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临床护理观察

/ 3

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临床护理观察

陈玉娟陶震华通讯作者

陈玉娟陶震华通讯作者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无锡214000

【摘要】目的:探究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形成术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32例颈动脉狭窄患者,所有患者均实行内支架成形术,同时对其手术前、手术中以及手术后进行相应的护理,对出现的并发症现象进行及时处理。结果:患者经治疗后,其成功率为100%,但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心律缓慢以及血压降低等现象,经对症治疗后,其症状均逐渐消失。结论: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治疗时,其手术前应进行充分准备,并且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严密的观察,能够有效的提升手术成功率。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内支架成形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5)8-0128-02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vascularstenosisofcarotidarterystentformingsurgeryclinicalnursingeffect.Methods:selectedinourhospitalinApril2013and2015duringMarchfrom32casesofcarotidarterystenosispatients,allpatientswereintheimplementationofangioplastyandstenting.Thecorrespondingnursingbeforesurgery,surgeryandaftersurgeryatthesametime,complicationsoccurredtotimelytreatment.Results:Patientsaftertreatment.Thesuccessrateof100%,butintheprocedureappearslowheartrateandbloodpressuretoreduce,aftersymptomatictreatment,thesymptomsdisappearedgradually.Conclusion:treatmentofpatientswithcarotidarterystenosis,priortosurgeryshouldbefullyprepared,andintheoperationprocessofthepatient'sillnessofcloseobservation,caneffectivelyimprovethesuccessrateofsurgery.

【keyword】carotidarterystenosis;Stents;nursing

脑血管疾病有较高的死亡率,而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则的比例较大,此病易反复发作。而颈动脉狭窄极易引发脑血管疾病,伴随神经血管内介入技术的不断完善以及应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逐渐应用到治疗中,此手术方法具有较小的创伤,且手术风险较低,能够有效的预防脑梗死的发生[1]。此研究对我院2013年4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32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32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为18例,女性患者为14例,患者年龄均在45-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4±5.8)岁。其中8例患者出现一过性偏身乏力现象,4例患者出现一过性黑朦现象,6例患者出现一过性语言障碍现象,14例患者出现头昏现象。

1.2方法

患者在手术前应进行心电图、肝肾功能、血糖水平、凝血功能以及头颅CT等相关指标进行检查。手术前3-5天患者应每日口服300mg阿司匹林肠溶片,75mg氯吡格雷片,在手术前2小时应每小时静脉泵入3ml尼莫通。按照DSA全脑检查结果选取相应的自膨式支架。在手术过程中,全程应进行心电监护,利用血管机来进行局麻麻醉,对患者右侧股动脉进行穿刺,并在其中放置8F动脉鞘,使得全身肝素化,与此同时在0.035in的超滑导丝的引导下,将其8F导引导管放置在心端病变的位置处[2]。随后在颈内动脉远端位置放置Angioguard,并顺着其导引钢丝,放置扩张球囊,对患者实行预扩张或者将支架直接置入到其中,当支架位置确定后,需要在透视的状态下将支架释放下去,通过造影对其狭窄位置进行观察,在一定情况下对球囊进行扩张,最终将保护伞进行回收。反复进行颈动脉造影以及颅内动脉造影技术,对其释放支架之后的颈动脉扩张状况进行严密的观察,同时对颅内每段各个分支的供血状况进行观察,如果并未产生异常现象,则手术完成。手术完成后予以患者5000U低分子肝素进行注射,一日两次,持续注射3-5天。除此之外,还应每日继续口服300mg阿司匹林以及75mg氯吡格雷片,服用时间为3个月,3个月后阿司匹林的剂量下降到每日100mg,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

1.3护理

1.3.1术前护理

手术前患者应进行肝肾、心电图以及凝血等相关指标检查。手术前服用氯吡格雷片以及阿司匹林,在手术前2小时静脉泵入尼膜通。手术前还应对手术位置进行备皮,患者需禁食12小时,禁水6小时。如果患者在手术前出现紧张感,可予以0.1g鲁米钠进行肌肉注射。

护理人员需要按照患者的实际状况对其进行相应的心理疏通,告知其手术的操作过程以及医生的技术水平,或者为其讲述治疗成功的病例,以此来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3]。

