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用缺失原因及构建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0-20
/ 2

会计信用缺失原因及构建措施

王海亮

王海亮(身份证号:232321197312015135)

摘要:会计信用问题的提出源于会计信用缺失的各种现象。利益的驱动是会计信用缺失的诱因,而各种监管制度的缺陷是会计失信的根本原因,加之社会整体信用水平的低下,使会计造假有增无减。因此我们迫切需要重新构建会计信用,净化会计市场,推动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会计信息;缺失;构建措施

会计信用问题的提出源于会计信用缺失的各种现象。利益的驱动是会计信用缺失的诱因,而各种监管制度的缺陷是会计失信的根本原因,加之社会整体信用水平的低下,使会计造假有增无减。因此我们迫切需要重新构建会计信用,净化会计市场,推动经济的发展。

1会计信用的缺失原因分析

1.1产权不明晰,使会计失去了建立信用的基础

产权制度的基本功能是给人们提供一个追求长期利益的稳定预期和重复博奕的规则。

讲求信用就是人们为获得长期利益而约束自己的日常行为,使之符合特定环境下的社会伦理和道德规范。清晰的产权是保证人们考虑长远利益的前提,否则信用就无从谈起。在国有产权制度下,企业经营者与其经营的企业信用没有长期的相关性,作为经济人自然选择牺牲信用而追求眼前利益。民营企业虽有明晰的产权和天然的制度优越性,但在以国有经济为主体的经济体系中,他们深感产权没有安全的保障,面临随时被剥夺的可能,因而产权实际上也是不清晰的,于是导致其也失去了长远而稳定的预期,只好追求短平快,不愿意为维护和建立信用而投资。

当受托人没有追求长期利益的动机和动力时,他们就会选择不守信。所有这些不讲信用的行为,都将通过会计造假而以会计失信的形式表现出来。

1.2政府管制过度和政府行为多变,客观上为会计失信提供了温床

政府管制越多,其政策越变化无常,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就越不稳定,建立长期的社会信用机制就越困难。例如,政府对有些经营领域和经营业务时放时管,对有些市场时开时关,随意改变和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对企业进行重复和不必要的检查和评比;执行政策可以因人而异,收了税还要收费,收多少也没有明确的标准和依据;近几年,会计法规和政策频频发生变化,政府有关部门颁布的会计规范,人们还没熟悉又开始重新修订和颁布……,所有这一切,都是政府随意干涉的表现,正是政府自己创造了太多的不确定性和寻租机会,才导致了人们对未来失去信心。更可怕的是,政府首先就不讲信誉,起到了很坏的表率作用。我国的许多上市公司,均有政府的影子在里面起着别人无法替代的作用。在包装上市的过程中,往往是有关政府部门在直接指挥作假,企业经营者和会计岂敢不从!这实际上是作为大股东的政府部门与企业经营者合谋侵犯中、小股东的利益,即一部分处于强势地位的委托人与受托人通过联盟来欺骗另一部分处于弱势地位的委托人。所以,政府失信在前,会计失信在后。

1.3在失信的社会环境中,会计难以独善其身

各种"虚假"和"欺骗"现象充斥于社会和市场,动摇了会计诚信的基础。毋庸讳言,不讲诚信已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层面。在这种社会和市场环境下,制假贩假者能够获得高额回报和达到某种个人目的,诚实经营者却不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于是,许多企业便要借会计之手来达到做假售假和行骗的目的。由于受自身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限制,会计人员很难顶住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和干扰,于是,“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自然就会发生。在此背景下,我们不可苛求会计人员独善其身,因为会计人也是经济人。

1.4执法效果不理想,对失信行为惩治力度不够

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是现行会计规范的基本要求。但当社会中的行为人违法获利大于守法获利时,行为人便不会选择守法;当制假贩假的风险成本低于为此而获取的收益时,行为人便甘愿承担这种风险。所以,我们不能奢望行为人会自觉自愿地守法守信,而必须运用法律和行业自律规范(准法律)提供足够有效的约束力,使得违法不守信者得不偿失,甚至付出高昂的代价。

2构建会计信用的措施

2.1完善会计行为主体的内部制约机制是会计信用建立的基础

“所有者缺位,经营者越位”的反常公司治理结构现象要求我们必须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明确财产权利的归属,使产权人具有强大的动力去提高资源的使用价值和监督经营者的经营行为。明晰的产权也会在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合理配置权力,公平分配利益,明确各自的职责权限,建立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降低管理当局及其聘用的会计人员为谋取私利而实施会计造假的可能性。

2.2加强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监控机制是会计信用建立的保障

注册会计师审计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我国,注册会计师经济上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对客户有明显的依赖关系,在寻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和非审计业务的开展过程中与客户的关系变得比较复杂,客观上很难对自己的"上帝"实施必要的审计并出具合格的审计报告。因此需要提高行业准入的门槛,提高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违规的成本。我国目前有会计师事务所2000多家,其中具有证券、期货职业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200家,并且普遍存在着注册资金要求低、抗风险能力低、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审查不严等情况,因此需要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资本金要求,提高风险准备金比例,并对历史上有不良记录的注册会计师取消继续从事证券、期货业务的资格,增加注册会计师的违规成本。

2.3建立会计信用评级及其公告制度是会计信用建立的技术平台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网络和各种通讯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会计信用的建立需要有效的信息传输系统,使失信者的失信行为迅速传播,从而影响其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守信者的守信行为得到社会的肯定并为其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这就要求我们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全国范围内的会计信用评级制度。二是要建立会计信用评级公告制度。通过网络、新闻媒体和其它通讯技术及时发布会计信用评级结果,使交易各方获得更多的会计信用信息,降低交易风险和成本。同时也可以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打击和抵制会计失信行为,推动会计信用制度的建立。

2.4完善会计法律制度建设及其执行机制是会计信用建立的条件

建立完善的会计法律制度及其执行机制不仅可以维护会计市场的信用秩序,而且是会计信用制度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我们首先需要制定出高质量的能够适应未来会计环境变化的会计准则及相关会计制度。其次我们需要加强会计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提高会计造假的行为主体、经营者、会计从业人员的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增加经济处罚的力度,使失信者不敢铤而走险。同时需要建立会计造假者的民事赔偿责任,只有高额的民事赔偿才能使造假者经济利益严重受损,增加其造假的成本。

2.5树立会计诚信的道德观念是会计信用建立的根本

信用危机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普遍存在,要建立会计信用,不能仅仅要求会计行为主体及会计从业人员诚信,而是需要全社会树立良好的诚信观念,让社会的每一个行为主体都意识到讲信用可以获得利益,而失信必然遭受损失。这就要求我们的政府及其工作人员首先树立诚信的观念与诚信的意识,才能有效行使其国家管理职能并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