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检验危急值管理的重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0-20
/ 2

医院检验危急值管理的重要性

魏莹

(南京市浦口区浦厂医院;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目的提高医院对危急值管理的重要性,加强危急值管理。方法针对我院危急值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结果医院必须重视危急值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结论只有重视危急值的管理,才能更好地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关键词:提高;重视;危急值管理

0引言

危急值就是危险紧急的数值,指这种检验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的生命可能已处于危险紧急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的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救治或干预措施,挽救患者的生命,否则患者可能会出现生命危险,失去最佳的抢救时间,出现严重后果。而医疗安全是医院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重中之重,又是医院落实质量管理,提升医院综合实力的关键,所以危急值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如今的危急值不仅仅指检验危急值,它还涵盖的医学影像、心电图、药物学等各方面的内容,我院2006年建立了医学危急值报告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发现以下问题:

1对检验危急值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

1.1部分检验人员对危急值概念模糊,对危急值重视程度不够,有危急值在第一时间不和临床医生取得联系,认为我只负责检验结果的准确,签发报告单,报告单发往临床及时看不看是你医生的工作,与检验人员无关,造成危急值漏报,漏记结果或记录不全,病人信息不详细,有些危急值结果没有复检记录,报告与记录时间不一致。

1.2临床医生接到危急值报告后重视程度不够,接收人员对危急值记录不完整,甚至无记录,有些甚至把危急值和参考值概念混淆,不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或治疗,不和护士沟通,虽开了医嘱,但未及时通知护士执行,错过了抢救的最佳时机,危急值未按危急处理,有些临床医生缺乏经验,接到危急值报告后,不能准确判断检验结果与临床症状是否相符,需不需要重新留取标本复检,盲目采取治疗措施。

1.3对于新上岗的年轻护士,对危急值概念模糊,不了解危急值的意义,不重视检验报告,没有将检验结果和患者的病情相互联系,有时接到危急值电话后不立即报告医生,错过了救治的最佳时间。

2结果没有真实反映病人本身情况,出现假性危急值

2.1护理方面:护理人员抽血过程不通畅,不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在输液侧抽血,标本稀释,造成检验结果极高或极低,标本溶血,脂血。需空腹采血的,护士未及时告知患者空腹,采集不符合要求的标本,采血容器混用,更为严重的是部分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导致标本张冠李戴等现象。

2.2检验方面:检验人员责任心不强,在收集临床科室标本时,不认真核对标本,对不符合要求的标本不能及时和临床医护人员沟通退回,重新采集标本。如:血常规检查,用EDTA-K2抗凝管,由于护士采集标本不顺利或轻轻颠倒混匀不及时,造成标本轻微凝集,血小板计数结果偏低,出现危急值,无实践经验的检验人员就会给临床报告危急值,误导临床医生判断,不认真核对报告,出现错误的数值未能及时发现而发出报告。

2.3患者方面:有些患者在治疗时,不配合医护人员,认为抽血检查没有必要,不愿意采血或对采血的要求不配合,造成采集的血液不符合要求影响检验结果。

2.4危急值项目不全:我院的危急值项目是医院医务科、护理部、临床科室、检验科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参考周边同级医院危急值范围制定的,主要有血常规、血凝、电解质、肾功、肝功、心肌酶谱等项目,还有孕妇的尿蛋白、RH阴性血型等项目、都没有列入危急值报告范围,容易引起检验人员忽视,医生不能及时得到信息,对孕妇在分娩过程中出现意外,容易引起医护人员措手不及,延误治疗。

2.5危急值报告项目范围缺乏小儿和成人之分。如新生儿血糖,借用成人的危急值范围,成人低值定为2.2mol/L,新生儿对低血糖耐受性优于成人,该值对新生儿不一定有生命危险,新生儿的高值定为165mol/L,若使用成人的危急值范围,有可能会误导临床医生。

3改进措施

3.1进一步加强危急值报告登记制度。要求检验人员熟练掌握危急值项目的危急范围,了解它们的临床意义,一旦出现危急值,检验人员首先在保证仪器设备正常,室内质控项目在控的情况下立即复检,复检无误后,立即和临床医护人员沟通,询问检验结果是否和患者病情相符,是否重新留取标本复检,标本采集时是否符合要求,若无异议做好危急值报告记录及相关人员的签字,做到责任到人。

3.2加强检验科人员和临床医护人员的沟通。才能防范假性危急值的发生,由于工作性质的不同,医护人员对检验工作的影响因素不甚了解,在主观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送检标本的好坏直接影响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是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之一,这一环节得不到保证,就会使标本在未送到实验室之前就发生了质的改变,检验科即使有最好的仪器、最好的方法,检测出的结果也不能真实客观的反映出病人当时的病情,有研究报道,检验误差有45~70%来自检验前的不合格因素[1]。加强检验与临床沟通是预防假性危急值出现,保证检验结果准确的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3.3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特别是新上岗人员的培训,首先转变护理人员的旧观念,正确认识危急值报告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护理部加强与检验科沟通,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检验相关知识,使他们掌握各种标本采集的方法和采集的注意事项,检验科应制定患者的准备、标本的采集、储存、运送的“检验手册”给各临床科室参考。

3.4医院加强危急值的监督管理工作。医务科每月应不定期的对危急值的登记报告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对做的不到位的科室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

4讨论

危急值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中医疗安全的重要部分,也是临床实验室认可的重要条件之一[2],危急值的质量控制除保证危急值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外,对于危急值操作规程中的各个关键的环节和关键的人的管理和控制更为重要[3],危急值的报告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特别是我们医院,由于医疗条件有限,医护人员趋于年轻化,师资力量薄弱,临床经验不足,更应重视危急值的管理,一方面可以促进临床实验室人员对异常结果进行分析检查,有效的增强检验人员的的主动性和责任心,提高其理论水平,增加了检验和临床的沟通的渠道,同时增加了临床医护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接到危急值报告能及时的了解患者病情变化,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不但提高了医生工作的主动性和应急处理能力,也是一个不断学习,提高综合业务水平的过程,更好的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及时的诊疗服务,保证医疗安全,减少医疗纠纷。

参考文献

[1]申子瑜,李萍.临床实验室管理学旧之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10-111.

[2]张莉,王悦宁,李明江,等,实验室危急值报告的临床分析[月.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3);263-264.267.

[3]刘岩,程艳敏.“危急值”报告制应用于医疗质量管理中的研究进展.卫生软科学,2009,02:14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