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策划小组活动,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2

精心策划小组活动,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蒋黎华

关键词:小组活动;英语教学;教师;学生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开展课堂小组活动正是基于这一教学理念提出的一种教学方式。在英语教学中,开展课堂小组活动,创造性地开发教材,实现学生在活动中娱乐,在娱乐中学习,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实践中,我们如何精心策划小组活动,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呢?

一、精心划分小组

在小组活动正常开展之前,教师要认真确定小组名单和小组长。在确定名单时,既要考虑到位置因素,又要考虑学生的英语成绩,同时还要考虑小组组员之间的人际关系。通常可采用的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划分,注重优秀学生和英语学习困难生的搭配;二是根据外向学生与内向学生的组合划分;三是根据学生座位就近的原则划分,把座位相近的学生划分为同一组。小组划分时,男女生每组数量应均衡,一般以4-6人一组为宜,小组人数越多,训练难度就越大,人数太少则不利于相互学习和交流。

二、精心选择话题

教师设计每堂课时通常要考虑三个问题,即根据大纲的内容教些什么(syllabus)、怎样教(method)和课堂教学气氛(atmosphere)。在准备课堂活动话题时,既要把握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内在联系,又要考虑到学生在学科知识、语言能力和情感方面的基本情况,精心准备讨论话题,以便课堂讨论活动能顺利地开展起来。教师在选择话题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有:

一是话题要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诺贝尔奖获得者费舍尔教授曾经说过,教育有两种,一种是对孩子“强迫性地灌输信息知识”,另一种是“给孩子很大的空间,选择自己想关注的事物”。当学生能根据自己的意愿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决定自己想做的事情、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材料时,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大大增加。因此,教师要选择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语言活动的欲望的作为课堂小组活动的话题。

二是设计的话题要能让全体学生参与。心理学指出:“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动起来,学有所获。”新课程强调师生的双边活动,实际上是要教师发挥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在教学中,要经常引导学生动口说一说,读一读,遇到不懂的问题动手记一记,动脑想一想,或者在小组内议一议,说一说。这样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课堂才会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三、指导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课堂小组活动有些话题是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而设计的,学生不经过准备或课内稍作准备就能在课堂上顺利地汇报小组讨论结果,或小组对话;而有一些话题则侧重于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要求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拓展,此类话题需要学生提前作好准备。对于后一类话题,教师要在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课前先准备,让学生查阅相关材料,以丰富自己的话题。有时还需要指导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通过查阅有关材料和请教师长等获取相关信息。经过准备,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有了充足的材料,就不会出现无话可说的情况,有利于小组活动的顺利进行。

四、建立科学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

建立小组学习评价机制是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保障。小组活动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实在在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第一,全体学生朝着一个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努力。第二,全体小组成员进行有效的个别学习。这就是说,课堂小组学习应当追求的是:在整体目标达成的同时实现个人目标,也就是要使合作学习小组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追求基于学习小组成员共同努力和个人进步基础上的团体进步。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建立一种合理的、能激发每个小组成员最大合作潜力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这就是说,英语教师要确定一种能促进学生在小组集体中不仅个人努力,并且乐于与同学互助合作的良性运行机制,否则,合作学习只能成为一种形式,而发挥不出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在课堂活动中,根据问题的难易,简单点的问题可以抢答,按小组给分,让学生有竞争意识。难一点的话题在课堂小组讨论后,分别请几组同学回答问题,给他们以展示小组活动成果的机会,同时也请其他学生指出他们的优点和错误,按小组汇报结果给分。这样,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另外,除了给分外,教师也给予适当的语言上的评价,坚持以鼓励为主,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语言活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要注意分层次评价的运用,对于优秀生,应给予严格和高要求的评价;对于学困生,可给予肯定、鼓励的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尊重他们的自尊心。这样,更好地促进课堂活动的展开。

五、关注小组活动的进程

在课堂上,教师要时刻关注小组活动的进程,关注每个小组及每个小组成员的表现。有的学生积极主动,很容易成为小组活动的中心,而有的学生不主动,不多发言,只听别人说,不发表个人意见。久而久之,这样的学生就容易不合群,认为小组活动与他们无关,产生怕开口甚至厌学英语的心理。这类学生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学习上的后进生,另一种是性格内向的学生,不善于争取机会,对于这两种学生,教师应该鼓励他们主动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并精心设计符合他们知识水平的话题,创造机会让他们展示其能力优势,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成功的快乐。教师要适时引导,对于他们遇到的问题及时帮助解决,让他们敢开口,敢自己争取发言的机会,从自己的发言中找回自信,融入小组活动中。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丁涓.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4(1).

[3]杨燕芬.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个案研究[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6(6).

(作者单位:浙江省苍南县灵溪镇第八中学32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