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护理对其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的临床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2

骨折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护理对其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的临床价值

张玲

湖北省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儿一科448000

【摘要】目的:探讨骨折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护理对其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骨折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以及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为100%,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率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的功能恢复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促进患者功能的恢复,具有良好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骨折;优质护理服务模式;骨折愈合;功能恢复;临床价值

骨折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多由于暴力因素导致骨骼完整性和连续性遭到破坏,骨折的患者多以疼痛为主要的症状进行就诊。近些年来,由于我国工业以及交通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快,导致交通意外伤害也越来越多,而骨折后由于关节的限制等因素,导致患者的功能往往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甚至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如何能及时有效的对患者进行护理,让患者尽快的恢复关节功能成为护理人员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本文选取了在我科接受治疗的骨折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探讨骨折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护理对其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的临床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骨折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36例,女14例,年龄35-57岁,平均年龄(45.3±6.3)岁,病程3-31天,平均病程(15.3±7.2)天;观察组中,男34例,女16例,年龄36-60岁,平均年龄(46.2±6.9)岁,病程3-29天,平均病程(14.5±7.8)天。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主要措施包括:①心理护理:由于骨折后患者的活动受到限制,同时由于骨折的剧烈疼痛,以及骨折的后遗症,患者往往会有焦虑等不良的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当及时的与患者进行沟通,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树立信心,以及转移注意力,让患者配合医务人员进行治疗;②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康复训练方案,对患者的部位进行按摩,并对患者的骨折部位尽早的进行康复锻炼,促进患者骨折后的愈合;③健康宣教:患者入院以后,护理人员应当热情的接待患者,并且向患者介绍有关医院的基本环境,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尽可能的缓解患者对于医院的陌生感,同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骨折的相关知识,以及骨折后的注意事项,让患者了解相关的内容,促进患者患处的早日康复,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同时向患者讲解预防骨折的方法,防止患者再次发生骨折现象;④出院指导: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应向患者交代相关的注意事项,一旦出现不适,则应当及时的到医院就诊。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关节的恢复情况。

1.4疗效评定

患者骨折症状未好转,机体的功能未恢复,则为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好转,机体功能恢复,X线示骨折愈合则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机体功能完全恢复,X线示骨折完全愈合则为痊愈。关节功能评价按Flynn标准进行评定,关节功能恢复正常则为优,关节功能恢复显著则为良,关节功能未改善则为差。

1.5统计学方法

本实验中的所有数据均由SPSS17.0进行处理,根据所观察的实验室指标及数据的不同和差异,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分析。P<0.05是有显著差异,P<0.01是有非常显著差异,以评定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

2.试验结果分析

2.1两组患者骨折愈合程度的比较:观察组中痊愈的有33例,有效的有17例,无效的有0例;对照组中痊愈的有31例,有效的有15例,无效的有4例,如表1。

经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骨折患者多因为骨质被外力损伤或者临床病理因素导致,所引起的完全或者部分的撕裂,临床的主要表现是局部的疼痛以及瘀斑等[1]。骨折患者往往由于术后恢复的时间较长,因此影响其术后恢复的因素也较多,如何制定有效的护理方案,促进患者术后骨折部位的愈合以及关节功能的恢复则十分重要[2]。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是以患者为中心,在进行基础护理的同时,将护理工作更加的深入,全面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治疗与积极性,主动配合医务人员进行治疗,提高其临床的治愈率,同时优质护理能够注意到细节以及关节功能的康复训练,提高其针对性的护理,促进患者的康复[3]。

综上所述,本实验研究证实,优质护理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并且促进了关节功能的恢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足了患者的基本要求,促进了骨折后的愈合,具有良好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赵海松.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骨折病人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的影响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92):245-246

[2]谢灵娟.骨折病人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探讨[J].大家健康,2016,10(5):258-259

[3]张卉.优质护理模式对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的影响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9):567-577

作者简介:

张玲,1985年8月,女,汉族,本科,湖北荆门,主管,研究方向骨科,湖北省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儿一科,湖北省荆门市象山大道37号,44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