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分离8例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1-21
/ 2

主动脉夹层分离8例临床分析

李葑徐燕

李葑徐燕昌吉市人民医院(新疆昌吉831100)

[中图分类号]R54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0)11-0039-01

主动脉夹层是因主动脉内膜破损、高压血流从主动脉撕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内使主动脉的一部分撕裂而形成夹层,并延主动脉纵轴扩展.形成主动脉壁层分离。主要由高血压、某些先天性血管疾患等原因引起。主动脉夹层是比较少见的严重心血管疾病,发病后死亡率较高。近年来夹层动脉有上升的趋势,本文对我院2005年8月—2010年4月收治的8例AD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AD的诊断问题,以提高该病诊断率。

1临床资料

1.1本组男5例,女3例;年龄30—70岁,有高血压病史患者2例。所有患者血压均未得到控制。

1.2主要或首发临床表现

8例患者有剧烈疼痛(其中5例胸痛伴背痛、1例单纯背痛,2例单纯腹痛,2例中其中1例表现为呼吸困难(合并心包积液),另1例表现为晕厥。

1.3体征

8例患者血压异常,高血压7例,低血压(或)休克1例:心包积液1例。

2辅助检查

8例患者中性粒细胞增加。8例患者心电图1、AVL、V5、V6导联有ST-T波改变。1例胸片升或降主动脉增宽,胸片心影增大。8例彩超可见主动脉前后壁分为两层,呈真假主动脉腔;其中1例合并心包积液。4例胸腹部CT平扫发现主动脉内双腔形成,2例患者CT增强扫描见主动脉影增宽,双腔形成,内有低密度的内膜片。

3讨论

主动脉夹层分离的病理基础是主动脉中层的退行性变、黏液样变性、囊性中层坏死、粥样硬化等。按Debakey分类法,AD分成3型。I型:夹层起始于升主动脉并延伸至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甚至腹主动脉;Ⅱ型:夹层局限于升主动脉;III型:夹层起始于降主动脉并向远端延伸可达到腹主动脉及其分支。病变局限于胸部降主动脉者为Ⅲa型,病变累及腹主动脉甚至髂动脉者为IIIb型。由于主动脉夹层分离部位不同,病变范围广,可以表现为胸痛、背痛、腹痛;同时由于分支血管急性闭塞造成器官缺血坏死或压迫还可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如心肌缺血、心包填塞、主动脉返流的症状,神经系统的症状,腹部器官供血不足的症状,肢体感觉和活动障碍的症状,使临床症状多样化、复杂化。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比较少见,但病死率极高的心血管疾病,其中高血压在主动脉夹层的发病上起重要作用,有资料表明,80%的患者有高血压[2]。长期血压增高可引起中层缺血坏死,主动脉壁压力升高,可导致2/3的弹性纤维断裂和纤维化以及内膜破坏,在脉压的作用下可导致动脉夹层形成。本组50例患者中高血压占39例(78%),也提示高血压为主动脉夹层的主要病因。

主动脉夹层心电图主要表现为左心室肥厚缺血,伴或不伴右束支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等非特异性表现。X线胸片可见上纵隔影增宽,主动脉增宽延长,主动脉外形不规则,有局部隆起。彩色超声示主动脉内分离的内膜摆动征及主动脉夹层分离形成的主动脉真假双腔征。临床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结果。心电图在诊断主动脉夹层方面无特异性改变,但有助于与急性心肌梗死相鉴别。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都不高,但可在床旁检查,对主动脉根部和升主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较大。CT可显示真、假腔情况及识别假腔内血栓。MRI能直接显示真、假腔,精确显示主动脉腔径,显示内膜撕裂的位置、范围,主动脉壁夹层与主要动脉分支的关系,其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100%和97%。

总之,超声、螺旋CT和MRI在诊断主动脉夹层时各有优势,在选择时必须考虑各种检查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可能性,必要时三种技术联用有助于快速诊断[2]。本组患者主要是依据超声心动图和螺旋CT检查明确诊断的。

主动脉夹层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后者主要包括经皮主动脉内膜开窗术和主动脉腔内覆膜支架植入术,特别是主动脉腔内覆膜支架植入术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尤其是对于病程超过2周的慢性DeBakeyIII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由于药物治疗并不能维持主动脉结构的稳定,夹层仍会继续扩大,存在破裂和严重脏器缺血的危险,这时腔内覆膜支架植入术是一个更好的选择[3,覆膜支架能够有效覆盖主动脉内膜裂口,隔绝真假两腔交通,使闭塞的动脉夹层假腔血栓化,而主动脉真腔内血流量得到有效的恢复,重要脏器血供恢复,从而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参考文献

[1]董平栓.主动脉夹层诊治的进展。医学综述,2005,11(2):229-231

[2]黄芳梅,蔡立慧,钟晓珊,等。主动脉夹层43例分期护理。中国误诊学2005,5(14):2617-2618.

[3]封华,丁海燕.10例主动脉夹层支架植入术的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3,38(8):608-610

[4]陈锦明,彭水先,杨常军等,主动脉夹层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1,7(1):20-23

[5]田列侠。用Orem护理系统理论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观察。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3,11(2):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