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留置导尿的护理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长期留置导尿的护理进展

曹贤轩

曹贤轩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400010)

【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脑血管意外、糖尿病、尿潴留等患者的生存时间不断延长,需长期导尿的患者越来越多,但长期导尿易引起尿路感染、尿管滑脱、血尿等并发症的发生,临床中如何避免这些并发症显得尤为重要,现将长期留置导尿的方法及其并发症的防治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长期留置导尿并发症护理进展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9-0071-02

1.置入导尿管与护理

1.1尿管的选择

现应用于临床上有双腔气囊乳胶尿管和硅胶尿管。给予气囊内注入液体即可达到固定尿管的作用,有操作简单、易固定、不易脱落等优点。[1]。

1.2留置尿管插入长度

成人男、女性尿道长度为16-22cm、4-5cm,导尿时尿管经尿道外口、尿道、尿道内口到达膀胱,因气囊至导尿管前端约5cm,故见尿后还应插入7-10cm,再向气囊内注入10-15ml生理盐水,最后轻拉到遇阻力为止[2]。

1.3留置尿管的更换时间

长期留置尿管者,乳胶尿管2周更换,硅胶尿管2-4周更换。临床中的实践及插管技术的成熟,使尿道损伤及尿管保存时间有一定延长,但临床中要全面考虑,减少拔管次数和并发症的发生[3]。

1.4气囊内注入成分及量的选择

长期留置尿管者,气囊内注入液体现多为无菌蒸馏水。刘敦玉等[4]对不同型号气囊导尿管最适注液量的实验研究表明,气囊导尿管10Fr、12Fr、14Fr、16Fr、18Fr的最适注液量分别是4mL、6mL、8mL、10mL和12mL。

2.留置导尿管与护理

2.1集尿袋更换时间

集尿袋频繁更换会破坏集尿系统的密闭环境,使尿路感染机率增加。邹庆香[5]指出3天更换1次集尿袋,并给予尿管末端接口内面碘伏消毒。一次使用抗返流集尿袋2周更换为宜,普通集尿袋每周更换,对尿液有混浊者不论何种缘由集尿袋都每周更换。

2.2拔出导尿管时机及方式

患者具备自行排尿能力时,于拔管前1-2天进行膀胱训练,在膀胱中度充盈时拔管已成为共识。林世红等通过实验研究指出,给予要拔出尿管者,经尿管先注入5ml石蜡油、再注入5mg地塞米松和2%利多卡因5ml,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及拔管后并发症。范秀丽等主张在拔除留置尿管时,将0.5ml生理盐水注入完全抽空的气囊内,促使气囊外周皱壁消失,以减轻拔管时的疼痛及不适感。

3.长期留置尿管并发症与处理

3.1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包括留置导尿本身破坏了尿道粘膜所形成天然屏障、逆行性感染及膀胱冲洗不当、老年人、女性、糖尿病患者、营养不良患者、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及危重患者由于免疫力下降、导尿过程医务人员未能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乱用抗生素,使正常菌群失调,增加条件致病菌继发尿路感染的机会。留置导尿时严格掌握其适应症,选择合适的尿管,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并掌握导尿流程及留置导尿的注意事项。给予膀胱功能锻炼即定时夹闭开放尿管。避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如有感染者根据药敏选择抗菌药物。加强营养,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尿管的密封,放尿后及时关闭阀门。

3.2尿管滑脱

致使尿管滑脱的因素有气囊内注入的液体量不足、患者烦躁不安(和)或精神异常,自行将尿管拔出、气囊漏水及破损、外塞松动等。

规范化留置导尿操作,严格检查尿管的质量。林艳婷等研究表明采用寸带+3M透明敷贴替代胶布对尿管加强固定,能有效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对膀胱冲洗者特别注意不要将头皮针刺入注水管腔。

3.3膀胱痉挛或挛缩

膀胱痉挛主要是膀胱三角区受气囊压迫及刺激引起的,其它原因有尿管堵塞及泌尿道感染。膀胱挛缩是因长期留置尿管,持续引流尿液使膀胱长期处于空虚状态,导致膀胱逼尿肌废用性萎缩。

为避免膀胱颈部受气囊刺激及压迫,导尿时一定要确保气囊在膀胱内,即见尿后再插入7-10cm,并向气囊内注入10-15ml生理盐水,特别强调气囊内注水不可过少过多。对膀胱冲洗应给予间歇冲洗,速度以60-80滴/分为宜,冲洗时可听音乐、看报纸、聊天以分散患者分散注意力,往往对缓解膀胱痉挛能起到一定作用。为避免长期留置尿管患者膀胱挛缩,应定期夹闭开放尿管,保持膀胱功能,不要持续引流尿液。

3.4尿管引流不畅

尿液引流不畅主要为机械性行为使尿管折叠及挤压。膀胱粘膜、尿液中絮状沉淀物、各种原因造成的出血后血块、尿盐积垢堵塞尿管开口及尿管。尿管老化等。

为了防止长期留置尿管患者尿管堵塞,在帮助患者翻身后,要妥善放置尿管的同时叮嘱患者多饮水。董琼鹤等认为长期留置尿管者定期给予0.02%吠哺西林溶液或生理盐水+庆大霉素16×104单位进行膀胱冲洗,同时口服NaHCO3片碱化尿液以减少尿液结晶,预防因尿液结晶所致的尿管梗阻。对于怀疑存在感染者,查找原因后予以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治疗。针对血凝块导致的梗阻,特别是出血严重者,可在冲洗液内加入适量止血剂,如止血敏,配制成4mg/ml,在解除梗阻同时予以止血处理。对进行性出血患者,还可给予三腔气囊导尿管持续膀胱冲洗。

3.5血尿

血尿的发生在临床工作中多见于男性患者。其因素有前列腺增生、外伤、炎症、尿道机械性损伤所致的尿道狭窄及水肿、膀胱痉挛、烦躁精神异常、无意识拔出尿管等;护士操作时插管动作粗暴及速度过快及对留置尿管的知识掌握不足;尿管质量差及气囊回缩欠佳等等。

为了减少及避免血尿的发生,在留置尿管前,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讲解其必要性及重要性,让患者放松,消除紧张情绪。选择合适的尿管,导尿时严格无菌操作,动作轻柔,童玲红等研究表明导尿中应用利多卡因凝胶润滑尿道及导尿管可提高一次性置管的成功率。对于尿潴留量大的患者,置管后第一次放尿400-600ml,两次间隔至少1h,对应用脱水利尿药物者放尿不超过1000ml,尿管妥善固定,对躁动者加强看护并征求家属同意后给予适当约束。

4.展望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的进步,尿管的改进,导尿技术不断完善,加之临床工作中的不断实践,使得导尿过程及留置尿管越来越成熟。但尿路感染、尿管滑脱、血尿等并发症仍不能完全避免,在护理临床工作中应仔细观察,及时处理,减少并发症带给患者身体、精神及经济上的损失。

参考文献

[1]陆倩霞.导尿及留置导尿管的护理研究进展[J].微创医学,2013,8(1):89-91.

[2]胡炜.留置导尿术的护理进展[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11(15):1767-1769.

[3]苏静等.留置导尿管更换时间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13,28:110-111.

[4]刘敦玉,王益平,李光珍,等.不同型号气囊导尿管最适注液量的实验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9-10.

[5]邹庆香.对留置导尿管的护理及观察[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17(2):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