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发展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2-12
/ 2

浅谈高校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发展策略

李少青

李少青(浙江省嘉兴广播电视大学浙江嘉兴314000)

摘要:教育部非常重视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的高校教学信息化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对网络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也变得尤为重视,能否对我国高校的网络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及建设,关系到我国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本文重点对我国当前的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意见,以希望对我国高校网络教学资源管理带来一定益处。

关键词: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发展

我国高校面临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和培养高素质全面人才的需要,教育教学面临资源标准不一、重复建设和利用率不高等问题,迫切需要加快优质资源搭建的步伐。由此,我国高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涉及多方面,对于各个学科专业或研究方向的获取信息量基本上来自于互联网及其衍生形式。各类专题教育网站及学习资源库的搭建、网络课程的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考评、学习平台的管理、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国内外远程视频,如会议、答疑、授课等,这些都是辅助教育教学的不同方法,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一、优质资源建设面临的问题

1.资源的管理

目前国内高校的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中,教育资源建设者普遍提供资源管理平台和所谓大容量的资源库,作为资源服务内容,往往倾向于本校资源的开发和使用,虽然一定程度上短时间满足区域范围内资源的需要,但缺少与外部资源的联系、交流和对接,资源建设的认识角度单一,对教育资源的分类缺乏统一的标准,容易导致各种资源的凌乱和重复建设,不符合信息化长远发展规律,网络共享互联的功能与优势在资源建设中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最终出现资源逐渐匮乏,并且在宏观上难以形成正确的教育引导。

2.资源的需求

多样的教育教学资源产品的数据的“量”和资源的“质”,一旦安装到高校资源库,必须符合教育教学使用的基本要求,为一线教学、科研、实验提供强有力的数字素材保障。例如,在国内一些区域教育资源中心的文献资源建设过程中,检索和查询的步骤非常多,从登录到认证,再到确认,常出现IP限制,并需要登录不同的系统,系统之间缺乏互操作,界面视图和讲授逻辑不符合正常的习惯性认知思维,书籍文献在品种和数量上供应不足,各大高校之间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上缺少沟通与交流,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另外,高校教育教学资源的评审不能只注重任务的完成和审核结果的取得,而忽视受教者对全学习过程各环节的需要。

3.高校教育教学资源的发展特点

近几年,教育部组织各高校,尤其是具有资源应用特长的高校搭建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库网站,并建立与国外高校部分视频公开课资源的链接等。全球化的共建共享资源使得网络这一特点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不会成为阻碍因素。美国斯坦福大学一半以上的本科教学课程为在线或网络多媒体形式呈现,英国开放大学通过远程在线教育提供硕士学位。相信目前的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只是暂时的,也需要全社会的响应和支持。未来我国高校资源必将拥有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和理念,资源建设计划周密,网络平台功能齐全,文献资料信息量大,数字信息传输快、渗透性强,全面易用的操作系统,以及丰富的在线交互式教育资源,能够满足任何人随时随地的个性化教育需求,共建共享必将对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教育水平有着深远影响。

二、策略分析

1.资源开发、应用和共享并重

发挥高校教学与科研结合的优势,建立系统激励制度、通过协调资源开发的标准、资源应用的环境,形成一定的组织架构,建立有效的教育教学资源建设途径,达到有价值资源的共享。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资源的合理分配,各地域教育资源各有特色,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同时挖掘网络传统教育教学理念及文化的资源,形成开放统一的平台。

2.资源标准以资源需求者为主体

各高校根据各自优势进行分工和协作,联合搜集本高校相关学科专业的精品课程资源,制作相对系统类别的精品课程库,资源库之间尽可能形成互操作、互交换和访问数据,打破地域限制,以满足广大在校学生的不同需求,并适应现代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需要,以区域性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来提高我国网络教育水平。

3.提升高校文献图书的网络化程度

高校图书馆是教育教学资源扩展共享途径的又一强大资源库,各高校可以通过联合编目、统一对接、馆际互借的形式,增加网络图书量。采取优势互补等措施,建立方便查阅、扩展性好、高安全、远程访问良好的网络环境,使师生能快速有效地检索到所需要的教学资源,真正实现文献资源的共享。

4.适应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标准

根据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要求,充分发挥政府、教育机构、学校、企业和社会力量各自的优势,支持跨校对接、多方合作及利用各种社会资源,选择有代表性的高校带动,统筹兼顾教育发展水平悬殊的学校,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立足于为各级各类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推动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教育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创新性应用。参考国外先进的资源内容表现形式,从收集资源转向制作资源,以研究性学习专题的形式完善资源,提供教育信息技术的培训和应用信息反馈等服务,侧重于数据库管理资源应用环境的建设,建立节约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丰富区域性教学和科研的资源总量,加速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

教育教学类的资源尤其处于高校环境下,应时刻注意信息的规范性问题,资源必须对受教者的身心发展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且要符合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将各类媒体形式融入资源的获取途径中,在科学地、清晰地展示资源类别体系结构的同时,也要实时根据信息技术发展水平,增强资源的展示效果,使资源“引导学习”的角色持续健康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