手术前患者应对手术体位进行练习,在手术过程中患者应采取平卧位置,手术完成后患者的下肢需要进行制动,所以患者应24小时进行卧床休息,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选取卧位的必要性,避免因为体位不当而对手术造成严重的影响。护理人员还应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大小便练习,手术完成后患者应按压其伤口位置,不应用力咳嗽,从而防止伤口产生出血现象。

1.3.2术中护理

在手术过程中应对患者的血压、心率、意识等进行严密的观察并对其进行记录,还应询问患者的感受如何,是否存在肢体麻木、偏瘫等现象,从而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判断,做好及时抢救的准备[4]。在注射造影剂的过程中,如果患者发生呕吐以及呼吸困难等现象应停止注射,并立即告知医生进行抢救。而患者双侧瞳孔出现不等大现象时应予以甘露醇进行静脉滴注,告知医生应立即停止手术,对患者进行抢救[5]。按照患者的实际体重来配备肝素钠的浓度以及合适的使用剂量,与此同时还应对用药的时间进行详细的记录。对其颈动脉窦进行观察,观察其是否产生低血压以及心动过缓等现象。当患者产生烦躁情绪时,应对其注射阿托品来消除患者症状,有助于心率的恢复。

1.3.3术后护理

手术完成后,患者应进行卧床休息,患肢应进行伸直并进行24小时制动,其伤口选用“8”字法来进行包扎,采用0.5kg沙袋对其两边进行加压止血,12小时后取出一个沙袋,在24小时后将另一个沙袋取出[6]。长期存在体位上的压迫,患者会产生一系列的不良情绪,且血压骤升,患者因此会想要坐起,少数患者会自行坐起,在此时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表现出的不适感进行理解,并告知此体位对患者的重要性以及坐起所形成的伤害,从而获得患者的配合。当患者的腰部感受到不适时应对其进行按摩,同时还可以对下肢进行被动按摩,有助于血液循环,避免静脉血栓的形成。

手术后应对患者的神志进行严密的观察,在术后24-48小时对其进行心电监测,同时对患者的血压、心率以及呼吸进行重视,还应详细记录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查看患者是否出现并发症现象[7]。在术后应每隔30分钟对患者巡视以此,对患者穿刺位置进行查看,查看是否出现渗血、出血等现象,同时查看穿刺下肢皮肤的状况以及足背动脉的活动状况,并对其实际状况进行记录。

一旦患者穿刺侧肢的足背动脉出现逐渐减弱、皮肤温度降低以及肢体发麻等现象,可能是由于包扎较近而形成的,需要进行及时处理,以免肢体产生坏死现象。患者在进行咳嗽、喷嚏以及排便过程中应对伤口进行按压,以免因为腹压而加大并发症的发生率。查看患者是否存在口腔以及牙龈出血的现象,对患者大小便以及呕吐物的量进行观察,观察其是否存在出血倾向等。患者采用介入治疗后会使病变血管出现通畅现象,从而致使脑过度灌注而形成不良反应,例如头痛、头胀、恶心呕吐等现象,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极易产生同侧颅内出血现象,需要立即上报医生进行治疗。而产生脑血管痉挛的主要原因则是因为介入材料以及造影剂所形成刺激而引发的,其临床症状为头晕、意识出现障碍以及肢体麻木等,所以在进行脑血管介入治疗的过程中,应选取适当的脑保护装置以及导管,在操作时动作应轻柔,在围手术期需要采用尼莫通来进行泵入,其速度为3-5ml,从而达改善脑血流的目的。在手术中以及手术后需要对其神志瞳孔进行观察,以免发生由于脑缺血时间较长而产生的神经功能障碍现象。

1.3.4饮食护理

患者在手术后回到病房则可以进食,先食用流食或者半流食,不应食用产气食物,例如牛奶、豆浆等食物,避免引发腹胀现象,不应服用辛辣食物,吸烟喝酒的患者应戒烟戒酒,患者应多饮水,从而增加肾脏的排泄,防止因为造影剂而形成的损伤。手术6小时后其患者的尿量应在600-800ml,24小时后其尿量应在2000-2500ml[8]。

患者在进行支架植入术之后其患者应进行长时间的治疗,需要终身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以及阿托伐他汀钙片,还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其复查内容为凝血酶原的时间以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9]。从而使患者的情绪处在稳定状态中,防止出现紧张以及兴奋等现象。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以免发生感冒。在刷牙过程中应采用软毛,切记不应对颈部进行按摩。

