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跟踪调查与指导一名糖尿病患者的切身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8-18
/ 1

常年跟踪调查与指导一名糖尿病患者的切身体会

杨丹丹杨亚改王锐瑞

杨丹丹杨亚改王锐瑞(河南省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教学办公室462002)

【摘要】通过常年跟踪调查与指导一名糖尿病患者,总结出该患者不愿听从指导的原因,以便于接下来针对原因解决问题。

【关键词】糖尿病;患者;生活指导;切身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8-0919-0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不断提高,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比10年前高出3~4倍,糖尿病为慢性终身性疾病,患者需要在复杂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进行治疗,因此做好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护理是十分重要的。笔者的家庭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家庭,丈夫是一名医生,其母亲是一名2型糖尿病患者,而笔者作为一名护理人员与丈夫共同承担起对患病母亲的家庭护理与指导。

该病人是原一名肾结石患者,10年前做过肾切开取石,随后2年又因胆结石行胆囊切除术,2005年由于泌尿系感染查出尿糖偏高而发现患有糖尿病,初起症状并不严重,而且糖尿病患者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也一直不明显,因此并没有引起患者的重视。发现该病之后的两年内,患者听从医嘱服用二甲双胍,但服药并不规律,经常忘记服药,饮食控制更是无从谈起,只是有时候感觉吃甜食多了就吃点药。近两年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经常感觉夜间睡觉时皮肤瘙痒影响睡眠,该症状的出现开始引起患者对该病的重视,服药逐渐走向规律化,但饮食方面患者一直不愿控制,儿女劝说无效。去年冬天因急性肾盂肾炎高烧入院,随即查出右肾囊肿,因其患有糖尿病,导致病情很难控制,住院2月余方出院。但右肾由于囊性肿块较大保守治疗无效,也无法进行手术,多方求医无果,至今未予处理。不过由于本次住院,加上住院期间医生对其进行糖尿病的再次宣教,并指出糖尿病与此次患病住院的关联性,进一步加强了患者对糖尿病的重视程度,患者下决心出院后做好糖尿病的控制工作。但俗话说:“好了伤疤忘了痛。”肾盂肾炎的病痛刚过去没多久,病人饮食方面仍旧我行我素,儿女再三劝说监督效果不明显,除了用药方面更加重视。

经笔者观察分析,患者一直不愿进行饮食控制,有以下几个原因:

1.患者本就喜欢甜食,加上自控能力差,儿女虽在再三劝说,但患者本人重视不起来其他人再说也无效。

2.该病的表面症状并不严重,这一点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对于这样一位非医务人员的患者来说,除非像急性肾盂肾炎那样的急症才能充分引来她的注意,其他的没有表面症状或者表面症状不严重的疾病,在她看来好像对身体没有多大影响。但是作为医务人员的儿女是知道她这个病是一直在向前进展着的,而且知道最终并发的各种并发症都很严重。这些问题儿女虽已对她进行宣教,病人仍然不听劝说。

3.患者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药物上,认为吃着药呢根本不需要控制饮食,血糖高了就增加药量,再不行就换好药换贵药。最近,患者又开始感觉晚上睡觉皮肤发痒(自从规律服药后这个症状已经很少有了),说明病情又向前进展了,原来的药量已经控制不了血糖了,让其增加药量,她说无法再加,前几天药量加上去感觉眼睛视物不清(药物的其中一个副作用),听说别人用的一种中成药,价钱虽贵了点但效果好,又想换那种药试试。

4.患者的否认心态。由于患者的血糖一直未得到很好的控制,近年来病情一直处于进展中,病人已经感觉到手指麻木,说明已经损伤到末梢神经,但是患者一直拒绝承认该症状是由于糖尿病引起的,非要说自己得了风湿,这是风湿引起的。患者眼睛有时感觉视物不清,说明病情已经影响到眼睛,但患者却说这是药物的副作用引起的。

通过对该患者的常年跟踪调查与护理,使我感觉到要想护理好一位病人,光有书本上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耐心、正确的宣教与沟通方法,要有能力把书本上的专业知识通过正确的宣教与沟通方法传输给病人,并让病人接受并听从指导。这一点是最难的,也是最重要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以后的路还长着,相信对该病人指导与护理终会找到很好的方法。

作者简介:杨丹丹,28岁,女,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