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速背教学尝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4-14
/ 1

小学语文速背教学尝试

张丽

张丽(辽宁省义县战前小学121100)

小学生的阅读量、词汇量较少,需要积累丰富的语言,为今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背诵则是积累语言的最佳途径,将美文佳句烂熟于心,天长日久,肯定收获颇丰。况且,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日渐深入,背诵在语文教学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以人教版小语教材第七册为例,全册共编排课文35篇,必背篇目9篇,选背篇目7篇,总计16篇,占46%。训练组后面的“基础训练”也改为积累·运用,其中的第一题都安排了古诗佳句的读读、背背。那么,如何减轻学生的背诵压力、提高背诵速度呢?笔者认为教师领着学生背诵是值得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一、听读

即学生在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之后,听老师有感情的朗读。读三遍为宜。

第一遍:学生坐直,四肢端放,闭上眼睛,边听老师读,边想象画面。脑海中像放电影一样,形成直观影像。教师朗读速度要慢,留给学生充分的想象余地,读得要有感情,引导学生入情入境。

第二遍:学生姿势不变,教师边提示重点边读。如《十里长街送总理》第一段,提示如下:天气--地点--人多--三个“都”--老人--青年夫妇--红领巾。老师提示与朗读之间停顿时间稍微长一些,以供学生思考。

第三遍:教师慢读,学生姿势同上,边听边在头脑中再现画面,巩固记忆。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将文字转化为头脑中生动形象的画面,以加深印象,巩固记忆。

二、练读

即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朗读。一般包括同位齐读、小组齐读、默读、边做动作边读、半读半背等。形式多样,可灵活操作。如在练读《卢沟桥的狮子》第二自然段时,有的小组成员边学小狮子的动作边读,效果不错。于是我在全班抽了两名表演能力最强的同学,上讲台表演五种狮子的形态;表演的同学惟妙惟肖,看的同学兴趣盎然,直观性和趣味性调动了学生背诵的情趣,在欢笑声中,即使基础较差的同学也很快背了上来。

值得注意的是练读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生读,老师也读,最好是边走边读,以自己的情绪感染学生。甚至与学生比赛,看谁能最先背下来。

三、试背

即教师大声背诵,学生随着老师无声或小声地尝试背诵(老师确实背不下来,也可以读)。句与句之间速度一定要放慢,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余地,易出错的地方要加以强调。哪个地方学生没跟上,要求学生在书上作上标记,背完后动手写一写。

试背能强迫学生集中精力去背、去想,避免了嘴在动、心已飞的现象,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至于试背的遍数要随背诵篇目的难易程度而定。

四、抽背

即抽一些背书速度较快的同学起来背诵,既了解了背诵情况,又激起了其他同学的背诵欲望和竞争意识,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抽背过程中教师同样要参与,接受学生的评判。你背得好,会赢得学生的喝彩和敬佩,学生会以你为榜样,背诵劲头更足;你背得不好,也不必难为情,可以鼓励学生说:“你们年龄小,脑子好使,肯定比老师背得好。”同样可以起到激励作用。

五、齐背

首先以小组为单位齐背,小组长将背诵情况汇报给老师,然后教师和全班同学一起背诵,教师边背边巡回检查,谁背错了或背不上来一目了然。此法能大大提高背诵的准确程度。

六、通背

即通盘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按背诵的先后顺序排列名次,按背诵的准确程度打分,对自己的分数不满意的同学可以重背。先背上来的同学可以当“小老师”,检查其他同学。背诵名次和成绩要记入“成长记录手册”,报知家长。

此法大大调动了学生背诵的积极性,一改过去背书拖拖拉拉的习惯,出现了争先恐后的局面。

总之,这种背诵方程法进行了一个阶段的尝试,效果非常好,它顺应了小学生机械记忆力强、善背的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眼、口、心、脑等各种器官积极参与记忆活动,大大加快了记忆速度。而自始自终教师参与,师生互动,既联络了师生感情,又促进了教学,一举两得,您不妨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