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鼻窦手术482例护理体会

/ 2

鼻内镜鼻窦手术482例护理体会

覃朝莲温胜

覃朝莲温胜(四川省达县人民医院五官科635000)

【摘要】目的介绍鼻内镜鼻窦手术的护理体会,讨论鼻内镜手术前后护理以及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预防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以保证治疗效果、提高治愈率。方法对482例鼻腔疾病患者行鼻内镜手术。结果治愈361例,占74.9%;好转78例,占16.2%;无效43例,占8.9%;43例无效者均为未按时复查换药患者。并发症方面,鼻腔粘连57例,窦口闭锁13例,术后出血16例。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疾病疗效显著,在护理的过程中体会到术后的随访是提高手术治愈率的重要环节。因此,要在患者出院宣教中重点强调术后随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鼻窦炎;内镜手术;护理

鼻内镜手术较传统,手术痛苦小、操作精细、视野清晰、术后不良反应轻、恢复快、效果好等优点。手术的成功除了熟练的操作技术外,正确的护理措施亦是必不可少的[3]。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进行了482例鼻内镜治疗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科自2007年1月~2008年12月,共收治鼻腔疾病患者482例。其中男253例,女229例,年龄最小11岁,最大76岁,平均48.3岁。发病时间:短者6个月,长者23年。病种:全副鼻窦炎89例,鼻窦炎与鼻息肉同时存在196例,单纯鼻窦炎136例,霉菌性鼻窦炎53例,乳头状瘤7例。全部患者术前均做鼻内镜检查和鼻窦CT扫描。

1.2临床表现

均为反复发作的流脓涕,鼻塞伴经常性的头痛、头昏,记忆力减退,其中有一部分患者伴有嗅觉障碍。

1.3手术目的和麻醉方式

目的:均为去除病灶,扩大自然引流口,改善恢复原有功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复发。麻醉方式:一般为表麻、局麻。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

手术对于每一位患者来说,通常心理无底,或总有紧张感觉,对于手术效果,甚为担心,为消除心理障碍,我们在给病人安排床位后,便主动向病人介绍传统手术方法和鼻内窥镜手术的不同之处。介绍内窥镜手术的优点,安全性,并通过已手术患者的相互沟通,来降低病人的紧张恐惧心理,鼓励他们以良好的心态,适应病人角色,愉快接受手术,并尽快熟悉病区环境。

2.1.2术前准备

保持鼻腔和口腔清洁,遵医嘱给予漱口液及清洁鼻腔,并剪除鼻毛,防止术中术后影响视野。并在术前1~2天使用抗生素及止血药物,以预防感染及减少术后出血;指导病人术中配合,教会其术后由于呼吸模式的改变,致口腔粘膜干燥,创面疼痛等情况的预防措施,如保持病室湿度70%,或用湿纱布覆盖口唇等。

2.2术后护理

2.2.1常规护理

对表面麻醉加局部麻醉患者,常规护理取半坐位,是鼻手术减少出血的一种体位,因头面部血管丰富,血压相对较下肢大,手术后容易出血,因此半坐位是鼻手术的常规体位。对全麻患者而言,应取全麻体位,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并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加强吸氧。对有出血倾向的患者适当鼻部冷敷,以减轻毛细血管渗透性,减轻组织水肿,减少出血及减轻疼痛[1]。由于患者术后双侧鼻腔填塞,患者只能张口呼吸,口腔护理尤为重要。除鼓励患者多饮水外,要经常不断湿润患者口腔,减少患者由于张口呼吸而引起口干,同时也减少了因咽干引起咳嗽,加重伤口疼痛及出血。对疼痛明显患者遵医嘱使用镇静剂及止痛药物。

