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厂正常运行期间核安全监督管理基本问题分析及对策吴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核电厂正常运行期间核安全监督管理基本问题分析及对策吴昊

吴昊

(山东核电有限公司265116)

摘要:自福岛核泄漏发生以后,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核安全问题。严重核事故不仅致人死亡,还会造成重大财产损失、环境污染、生活家园破坏等问题。为此,核电厂必须做好其正常运行期间核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本文主要对核电厂正常运行期间核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加以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核电厂;核安全;监督管理;基本问题;对策

前言

核电厂正常运行工况是核电站一年中工作时间最为长的时期,这一时期核燃料全部装载于堆芯中,核电站的主回路压力边界处于完全封闭状态,为防止放射性外泄所设的三道屏障也处于完全封闭状态,然而用于对于三道屏障完整性进行保护的安全系统、相关的辅助支持系统及缓解与为限制事故后果的而专门设置的安全设施等,需要派遣专人进行维护与处理。为确保核电厂正常运行期间的核安全,核电厂应做好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采用相应手段提高现场辐射安全监督的有效性,通过制定科学的、合理的管理制度,从而在极大程度上提高核安全监督管理的效果与质量。

1.核电厂正常运行期间核安全监督管理基本问题

核电厂正常运行期间核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要求能够取得并向公众与核安全监管当局保证核电站的营运和核安全的要求相符合,并严格遵守核安全的管理标准、法规及运行技术规格书,确保核电站的安全运行,从而保证机组运行处于安全分析报告中所要求的安全水平上,能够履行其对公众和社会所做出的承诺[1]。

核电站正常运行期间核安全监督管理基本问题包括以下几点:(1)保证核电站在设计水平上能够安全运行,从而对核电站的运行安全业绩加以不断改进及合理提升,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并通过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与组织方面在限制与缓解存在的安全隐患;可以说是,核电站正常运行期间核安全监督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保证核电站在设计水平上能够安全运行;(2)核电站应严格遵循核安全的相关管理规定及标准,在技术层面与组织管理层面上制定一系列的解决措施,做到实时的监督与管理核安全管理工作,并能够正确的、有效的执行。(3)通过建立健全相关的评估及改进机制,使核电站核安全管理内部进行自我评估,外部组织开展安全独立评估,从而认识到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优势,从而保留优势,对不足进行不断的完善,进而使得电站的核安全管理体系得以完善。

2.核电厂正常运行期间核安全监督管理对策

2.1建立健全规范的程序体系

为确保核电厂正常运行期间核安全监督管理有效性,核电站应对核安全监督管理程序体系加以建立健全,使其能够规范且完善,在制度上,核电站应对核安全监督的具体要求加以明确,对现场工作人员的行为方式进行规范,其中核安全监督程序体系包括:个人剂量的监测和管理、放射性物品运输管理、辐射防护大纲、辐射防护优化管理、辐射工作许可管理、辐射控制区管理、大修辐射防护管理等程序等[2]。

2.2构建自上而下组织体系

在核电厂正常运行期间需建立自上而下的组织体系,对企业领导人及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加以明确,并成立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核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人员在管理过程中的地位加以明确,对各部门与承包单位安全员在促进与监督该部门落实核安全监督要求的作用加以明确,并建立核电站安全监督网络;同时对现场工作负责人本作业现场人员、相关设备、场地的责任加以明确,从而确保核电厂正常运行期间核安全监督管理有效性。

2.3维持核电站的核安全水平

在核电厂正常运行期间,需对核电站的核安全水平加以维持,这就必须确保三道屏障的完整性,借助运行技术规格书、定期试验、预防性与纠正性维修、再鉴定试验等手段,对核安全的三个要素(控制反应性、屏蔽放射性物质、导出堆芯热量)进行实时管理好核安全,其中运行技术规格书主要组成部分为技术法,该方式的目的是:确保机组正常运行期间的核安全,对保证机组在设计要求范围内正常运行所应严格按照的技术准则加以明确定义;在某种意义上,运行技术规格书主要是对机组“正常”和“不正常”运行的界限加以定了;一旦核电站违反运行技术规格书中的内容,将会造成电站事故设计工况发生的变化,而造成事故发生,从而出现核电站安全分析研究中没有预见的后果;定期试验主要是监控运行技术规格书中规定的核安全有关设备的可用性,对机组和基准设计相比较加以保证,对核电站运行是否朝着坏的方向发展进行确认;若定期试验并未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那么这样设备将会被淘汰;预防性与纠正性维修主要是确保机组系统设备的运行状态是处于运行技术规格书所要求的健康状态,其是核电站设备运行安全运行物质基础;再鉴定试验主要是通过对某一设备进行检查、维修或改进后,使其原有的设计性能得到满足[3]。

2.4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核安全意识

在核电厂正常运行期间,核电站应定期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核安全相关知识的教育与培训,并在培训现场要求工作人员之间对自己核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与经验进行交流,从而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核安全意识,并进一步的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责任心、个人核安全素养及心理素质;同时,核电站通过不定期开展核安全专项宣传工作,让相关工作人员掌握核安全与核防护的最优化要求与内容。此外,核电站建立全员参与的优秀的核安全文化,使得所有工作中人员高度重视核安全,并借助宣传、培训、绩效考核、先进个人等手段,让所有工作人员关注核安全、重视核安全、都成为核安全监督人员,并能够积极主动的落实核安全监督要求,从而在极大程度上提高核电厂正常运行期间核安全监督管理有效性。

3.核安全水平评价与监测

为提高核电厂正常运行期间机组运行的核安全水平,核电站应做好核安全水平评价与监测工作,对核安全水平评价与监测的目的加以明确,从而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评价与监测的方法与原则,再对核安全指标与趋势加以分析,从而将核安全水平评价与监测工作落实到位;同时,企业应进一步的建设核安全文化,从而使得核电站所有工作人员的核安全素养得以提高[4]。

对于机组核安全水平的评价,具体如图1所示。同时,核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人员可通过发现并分析核电站运行中与《运行技术规格书》要求存在的偏差与问题,从而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从而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跟踪与纠正,进而提高核电厂正常运行期间机组运行的核安全水平。

图1机组核安全水平评价范围

结束语

总而言之,核安全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核电站必须做好其运行期间的核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通过建立健全规范的程序体系、构建自上而下组织体系、维持核电站的核安全水平、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核安全意识,从而在极大程度上提高核电厂正常运行期间核安全监督管理有效性,并通过做好核安全水平评价与监测工作,进而提高核电厂正常运行期间机组运行的核安全水平,最终促进核电站健康、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汤搏.确保核电安全,为生态文明建设做贡献[J].环境保护.2017(18):27.

[2]初起宝,刘学锋,王庆.核电厂设备可靠性指标的研究[J].核安全,2015(02):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