1.4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其结果以(n,%)来表示。

2结果

所有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其成功率为100%,手术完成一周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现象具有所改善。5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发生心律缓慢现象,比例为15.63%,4例患者出现血压降低现象,比例为12.5%,2例患者发生出血现象,比例为6.25%,3例患者出现假性动脉瘤,比例为9.38%予以患者相应的治疗方法,其症状逐渐消失。

表1术中并发症现象分布

并发症心律缓慢血压降低出血假性动脉瘤

例数5(15.63%)4(12.5%)2(6.25%)3(9.38%)

3讨论

就目前而言,脑血管疾病对人类健康存在较大的伤害,其死亡率仅仅少于恶性肿瘤造成的死亡现象。而颈动脉狭窄则是出现脑梗死的主要因素,其血管内支架则是治疗此病的主要方法,此种治疗方法的创伤性较小,同时具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且手术风险不高,能够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因此大部分患者以及家属能够接受此种治疗方法[10]。而确保手术可以顺利实施,其护理工作则显得尤为重要。手术前患者应进行相关常规检查,同时在手术过程中以及手术完成后还需要患者的配合,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卧床的体位以及床上大小便进行训练,告知患者应如何正确进行翻身,讲解卧位对患者所具有的重要性,按照患者实际心理状况选择相应的护理方法,使得患者可以以乐观的心态来接受手术,并配合医生的治疗。在此研究中,并没有因为护理方法不当而引发的出血、血肿等现象,所以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对手术是否可以顺利实施存在直接的关系。在手术过程中,导管以及导丝在进行推送时或者在进行释放支架时会对颈动脉血管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从而产生血管痉挛现象,进而形成脑缺血以及缺氧现象,除此之外对颈动脉窦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致使迷走神经出现兴奋现象而导致心动过缓,血压骤然降低,并还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现象。

在手术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支架以及进行正确的支架释放能够有效的控制心动过缓以及血压降低等现象,在围手术期有助于不良情绪的消除,而采用适合的镇静剂能够预防颈动脉窦反应的发生,采用保护装置可以减少血栓栓塞的产生。当置入支架之后其病变位置血管会出现开通现象,同时血流量逐渐加大则会引发脑过度灌注现象发生,其脑过度灌注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现象。因为颅内没有充分的代偿,血管自主调节功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当血管产生扩张现象时,极易出现血流量加大现象。而穿刺位置所产生的出血现象,通常是因为存在一定的压迫现象,其患者肢产生移动现象以及肝素以及抗凝药物而引发的,当出血量达到一定量时会产生压迫症状。由此能够看出医生和护士之间的相互合作可以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内支架成形术是神经内科中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对某些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所有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应熟悉新技术的发展,并充分了解内支架成形术产生并发症的原因以及解决手段,同时还应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对患者手术后的病情状况进行严密的观察。

综上所述,对颈动脉狭窄患者采用支架成形术具有显著的效果,可以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助于患者的恢复,大大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其治疗方法使患者易于接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军,周鸿飞.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并发症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12):48-49.

[2]朱青峰,王国芳,王千等.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后发生持续性低血压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0,13(7):393-396.

[3]段金海,徐书雯,莫建伟等.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老年症状性颈内动脉开口狭窄患者的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4(11):1742-1744.

[4]陈仁智,檀素娟,闫宏亮等.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放射性颈动脉狭窄2例报告[J].山东医药,2013,53(27):104-105.

[5]李冰,吴洪亮,刘传玉等.远端保护装置下CAS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J].山东医药,2010,50(21):58-59.

[6]李迪,高众,王苏平等.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治疗老年患者颈动脉狭窄的临床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4(10):1100-1101.

[7]万亮,华续明,李轶等.滤器保护下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2,17(3):97-99.

[8]成晓江,卡合尔?曼卡德尔,买买提力?艾沙等.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产生持续性低血压的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3):429-430.

[9]曹英海,雷鸣,卞威等.颈内动脉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2,19(4):50-51.

[10]杨志华,刘磊,李少明等.血管内支架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颈部血管狭窄闭塞病变的效果[J].热带医学杂志,2012,12(1):40-44.

通讯作者:

陶震华,1976年8月,大专,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内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