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调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3-13
/ 1

高职院校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调查研究

罗兰芬

关键词:高职生团队合作能力调查研究

0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每个人在参与激烈竞争的同时还要进行广泛的多方面的合作。而大学生将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对他们进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无疑对他们今后扮演好各自的社会角色有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了解职业院校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状况,本人设计了调查问卷,对高职生进行了一次团队合作能力状况的调查。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次调查对象为高职院校学生,对部分辅导员、专业教师进行访谈。

1.2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访谈方式,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共收回问卷958份,有效问卷900份。

1.3数据统计收集到的数据处理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调查结果

2.1高职生心胸开阔度的调查情况见表1

表1

序号调查内容选项人数百分比(%)

上表说明,80.51%的学生并不支持老师老师当众斥责学生,说明大部分学生能坦诚待人,有尊重他人的意识。但20%的学生不能坚决保守他人隐私,说明学生虽然有尊重他人的意识,但执行起来并不坚决,自制力不足;67.78%的学生会选择与自己有矛盾的人合作,说明大部分学生心胸开阔,合作意识较强。同时,49.78%的学生对朋友借几元钱不还会耿耿于怀,又说明在对待金钱问题上这些学生还显得不够大度,处事不会克制,显得过于直接。

2.2高职生尊重长者的调查情况(见表2)

表2

序号调查内容选项人数百分比(%)

有人说,如果父母的知识水平不够,不能解答自己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就没有必要和父母谈论自己的学习情况。你觉得

A.这样做是对的

B.这样做不好

C.无所谓

40

618

242

4.40

68.66

26.94

上表说明,68.66%学生认为不管父母知识水平够不够都有必要同他们谈论学习,说明绝大部分学生还是有尊重长辈的意识,但有26.94%的学生在这一点上的认识是模糊的(认为无所谓),对这部分学生还需要加强尊重敬师长、尊敬领导的教育。

2.3高职生工作心理的调查情况见表3

表3

表3

序号调查内容选项人数百分比(%)

你辛苦地干完了工作,自以为干得不错,不料领导很不满意,你会怎样做?

A.不做声,但心中委屈

B.拂袖而去,认为自己不应受埋怨

C.解释因客观条件限制,自己无法做得更好

D.注意自己做得不够的地方,以便今后改正

153

41

89

617

16.96

4.70

9.94

68.60

上表说明,有68.6%的学生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来对待领导批评,说明这部分学生能够较好地处理上下级关系,这是现代职业人必备的素质之一。同时,还有31.4%在这一素质上还有欠缺,需加强工作的艺术性。

3对策

3.1从专题培训角度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可以开设相关课程、开展对学生党员、团干、学干、毕业生等分层次、多角度、全方面,对广大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意识的培训,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为人处世和人际交往的水平。并且认识改善团队中的沟通和信任的重要性,重新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心,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提高个人对团队的热诚,增进之间的沟通,促进团队的成长和发展。

3.2从辅导员角度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辅导员工作在学生工作第一线,跟学生接触最直接,是培养、引导学生具备团队合作的最有力者。在平等、沟通、互赏、双赢的基础上,培养出既有渊博知识,又有超强的动手能力;既有独立工作能力,又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合作精神的新世纪创新型人才,这是衡量我们教育管理工作成绩的标准之一。为此,在学生管理和日常教学工作中,辅导员要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这也是高校辅导员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

3.3从专业教师角度增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培养团队观念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学会合作互助,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体与班级团队共同发展。可从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入手,探索在化学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外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信心、团队精神和尊重与欣赏他人的好习惯。营造合作学习氛围,创设实验条件,增加课外实验,引导学生深入实际生活,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通过对教学评价的调整,实现教学评价的科学化,提高学生对合作的内涵和价值的认识,促进合作意识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张宗胜.大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培养的意义探讨[J].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杨红.高职院校辅导员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