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潘立酮联合用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有效率及胆汁指标检测水平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多潘立酮联合用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有效率及胆汁指标检测水平分析

彭兴帮

(常宁市中医院内一科湖南常宁421500)

摘要:目的分析多潘立酮联合用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有效率及胆汁指标检测水平。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100例,按照接受治疗方式的不同,采取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两组患者各为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多潘立酮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多潘立酮联合铝碳酸镁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后的24h胆汁反流情况加以对比分析。结果接受多潘立酮联合铝碳酸镁治疗的实验组患者治疗后24h胆汁指标检测水平、临床总有效率和接受多潘立酮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相比显著优于,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接受多潘立酮联合铝碳酸镁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其临床效果显著,且在治疗后的胆汁反流情况也得到了改善,值得更加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多潘立酮;碳酸铝镁;联合用药;胆汁反流性胃炎;胆汁指标检测水平

胆汁反流性胃炎在临床上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也被称为碱性反流性胃炎[1]。其发病机制主要为患者的幽门括约肌功能失常,从而导致患者的胆汁发生反流,在胆汁到达胃部后,会与胃酸发生反应[2]。病情发展到严重的程度时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其发病率较高,主要临床症状为反酸、腹泻以及腹痛等[3]。本次探究我院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接受多潘立酮联合碳酸铝镁治疗后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1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的10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收治时间为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按照接受治疗方式的不同,采取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两组患者各为50例。男女比例为3:2;年龄为20~72岁,平均年龄为(43.2±2.1)岁,病程为0.5~4.1年,平均病程为(2.0±1.3)年。本次研究在获得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后进行,且患者在入院后经过病理诊断等相关检查已经被确诊为患有胆汁反流性胃炎,其均已签署相关知情声明。两组患者的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接受多潘立酮治疗,每次口服10毫克,每天服用三次,在早、中以及晚饭前一小时前用温开水送服,接受连续八周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接受多潘立酮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碳酸铝镁,每次剂量为100毫克,每天服用三次,在早、中以及晚饭前一小时用温开水送服。接受连续八周的治疗。两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的期间,应该禁忌服用其它会对胃动力产生影响的药物。在两组患者接受八周的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以及胃部内胆汁情况的变化加以对比分析。

1.3观察指标

在两组患者接受八周的治疗后,显效:患者的粘膜充血、水肿以及胆汁反流等临床体征基本消失;有效:患者的水肿、粘膜充血以及胆汁反流等临床体征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无效:患者的水肿、粘膜充血以及胆汁反流等临床体征没有得到改善甚至加重。其中总有效率为显效以及有效二者之和。

1.4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后24h胆汁指标检测水平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处理,其中治疗后24h胆汁指标检测水平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和对照组患者相比显著优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两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对比[例(%)]

3讨论

在临床上,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一种碱性的炎症,其是由于患者的幽门括约肌发生异常导致十二指肠内的胆汁和胰液流到胃部,从而使患者的胃粘膜受到损伤。患有该病的患者一般以胃镜检查作为临床诊断的手段,也可以对患者的胃吸出物加以测定。在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其常接受手术治疗以及药物治疗,病情较轻的患者也可以将控制饮食作为治疗手段[4]。研究表明,胃动力药是通过增加患者的胃肠道蠕动,从而抑制胆汁的反流。在目前临床用药多采用多潘立酮以及碳酸镁铝[5]。多潘立酮是一种外周多巴胺受体阻断剂,其可以通过抑制患者胃部以及食道的反流从而增强患者的胃动力。在患者接受治疗后,其较易出现恶心以及呕吐的症状,但是可以得到控制,并且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低,但是兼顾不全[6]。有研究表明,如果胃中的酸性环境的PH值较低,反流的胆汁会解离胆酸,其可以穿破患者的细胞膜,从而给患者的胃粘膜造成损伤,最终引起患者萎缩性肾炎的发生[7]。碳酸镁铝与多潘立酮联合使用时,其可以在酸性条件下与胆汁酸发生反应,从而对胃中的酸性环境加以调节。

在本次研究中,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接受多潘立酮联合用药治疗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其临床总有效率更高,且其胆汁指标也得到了显著改善,值得更加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陈和军.多潘立酮和铝碳酸镁联合用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9):184-185.

[2]李千迅.多潘立酮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5):147-148.

[3]魏晓广,郑佳.疏肝和胃汤联合多潘立酮片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0):195-196.

[4]林勇,叶丹,施正超.埃索美拉唑、多潘立酮与铝碳酸镁联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3):409-411.

[5]袁溢苒,童明霞,周丽峰,王海霞.多潘立酮联合用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处方药,2018,16(1):52-53.

[6]张正波.埃索美拉唑、多潘立酮与铝碳酸镁联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价值[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2):85-87.

[7]王雪梅.埃索美拉唑、多潘立酮与碳酸镁联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7,17(35):7-8.

[8]郑永曦,翁金生.铝碳酸镁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2):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