应用手术时,配合合理的手术室护理方案,是保证患者术后恢复的重要因素[2]。本次研究选择本院60例常规手术术后患者进行本次实验,探讨个性化服务在外科手术室手术配合术后患者中的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实验实验时间段设置为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该时间段内对我院数据库进行数据筛选,纳入60例常规手术患者的个体信息作为实验对象,均分两组后记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单组样本量设置为30。实验组患者年龄34-57(48.3±4.9)岁,对照组患者年龄36-59(49.1±5.3)岁。本次研究中患者个体资料对比良好,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后本次研究可顺利开展,所有患者在入院时经由宣教后了解本次实验方案,承诺非主观因素不会主动退出,患者资料可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包含告知其手术需注意的事宜等。实验组患者采用个性化服务:

1、建立相应的小组,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护理方案,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手术过程等,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在手术中注意做好患者的保暖工作,将各类液体加热后再注入患者体内,时刻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

2、在对患者进行术中护理时,护理人员应当与患者进行基础交流,告知患者相关手术状况,对患者的情绪进行安抚,并且根据患者的需求以及个人状况,可将手术室室温调至20~25摄氏度,主要应当以患者感受舒适为宜。

进入手术室后仔细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并让患者保持放松,帮助其保持舒适的体位,同时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采用被褥遮挡其隐私部位,术中时刻观察其生命体征的变化。

3、手术完成后告知患者手术结果,指导患者如何开展后续康复操作。护理人员需要掌握不同手术后并发症的特异性表现,并及早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这样能够为患者治疗,争取时间并配合医师做好抢救工作。患者在手术完成后6小时即可饮水,患者与手术后第1天选择流质饮食,适当根据患者状况,家用益生菌饮料,改善患者的肠道症状,并根据患者状况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在患者康复期间采用多模式镇痛护理方案,于患者手术前三天口服镇痛药物,以提高患者的疼痛阀值,手术完成后两天给予患者静脉镇痛泵流治病,改用口服镇痛药物巩固镇痛效果。在手术完成后,根据患者状况指导患者如何进行术后康复训练,术后6小时即可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活动,使患者进行被动训练,而患者手术后一天即可下床走动,并逐渐增加患者的运动量。

4、而在开展心理护理时,应当对患者积极沟通,指导患者疾病康复的主要方式,给予患者一定的信心,可适当采用欺骗的方案,提高患者求生育,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同时需要给予患者足够的社会关注,这样能够使患者认为自己没有被社会抛弃,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康复信心。

1.3评价标准

将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对比,采用本院自制的表格记录。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所有实验数据由我院统计学工作人员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统计软件选择SPSS22.00,将P<0.05作为统计学意义存在界限,实验中计量资料(%)选择X2检验,计数资料(均数±标准差)选择T值检验,结果由同组检验人员进行分析。

2结果

2.1在实验结果中,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仅为6.67%,数据低于对照组的20.00%,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各种外科疾病以及内科疾病是目前临床上的常见病,而导致这类疾病的发生因素较多,与患者的生活习惯和遗传因素都有较大的关系[3]。

手术室舒适护理在应用过程中,主要要求护理人员与医师进行配合[4],了解新型的护理技术,并掌握手术室中各种性能的实际应用方式,并且在手术时还需要对患者进行体位摆放以及状况分析,这样有助于适应的实际应用,提高手术的效果,缩短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和手术时间[5]。

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早期康复护理的主要目的是尽可能早期的拔除各种引流管对患者集体康复造成的影响,以达到安抚患者负面情绪并控制感染发生率的效果。通过早期下床活动,促进患者血液循环,进而增强免疫力,并加速患者的术后恢复。

综上所述,在对外科手术患者进行手术室护理配合时,应用个性化服务,能够有助于降低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术后恢复状况,具有高度的可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许卉.外科手术室护理中个性化服务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04):116-119.

[2]韩帮芹.外科住院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期望与感知调查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13):191-192.

[3]邱梅珍.普外科如何实行个性化护理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30):149-150.

[4]许尔善,邹廷,郑弘,陈燎原.外科住院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期望与感知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7,32(12):19-20+27.

[5]于文君,吴明琴,万美萍,费美霞.医生个性化提示卡在神经外科手术室优质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6(08):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