2.2.2生命体征与药物护理

手术后大部分患者表现出术后反应症状,如出血、手术热、血压不稳定、心律快、头痛等。由于张口呼吸引起咽黏膜充血水肿,使患者出现缺氧症状,呼吸急促,出虚汗等,根据上述情况,生命体征观察是术后护理工作重点之一,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如对发热患者采取物理降温,对缺氧患者及时氧气吸入,血压高或心律失常患者应及时报告医生采取相应措施。当患者拔除填塞物后,鼻黏膜仍处于水肿状态,不能用鼻呼吸,要发挥好专科方面的护理,如用麻黄素点鼻,缺氧时继续输氧,出血者及时压迫止血。预防术后感染,按医嘱及时抗感染治疗,发热不退者,除物理降温外,应使用药物降温,并查明发热原因。做到术后1周内勤观察,勤检查,勤做患者所需要的工作[1]。鼻腔内镜手术,目前较为先进,但报道手术并发症为数不少。因此,除了做常规护理外,勤观察非常重要,要严密观察有无眶内血肿,眼球移动情况,有无复视或视力下降,并发症出现要考虑是手术当中的并发症还是术后感染,特别是视神经感染引起失明,此报道不少见,除观察眼部情况外,还要观察鼻腔分泌物,有水样分泌物出现,不排除脑脊液鼻漏,应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总而言之,鼻内镜手术后的患者做到三勤,是护理人员不可推卸的责任。

2.2.3术后的心理护理

鼻腔手术范围不大,但部位特殊,再加上双侧鼻腔填塞许多填塞物,使鼻组织处于压迫状况,疼痛常可发生,特别是会引起头痛头晕;吞咽对伤口刺激,影响吞咽也就影响进食,同时有渗出物流入口中,因此患者常出现烦躁、紧张,个别患者出现恐惧,思想顾虑比较多,此时需要护理人员关心、爱护,勤到床边慰问,勤清除面部血性物,勤动员患者进食一些流体食物[2]。要鼓励患者不怕困难,渡过难关,使疾病早日康复,让患者体会到医护人员的关心、爱护,减轻患者的痛苦,在做好心理护理同时,也要做好家庭人员的思想工作,让家庭人员积极配合,协同护理,从侧面支持患者,使患者更加有信心,为康复打下一个好基础。

3出院指导

出院时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说明术后随访和综合治疗的重要性。

3.1指导内容

嘱患者出院后继续用药治疗,包括口服药、滴鼻、鼻腔冲洗1~2次/d,连续2~3个月。3个月内勿用力擤鼻或用其他物体刺激鼻腔。鼻腔应用油剂,如复方薄荷油等,可软化痂皮,并利于其排出。平时多吃蔬菜、水果,注意避免受凉,预防感冒,加强体育锻炼。

3.2随访

术后随访是提高鼻内镜鼻窦手术疗效的重要阶段。携带门诊病历、联系门诊医生坐诊时间、复诊时间等,按时到门诊复诊。患者回家后,遇到任何问题均可通过电话咨询,医护人员还可用电话进行随访,督促患者定时复诊。

结果:全部病例术后6个月按海口标准进行疗效评价[3]。治愈361例,占74.9%;好转78例,占16.2%;无效43例,占8.9%;43例无效者均为未按时复查换药患者。并发症方面,鼻腔粘连57例,窦口闭锁13例,术后出血16例。

4讨论

鼻内镜鼻部手术已广泛应用于鼻窦炎、鼻息肉及其他窦口鼻道复合体结构异常等手术的治疗,既可使病变较彻底的清除,又能保留鼻腔鼻窦的生理功能。鼻内镜手术的成功与手术前后的护理有密切的关系。我们的体会是:术后的护理是提高手术治愈率的重要环节。术后定期内镜下复查及清除术腔肉芽、血痂、囊泡组织及分泌物,及时解除鼻腔粘连,才能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因此,要在患者出院宣教中重点强调术后复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曾春荣,李丰德.鼻内镜手术的并发症及预防[J].海南医学杂志,2005,16(9):146.

[2]张晓贺,荆素卿.慢性鼻炎患者术前术后护理体会[J].中华现代眼耳鼻喉科杂志,2007,4(1):91-92.

[3]中华医学会耳鼻喉科分会,中华耳鼻喉科杂志编辑委员学会.内镜窦手术疗效标准[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33(6):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